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民生福祉 创新社会管理
——明村镇党委书记陈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论述,阐明自己的“民生观”,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民生工作的着力点,将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到追求幸福中国的目标上来。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下中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把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在成为新常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正在成为新常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把社会治理的重心落到城乡、社区、村庄,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正在成为新常态。
结合工作实际,今后将更加注重在夯实民生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走好群众路线等方面着力。
着力夯实民生基础。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坚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解决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构建大教育格局,加紧推进明村中学建设,尽快实施搬迁,将新建的明村小学、幼儿园打造为高标准示范学校,适时启动明村医院搬迁新建项目,创新会诊模式,让农村居民享受到城市的医疗资源,同时,持续实施困难户帮扶制度,格外关注农村困难群众,使其不愁吃、不愁穿,千方百计帮助其早日脱贫致富。
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需积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从防范、控制型管理理念,向人性化、服务型转变,注重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把“服务”放在第一位,通过完善的服务体系实现社会管理功能。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充分利用群众工作电子服务平台和“善问明村”社情民意反映平台,切实在服务群众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着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走好群众路线。在社会转型期新老问题相互交错、多种矛盾纠纷叠加的形势下,问题能否及时解决在基层,隐患能否顺利消除在萌芽状态,这些都离不开扎实有效的基层基础工作。村庄、企业单位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基础牢靠、基层安宁,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基本理念,并转化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实际行动,坚持走群众路线,继续实施班子成员包中队、机关干部包村、党员联户等制度;实施“天网”工程,加强技防,构筑治安防控体系;切实做好安全工作,认真搞好安全检查,努力构建大安全格局,助推平安明村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