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4|回复: 0

[杂记] 张贤亮和他的文学世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1 22: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京东淘宝拼多多内部优惠券-企商宝
  中国当代作家中,张贤亮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自20世纪80年代,直到20世纪末,我一直都在阅读他的作品。他不单是一个能把故事讲得很精彩的人,并且,又是一个真正构筑起了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文学世界的人。   张贤亮的一生可谓坎坷跌宕。他1936年出生于南京,其父亲曾留学美国,后谋职于国民政府,1949年被关押,死于狱中。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前夕,随家人逃离,幸免于难。1954年,18岁的张贤亮从北京的高中肄业,前往宁夏贺兰县插队,后任宁夏省委干部文化学校教员。1957年,19岁的张贤亮因在《延河》文学刊物上发表长诗《大风歌》而被打为“右派”,接受劳改、管制、监禁达20余年,其间曾外逃流浪。1979年平反后,担任宁夏《朔方》文学杂志编辑,开始了第二次文学生命。   令人叹佩的是,在长达22年劳改期间,张贤亮熟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他曾经自豪地说:“我是在中国读《资本论》读的比较多的一个人。因为那个时候我没有别的书可读,也没有别的书允许我读,在无可奈何之下我就读这本书。可是我读第一卷时就读就去了……开始把它当成一种心理需要,就是一个知识分子需要读书的需要……逐渐我觉得这成了我劳改长达22年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这个激发了我这22年能活过去。”   或许,正是这样的磨难和经历,赋予张贤亮的文学世界以质。从他的作品里,我们读到的不仅是撩人心弦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蕴藏在故事中对人的命运以及人的生命现象的艺术剖析和哲学透视。譬如其短篇小说《灵与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克》,中篇小说《河的子孙》《龙种》《绿化树》,长篇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等。尤其是短篇小说《灵与肉》,通过许灵均这个人物形象,反思50年代后期以来“左倾”教条主义统治下知识分子的命运问题。作品深刻挖掘了几十年坎坷的人生经历中,他所经受的精神的、思想的、感情的、意志的种种磨难,剖析其心灵在痛苦与欢欣、感伤与振作、困顿与清醒、幻灭与希望等矛盾交织中所形成的自我搏斗,以及搏斗之后的灵魂升华。1982年,谢晋将《灵与肉》改编为电影《牧马人》,影响甚远。   张贤亮流传最广的作品当属《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男主人公章永璘的生活被两部分占据:头脑中思考的《资本论》和自己的前途,以及那个让他朝思暮想的女人。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突破“性禁区”的作家,多年后张贤亮依然有着些许得意,他曾说过一句男人世界的名言:“最好的爱情全是不成功的爱情,最好的女人全是没到手的女人。”   1992年张贤亮“下海”创办了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公司。如今公司所属的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已发展成为中国西部最著名的影视城,是《红高粱》《黄土地》《牧马人》《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等100余部影视作品拍摄地。尽管张贤亮的影视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自己事后回想,却说中间很曲折,个人对抗无序的市场,很累。   张贤亮曾把自己的文学创作比作“平面文学”,把华夏西部影视城比作“立体文学”。不可否认,这两种文学相互交融,构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文学世界。他甚至计划到90岁以后出自传体小说,讲一些“不可告人的话”,说一些“不可告人的事”。但遗憾的是,2014年9月27日,78岁的张贤亮永远离开了尘世,他想说的那些“不可告人的话”,成为一种别人无法知晓,也无法“续写”的悬念。同时,这种嘎然而止的令人扼腕叹息的结局,定然会让张贤亮丰富厚重的文学世界充满更多的色彩和魅力,并留给当代中国文坛一种别样的文学史意义。(阿原) | . .╮ 用╮
关注平度网官方微信号【pingduwang】-生活、娱乐、交友、打折、商家、活动-平度人的必备利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广告服务|帮助|网站导航|平度论坛 ( 鲁ICP备11032825号-1 公安:37028302000290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 06:36 , Processed in 0.08562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