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岘镇,现镇驻地有2800户,约1.1万人口。有八个行政村,一个居民委员会。分别为古岘一里村、古岘二里村、古岘三里村、古岘四里村、古岘五里村、古岘六里村、古岘七里村、古岘八里村和康城居民委员会(成立于1987年1月)。
至于“古岘”名称的由来,包括当地人在内,有许多人还不知就里。
明洪武元年,古岘村位于龙泉村西,由管姓人家从莒州来此立村,当时村名不叫古岘村,因这里宜植胡黍(高粱),取名为胡秸宅稞。因此处地势涝洼,常遭水患,后移居南山(现在的古岘老街)。当时这里有荆、林、石、管、辛五姓为占山户,分称南辛庄、管家街、林家沟、荆家、石家等。后逐渐有他姓迁入,改为六铺十三屯。这里非常宜居,战国后期曾为燕军伐齐乐毅屯兵的地方,亦称乐毅城,是胶东半岛东西南北的交通中枢。所以,四方人士纷纷迁来居住,人口增长迅速,形成十字口形大聚落。因村建在山上,据“十口”为古,出门“见山”之说,取名“古岘”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