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2|回复: 1

详解焦距系数、景深和曝光时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7 17: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京东淘宝拼多多内部优惠券-企商宝

焦距系数 <br><br>  使用数码单反的摄友,一定对“焦距系数”这个词不陌生。<br><br>  无论什么相机,镜头都是圆的,因此成的像也是圆形。这个圆形的面积大于胶片/感光元件的面积。成像的实际面积由胶片/感光元件的尺寸大小决定。在<a href=http://product.yesky.com/digitalcamera/ target=_blank>数码相机</a>/数码单反领域,除了佳能、康泰时、柯达、仙娜等厂商的少数几款全画幅数码单反之外,几乎所有<a href=http://product.yesky.com/digitalcamera/ target=_blank>数码相机</a>的感光元件面积都小于35mm底片面积。也就是说,在镜头不变的情况下,<a href=http://product.yesky.com/digitalcamera/ target=_blank>数码相机</a>的成像面积一般要小于胶片相机。<br><br><br><br><a href=http://qimg.yesky.com/uploads/images/2009-10/14/i92jtjl9.jpg target=_blank><img src=http://qimg.yesky.com/uploads/images/2009-10/14/i92jtjl9.jpg border=0 alt=http_imgload.jpg(12.74K)-点击放大该图片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790)this.width=790;" ></a><br><br>不管CCD/胶片的面积如何变化,镜头的成像大小总是不变的,镜头本身也无法感知它身后是全画幅还是较小画幅。(顺便说一句,现在越来越多的镜头厂商推出数码单反专用镜头,比如尼康、图丽的DX系列、佳能的EF-S系列、适马的DC系列,以及奥林巴斯的Zuiko Digital镜头等,这些镜头的成像大小一般小于胶片机的镜头,以符合数码单反的CCD尺寸。)也就是说,镜头不可能根据身后感应元件的大小调整成像距离,镜头焦距本身是不变的。改变的仅仅是成像面积的大小。<br><br><br><br><a href=http://qimg.yesky.com/uploads/images/2009-10/14/0b04574k.jpg target=_blank><img src=http://qimg.yesky.com/uploads/images/2009-10/14/0b04574k.jpg border=0 alt=ceJxZqePdFuPY.jpg(18.48K)-点击放大该图片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790)this.width=790;" ></a><br><br><br><br>成像面积的缩小,从表面上看很像是焦距增加的产物。例如,尼康D2x数码单反的CCD面积为16mm×24mm,而标准35毫米胶片的面积为24mm×36mm,是CCD尺寸的1.5倍。因此,如果我们想在一台胶片单反(例如F6)上实现与D2x相同的取景范围,F6使用的镜头焦距必须为D2x的1.5倍。因此,有人把这个1.5称为“焦距转换倍率”、“焦距系数”。而从这个词的来源看,将其称为“裁切系数”更为准确。<br><br><br><br>景深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景深和裁切系数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焦距的改变会引起景深的变化。由于刚才已经说明,数码单反的“焦距倍率”并不能真正改变镜头的焦距,那么我们能否说,感应器的大小不会对景深造成任何影响呢?<br><br>  景深的计算公式相当复杂。这里就不详细推算了。主要由以下三个公式组成:<br><br>1. 在超焦距范围内<br><br><br><br>2. 可接受的清晰度的近焦距(即景深近点)<a href=http://qimg.yesky.com/uploads/images/2009-10/14/7ryw392l.gi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qimg.yesky.com/uploads/images/2009-10/14/7ryw392l.gif border=0 alt=ceTRmUaGiJy9A.gif(289Bytes)-点击放大该图片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790)this.width=790;" ></a><br><br><br><br><br><br><a href=http://qimg.yesky.com/uploads/images/2009-10/14/9xua3q8t.gi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qimg.yesky.com/uploads/images/2009-10/14/9xua3q8t.gif border=0 alt=ceY4ZIr1bl6.gif(1.24K)-点击放大该图片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790)this.width=790;" ></a><br><br>3. 可接受的清晰度的远焦距(即景深远点)<br><br><br><br><a href=http://qimg.yesky.com/uploads/images/2009-10/14/m98pc20n.gi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qimg.yesky.com/uploads/images/2009-10/14/m98pc20n.gif border=0 alt=ceHs58qf6sXI.gif(334Bytes)-点击放大该图片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790)this.width=790;" ></a>其中,名词解释 H 超焦距 F 镜头焦距 s 焦点距离 Dn 可接受的清晰度的近距离 Df 可接受的清晰度的远距离 N f档数(光圈) c 模糊圈   以上公式来源于Greenleaf, Allen R.等人所着的Photographic Optics。<br><br>公式相当复杂,即使包括非常专业的摄影师在内,都不会有多少人去认真推算。但是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在公式的众多项中,有一个“模糊圈(Circle of Confusion,简称CoC)”的参数。虽然听起来像初学摄影者的失误,但是在这里,它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br><br>  首先解释一下“模糊圈”的概念。想象在远处有一个点光源,灯泡也好,聚光灯也好,甚至夜晚的一颗星星也好,这个点光源的形状可忽略不计。面向这个点光源按下快门,在照片上会留下一个亮点。如果镜头的焦点恰好落在点光源上,在胶片/感应元件上就会形成一个亮点。而如果镜头的焦点偏离了这个点光源,且相差足够距离的话,照片上就会留下一个模糊的斑点。当焦点和点光源的距离相差到一定程度时,观看者无法准确分辨这个斑点到底来源于一个“点”还是一个“圆”。此时,这个斑点的直径就是所谓的“模糊圈”。<br><br><br><br><a href=http://qimg.yesky.com/uploads/images/2009-10/14/2pd251v6.gi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qimg.yesky.com/uploads/images/2009-10/14/2pd251v6.gif border=0 alt=ceMQEy5dmbgAo.gif(17.78K)-点击放大该图片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790)this.width=790;" ></a>“模糊圈”的原意,也有从观看者的角度来说,对照片上的物体究竟是“点”还是“圆”感到模糊的意义  模糊圈的意义,并不仅仅限于点光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你所拍摄的一切。显然,如果镜头的焦点偏离被摄物体,成像就非常模糊,如果焦点刚好落在被摄物体上、或离被摄物体比较近,图像就非常锐利。<br><br>  从另一个方面说,模糊圈的大小也与最终照片的尺寸,以及观看者与照片的距离相关。最终照片放得越大,模糊圈越小,或者说观看者离照片越近,模糊圈越小。<br><br>
关注平度网官方微信号【pingduwang】-生活、娱乐、交友、打折、商家、活动-平度人的必备利器。
发表于 2012-5-27 17: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京东淘宝拼多多内部优惠券-企商宝


理论知识还是要学学的!我也学习一下!
关注平度网官方微信号【pingduwang】-生活、娱乐、交友、打折、商家、活动-平度人的必备利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广告服务|帮助|网站导航|平度论坛 ( 鲁ICP备11032825号-1 公安:37028302000290 )|网站地图

GMT+8, 2024-6-3 21:42 , Processed in 0.04958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