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在研究肾病患者食用黄豆制品到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因为这在过去西医的认识是应该禁食植物蛋白的。尤其是黄豆。最近几年西医的看法发生了一些改变,所以摘录专业文章以飨网友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应该是否应限制豆类食物摄入?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肾内科(上海,200040) 叶志斌
低蛋白饮食可显着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进程。低蛋白饮食,或在此基础上加用一些必须氨基酸的酮酸,是目前治疗CRF的主要手段之一。绝大多数学者认为,CRF患者应摄入生物价较高的动物蛋白,而不宜摄入豆类食品或植物蛋白,但事实上,关于CRF患者为何不能摄入豆制品,目前并没有可靠的实验证据。近年对于大豆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的研究显示,大豆中的蛋白等成分在许多方面更适于CRF患者。笔者认为,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就有关的研究作一简介。
一、大豆的营养成分
虽然植物蛋白所含蛋白的数量和质量较低,但大豆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0%左右,且属高质量蛋白。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较为全面,含有人体所必须的8种氨基酸,且含量远远高于小米、大米、面粉等食物。对于儿童,组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其在大豆中的含量也很高。大豆中还含有丰富的多肽,其氨基酸组成几乎与大豆蛋白完全一致,必需氨基酸含量平衡、丰富,多肽可由肠道直接吸收,而且吸收速度比氨基酸快。大豆中脂肪含量高达18%-22%,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5%左右,完全没有胆固醇,而且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三种人体必需脂肪酸(三者均为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是所有生物膜组织正常发挥作用所必需的,同时它们还是某些生理调节物质的前体,缺乏必需脂肪酸可致中枢神经系统、视网膜和血小板异常。不饱和脂肪酸的另一个作用是使胆固醇脂化,从而降低血清和肝脏胆固醇水平。大豆中含有1.2%-3.2%的磷脂,主要有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丝氨酸。大豆中含有蛋白酶抑制物、皂苷、植物血球凝集素、植酸、胀气因子、脂加氧酶和异黄酮等抗营养因子,这些因子对预防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等人类常见病起重要作用,目前研究得较多的是大豆异黄酮。大豆中还含有丰富的纤维。
大豆蛋白的许多优点决定了它对肾脏疾病患者可能更有利:①营养价值高:大豆蛋白是植物中唯一类似于动物蛋白的完全蛋白质,其营养价值不亚于高质量的动物蛋白。WHO和美国FDA采用经蛋白质消化率校正后的氨基酸得分(the protein digestibility corrected amino acid score, PDCAAS)作为官方评价蛋白质的标准,该方法在校正了消化率后,以2-5岁婴儿的氨基酸需要量来求出氨基酸得分,当蛋白质校正了消化率后所提供的氨基酸等于或大于需要量时,记作PDCAAS等于1.0。研究显示,当以大豆蛋白作为唯一蛋白质来源时,按推荐的供给量标准(0.6g/kg)摄食,可以满足人体的一般需要;大豆分离蛋白的PDCAAS与鸡相同(均为1)并高于牛肉等;②大豆蛋白较动物蛋白含有较低的甘氨酸、丙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这些氨基酸具有增加肾脏血流量的作用,而肾小球高血流量、高压力、高滤过被认为是CRF进行性恶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③大豆蛋白中含蛋氨酸相对少,过多摄入蛋氨酸可致血中高同型半胱氨酸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导致肾脏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后者所造成的肾小动脉病变,是DN发病的重要机理之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和肾小球系膜细胞,导致毛细血管和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蛋白漏出、细胞外基质增加,最近尚有报道直接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和其他学者均发现,大豆蛋白饮食可显着降低大鼠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④食用大豆蛋白可避免摄入胆固醇,使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和三酰甘油降低显着降低,基础血清胆固醇较高者,大豆蛋白的降胆固醇疗效更为显着,而高血脂是慢性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的重要机理之一,也是导致尿毒症患者高心血管病发生率的重要因素;⑤大豆中所含不饱和脂肪酸量明显高于动物蛋白,大豆蛋白饮食可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不饱和脂肪酸对肾脏有保护作用;⑥大豆蛋白具有多方面的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1998年11月,美国FDA在大量科学数据的支持下,初步批准食品制造厂在含有大豆蛋白的产品的标签上作如下声名:每天食用25g大豆蛋白且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酸的膳食,可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几率
一、大豆蛋白对原发和继发肾脏疾病的影响
已在多种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疾病模型中证实,与摄入大豆蛋白比动物蛋白具有Kontessis等[44] 报道3周大豆蛋白饮食后,GFR和肾血浆流量均降低,大豆蛋白饮食组尿蛋白排泄率明显低于动物蛋白饮食组,而摄入动物蛋白后,则致肾血流量增加和肾血管阻力降低,血浆氨基酸水平无显着改变。体液因素可能亦是导致肾脏对两种蛋白不同反应的原因,因大豆蛋白饮食后血胰高血糖素和前列腺浓度无改变,而动物蛋白饮食则明显升高胰高血糖素和前列腺素浓度。Nakamura等[30] 也发现摄入动物蛋白后患者GFR显着升高,而摄入大豆蛋白后GFR无改变。Reilla及其同事也报道用动物蛋白替代大豆蛋白后大鼠GFR增加。D’Amico等[37] 报告,大豆蛋白饮食能降低慢性肾小球疾病血脂和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动物模型中发现,大豆蛋白较动物蛋白更好地降低蛋白尿。
Nevala比较了大豆蛋白和酪蛋白为蛋白基础的饮食对雄性或雌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测定收缩压。五周后,雄性和雌性大鼠的高血压在大豆蛋白饮食组都较酪蛋白组轻,大豆蛋白组血清总胆固醇较对照组低,饮食中加大豆蛋白或酪蛋白的雄性或雌性大鼠,其肾脏肥大均较对照组轻。加大豆蛋白组大鼠血清雌二醇-17beta 水平低于对照组,而各组之间的睾酮水平无显着差异,与酪蛋白组相比,大豆蛋白组减轻高血压的进展,降低血清总胆固醇。这些差异与性别无关。Maddox 等报道大豆蛋白可减轻肥胖相关性肾脏损害。他们给5周龄的肥胖大鼠饲以大豆或酪蛋白作为蛋白来源的饮食,并进行观察直至24周龄。在6周龄时以及以后每隔4周,收集24h尿液,测定收缩压,并从尾静脉收集血液。实验结束时,进行肾脏组织学分析。结果发现,两组大鼠体重、全身性高血压和高胰岛素血症程度相似,两组的肾小球滤过率(肌酐清除率)和肾脏肥大程度也相近。大豆组高胆固醇血症的程度显着低于酪蛋白组,蛋白尿程度和肾小球损伤较轻。作者认为,大豆蛋白对肥胖相关性肾损害的减轻作用的一个重要机制是降低了胆固醇的水平。
糖尿病 富含大豆的食品有助于控制血糖,因为大豆所含糖的指数较低;大豆含丰富的纤维,其中30%为可溶性纤维,可溶性纤维对糖尿病患者有助于控制血糖。Jibani等[32] 观察到大豆蛋白不影响糖尿病病人GFR,但可以明显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而摄入动物蛋白后 尿白蛋白排泄率又恢复至基础水平,但作者未对肾功能情况进行观察。Anderson 等[33] 分别用大豆蛋白和动物蛋白治疗2型糖尿病病人8周,发现大豆蛋白饮食组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内生肌酐清除率轻度下降,提示大豆蛋白可减轻肾脏高灌注状态。
给糖尿病肾病大鼠以酪蛋白或大豆蛋白,两组营养指数无明显差异,但低大豆蛋白饮食组血尿素氮、尿尿素氮、蛋白代谢率、24h尿肌酐和尿磷低于低动物蛋白饮食组。
多囊肾 大豆蛋白饮食可延缓Han:SPRD-cy大鼠肾脏损伤的进展。Tomobe 和Ogborn等对Han:SPRD-cy大鼠多囊肾模型研究显示,等热卡的大豆蛋白 (20%) 与酪蛋白(20%) 饮食相比较,血肌酐较低、尿氨排泄降低、囊肿体积降低、肾纤维化减轻、以及巨噬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凋亡明显减少;大豆蛋白饮食能降低多囊肾模型小鼠总肾重和肾重/体重24%-25%,降低血尿素氮,使平均囊肿体积减少25%;,而酪蛋白饮食则无明显影响。Aukema等对断乳的雄性和雌性正常或多囊肾大鼠,分别给予酪蛋白或大豆蛋白为基础的饮食,共6周,观察肾体积、肾脏水含量、囊肿大小、IGF-1含量,血清肌酐、尿素氮和IGF-1以及肌酐清除率。结果:饲喂大豆蛋白的多囊肾大鼠的肾脏体重较轻,水含量较少,囊肿体积较小,血清尿素氮和肌酐较低而肌酐清除率较高。多囊肾组大鼠肾脏IGF-1含量显着高于正常大鼠。雄性和雌性大豆蛋白饮食组大鼠肾脏IGF-1含量较正常大鼠组低,在雄性大鼠,大豆蛋白的多囊肾组或正常组大鼠的血清IGF-1含量较低。结论:与酪蛋白相比,大豆蛋白饮食可延缓雄性或雌性 Han:SPRD-cy大鼠肾脏疾病的进展。总的来说,正常大鼠,雌性大鼠,或饲喂大豆蛋白的大鼠的IGF-1较低,提示IGF在改模型的多囊肾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表明大豆蛋白可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Ogborn等将雄性Han:SPRD-cy 大鼠,配对分组,分别给予20%酪蛋白或20%大豆蛋白为主要蛋白来源的饮食,共6周。结果发现,两组大鼠生长状况良好,大豆蛋白组肾脏囊肿较小,上皮增生和纤维化轻较轻,巨噬细胞浸润少。大豆蛋白组血清肌酐较低,肾脏和肝脏亚油酸含量较高,肝脏-亚油酸较高,但肝脏花生四烯酸含量较低。该研究显示:等热卡的大豆蛋白可减轻Han:SPRD-cy大鼠肾脏上皮和间质的改变,这以改变与低胆固醇血症无关,组织学的改变有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改变有关。
二、大豆蛋白对CRF进展的影响
近年在部分肾切除和多囊肾等疾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发现,大豆蛋白延缓CRF的效果优于动物蛋白。实验观察期间,进食大豆蛋白动物或患者的营养状态良好,大豆蛋白组血清尿素氮水平反而较进动物蛋白组者低,其血清氨基酸水平也并未发生明显改变。Williams等[1,2]
"> [/img] ππ π [/ur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