|
前阵子,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塑料紫菜”和“塑料粉丝”事件在多方辟谣下总算真相大白了。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几天,“塑料大米”的视频又开始火爆流传,尤其微信、微博成为该视频流传的“重灾区”。
在近两分钟视频中,一个小伙子站在一台机器旁,不断地把塑料制品投入机器的进料口,经过破碎、熔融、切割、拉丝、切粒等工序,最终生产出类似米粒的白色小颗粒。视频同时配出字幕,宣称这就是“塑料大米”加工流程。
对于塑料大米的视频,许多小伙伴都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
在这里,话食君首先给大家一个靠谱的结论:“塑料大米”视频就是一个人为制造的谣言!
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给大家详细解读:
【类似事件回顾】
2011年,南京某市民在米袋子里挑拣出十几颗相同的“塑料米粒”。但最终未能证实这个所谓“塑料米粒”是厂家蓄意制造、批发的。
2016年,尼日利亚查获一批102袋走私进入尼日利亚的“塑料大米”,引起极大反响。但随后,尼日利亚官方公布了沸沸扬扬的“塑料大米”事件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这些大米并非塑料所制,但因为霉变不能食用。
2017年,“塑料大米”视频流出。
【视频真相】
视频中这些颗粒状的白色固体在塑料行业很常见,业内称之为“再生白色透明塑料颗粒”(简称“塑料颗粒”),常用于再次制成塑料制品的半成品原料,如服装配件、建筑建材等。
塑料颗粒的生产工艺通常包括破碎、熔融、切粒等。常见的生产设备如图:看到这里,大家是否也觉得这类机器似曾相识?
没错!其实网传的“塑料大米”视频,就是这种塑料颗粒的生产流程。视频中的塑料颗粒和生产流程都是真实的,只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配上字幕,视频摇身一变就成了“塑料大米”的谣言。
【塑料与大米鉴别】
说到这里,有些小伙伴可能会说:如果真的有黑心厂家把塑料颗粒混入大米中售卖怎么办?
其实,大家无需担心这一点:正规的企业采购、售卖大米的过程都有完善的管理规范,出现失误的可能性极低。且正规渠道出售的大米都是经过国标检测的,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如果仍有小伙伴不放心,可以参照以下的鉴别方式证实自己吃的是“真·大米”。
在这里还是要告诉大家:塑料颗粒的价格通常比大米更贵,以盈利为目的的商家,是不可能把塑料颗粒当成大米来售卖的,反而更有可能将大米替代塑料来“造假”。
【事件反思】
“塑料食品”系列的蔓延,折射了当下老百姓真实的生存焦虑。“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使得普通人对于食品企业和监督部门的信任度降至历史冰点。这也使得一旦网络上有风吹草动,就会轻易触动我们绷紧的的神经——是否又是一起食品安全事件?
谣言止于智者。随着食品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不规范食品企业的逐渐汰劣,食品行业正步入正轨,话食团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能更理智地看待每一次的食品安全风波。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指出:谣言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相信、去传播谣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