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母亲
" J: C' o* r% @ 我“老弟"回北京一周了,可是他思念母亲彻夜难眠,他就写了一篇”亿母亲“发到我的邮箱。我是流着眼泪看的,一个快八十岁的儿子对一位故去的98岁老娘那样思念、留恋真是一个大孝子,不忘老母亲的养育之恩。有道是:”二亩地有个长,人到1 x; B }0 q) U6 J2 ?% h& A; | E
八十有个娘。“儿子再大在老娘眼里永远是个孩子,老娘是个轴心,孩子都围着轴转,没有了娘,孩子就没有了家。就像过去有句话:“要个要饭的娘,不要不个做官的爹”,就是这个道理吧。我把他”亿母亲“的原文发给大家,或许你看了也能流泪。2 l2 H% X2 k* X" @
忆母亲2 \1 v) ^5 ?7 v6 E- |
”父亲像座山,母亲是条河“,多么形象的一句话。我深信,做儿女的对这句话都会有深切地体会。然而,对我来说不到两周岁”靠山“就没了。好在开始还有爷爷做顶梁柱,可是破船又遇顶风浪,在我十岁那年爷爷又离我们而去。只剩下年迈的奶奶、母亲和我;孤儿寡母,在农村度日,艰辛非同一般!母亲既当娘,又当爹,还要照料年迈的婆婆。里里外外一肩担。她是一个小脚女人,推车、耕田、播种、锄草、施肥、收割样样都干。就这样,使尽全身力气,几亩贫瘠的土地收成无几。所以,家中生活远远不如人家。为了供我上学,起早探黑、忙忙碌碌,还利用农闲给人家做点针线活贴补家用。就这样,母亲苦苦地支撑、熬煎十余年。为了我和年迈的婆婆,没有远走他乡,而和邻居叔叔组成新的家庭。尽管又有顶梁柱,但日子也不富裕。记得我上大学时,家中无钱,把她陪嫁的大柜卖了给我做路费。
; C6 ~0 d6 d, } 母亲宁愿自己受冻挨饿,也设法让儿尽量吃饱穿暖;宁愿自己不花钱,也要供我上学。娘啊!你心中只装着我和奶奶,唯独没有你自己!
. w [% T4 {$ t4 Q2 q0 k s" _ 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北京工作.多次劝她出来走走、转一转,她说舍不得离开家。给她寄的钱总是舍不得多花。并说挣钱不容易。母亲一辈子粗茶淡饭,厮守着老家。3 N3 G' q8 v8 _
我退休后,每年只少回家一次探望老人家,有时还住两个多月。给她买菜做饭,帮她涮筷洗碗。有时她病了,我给她喂药、喂饭,擦背洗面,以表孝心。每次到家,都有烧热的炕头,有真诚的嘱托,有温暖的关怀,有永远的期待。。。。。。
+ a* h a9 I1 K4 K6 b. D1 | 有娘才有家。如今,娘走了,才知道这辈子儿子已经做完了,下辈子做儿子的福分,还不知道有没有资格再轮到。
1 q2 I/ s! x3 h3 H, J+ b$ s6 G/ z 母亲啊!安息吧!1 g2 e- w5 L. A# E( }( U# a; D
# {- J% v3 U1 t0 o[url] | . .﹏ 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