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3|回复: 0

[养生保健] 感冒发烧就用抗生素?盲目输液严重可致死(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5 11: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京东淘宝拼多多内部优惠券-企商宝

感冒发烧就用抗生素?盲目输液严重可致死(图)

感冒发烧就用抗生素?盲目输液严重可致死(图)


    生病挂水是很多人的选择,有资料显示,中国人平均每人每年输液8.6个吊瓶,农村的输液率高于城市,总体远高于欧美国家,如此看来,中国可谓一个输液大国。有些人热衷于输液,到底是为什么呢?医生在接诊时发现,虽然滥用抗生素并非消费者的本意,但病人自身对抗生素认识不足、轻信网络上的一些传言、对发烧生病抱有恐惧心理、迫于工作压力急于求好等因素,造成很多消费者都或多或少地陷入了一些使用抗生素的误区。连日来,记者走访岛城多家医院发现,主动要求输液的不在少数,盲目输液有危害,最严重可致死。医生倡导患者应遵循“能口服不注射,能注射不输液”的原则,合理用药。此外,记者从市卫计委了解到,关于全面取消大医院门诊输液,青岛尚无动作。

    关于抗生素的四个误区

    打吊瓶比吃药疗效好

    打吊瓶花费时间长,还贵,为啥如此受追捧呢?调查发现,很多人认为:打吊瓶比吃药疗效好。

    “其实这是患者的一种错觉。”韩志武解释说,从医学上来讲,有一个“生物利用度”的概念。事实上,很多片剂跟针剂相比,人体对它们的吸收率是一致的,疗效也一样。只不过,口服药需要经过人体吸收这一环节,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注射则免去了这一环节,药品直接进入人体血液,节省了吸收时间。虽然针剂见效快,但对于治病效果来说,二者等值。

    所以,对于危急重症患者来说,输液是必要的,而普通门诊上的患者就没这个必要。

    发烧就用抗生素

    “很多人只要一发烧,就认为身体有炎症,消炎自然离不开抗生素,其实这是片面的。”青大附院院长助理,也身为小儿科专家的曲政海解释说,许多发烧的症状是并非细菌感染引起,而是病毒引起的,此时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尤其是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

    此外,就算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也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不能盲目地使用头孢菌素等抗生素。比如结核引起的发热,如果盲目使用抗生素而耽误了正规抗痨治疗会贻误病情。

    感冒就用抗生素

    有些患者感冒了,即便不发烧,也急于输液求好。其实,这也是一种误区。

    曲政海解释说,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

    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在曲政海看来,大约90%的感冒是病毒引起,只有不足10%的感冒是细菌引起,还有一部分由病毒和细菌共同引起。

    根据临床经验,他认为只有10%的感冒患者真正需要输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最常见最普遍的对策是:多休息、多喝水。

    抗生素和消炎药是一回事

    “许多市民都有种意识,认为抗生素就是消炎药,其实混淆了二者的概念。”曲政海说,抗生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将会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

    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80%的病人主动要求打吊瓶

    感冒了?还发烧?快去挂吊瓶啊……现如今,很多人视抗生素为“万金油”,稍微有个头痛脑热,就急于去医院输液,把医生建议的多喝水、多休息、按时服药等全当“耳旁风”。总之,就挂吊瓶,越快越好!

    近期,岛城气温骤降,还飘起了鹅毛大雪,很多人不扛冻,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洋相”。连日来,记者走访岛城多家医院,了解青岛的输液现状。

    在青岛市中心医院,前来打吊瓶的真不少。据医生介绍,每年冬天的这个时节,都是急诊科就诊的高峰期。前来就诊的患者当中,以老年人为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哮喘、胃肠炎患者居多。医生值夜班的时候,一晚上能接诊三四十个病号,白天更多。

    “接近80%的病人主动要求打吊瓶!”医生介绍说,尤其是年轻人更加青睐吊瓶。“极个别的病人不管自己病情轻重,只求见效快,甚至不听医生的意见。”

    医生分析,年轻人之所以想打吊瓶,最主要是为了赶时间。很多人第二天要上班,为了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才迫切要求挂针。而在这些人中,有一半以上压根不需要输液,只要按时吃药、多喝水、多休息即可。

    每当遇到这种情形,医生的做法一般是这样的:先化验血,根据血常规指标,大体判断一下是否需要输液,如果需要,就照常输液;如果不需要,就跟病人解释,劝他们放弃。“可是,我们医生也有无奈,有人不听劝,带有严重的抵触情绪。”

    医生还举了一个例子。前几天,医院接诊了一位因吃火锅得了肠胃炎的病人,在社区门诊上连续多天挂消炎药未见效,于是来中心医院就诊。经过询问,医生发现他的抗生素使用量已经超标,建议服药,便开了70多元的药给他。没想到,当病人拿到药单时却嫌医生不给输液,药也开少了。对此,医生也很无奈,只好安抚病人,告诉他先回家吃吃看,实在不行再来输液。

    门诊平均每天130人次“吊瓶君”

    在青大附院,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24日中午,记者在门诊成人注射室里看到,里面有10位正在输液的病人。有感冒患者、呼吸疾病患者、耳鼻喉疾病患者、肾病患者等。有老人也有学生。

    而在小儿输液室的患儿,比成人多了一倍。吴先生的女儿瑾瑾今年3岁,咳嗽持续半个多月,吃药未奏效,来小儿科就诊。看孩子有感染肺炎的风险,不得已才挂吊瓶。

    据青大附院药品调剂科主任韩志武介绍,近年来,医院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控制抗生素滥用。

    1、削减抗生素的种类,控制在50种以内。

    2、削减输液椅的数量。从去年开始,改造成人注射室,从门诊楼负一楼搬离出去,单独成立一间成人注射室,输液椅的数量也从原来的140把缩减到现在的35把,还初步打算明年医院可能取消门诊输液。“我们通过减少输液椅的数量,压缩输液空间的方法来控制抗生素滥用。”

    3、制定《门、急诊不需要输液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名单,从内科、外科、妇科、小儿科四个方面,罗列出53种门、急诊不需要输液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要求医生严格按照这份名单执行,每月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与自己的绩效直接挂钩,以此督促医生不乱开药。

    4、加强科普和宣传。遇到盲目要求输液的患者时,医生给予解释,加强和病人的沟通和交流。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医院门诊收获了成效。原来门诊上平均每天输液400人次,用掉400到800个吊瓶,现在平均每天输液130人次,约合200多个吊瓶。

    此外,第401医院、市立医院、中心医院等都采取了相应措施来控制抗生素滥用。

    滥用抗生素最严重可致死

    据韩志武主任介绍,抗生素分为非限制使用药物、限制使用药物和特殊使用药物三大类。在青大附院,抗生素又分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类、多肽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呋喃类、磺胺类、抗真菌类、其他类这13小类,里面又细分很多种具体的药物,有的药物还分一到两种规格。常见的抗生素有青霉素钠、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罗红霉素、环丙沙星等。

    其中,特殊使用药物不允许在门诊上使用,需要经过抗感染专业的临床药师经过会诊后方能使用。

    从用法上讲,抗生素分口服、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三种。静脉注射就是常说的打吊瓶。

    “虽然抗生素有这么多,但是杜绝过度使用,尤其是随便打吊瓶危害很大。”为此,韩志武列举了一些危害。

    1、打吊瓶最严重的危害是致死,一般由过敏反应引起。

    2、药品液体中有不溶性微粒,直径以微米计算,人用肉眼看不见。这些不溶性微粒用输液器的过滤网过滤不掉,随药品液体直接进入人体血液进行循环。极易出现肺肉芽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过敏反应表现为突然高热、打寒战。

    3、大量快速补液可导致肺水肿。

    4、长期输液还会使血管内皮变厚,血管壁增生。

    5、滥用抗生素,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混乱,很容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还会增加耐药细菌的产生。

    为了合理使用抗生素,专家提出了几点建议:1、市民用药应遵循“能口服不注射,能注射不输液”的原则。2、抗生素的使用前提是确诊细菌感染。3、不要盲目轻信网上的言论。4、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听从专业医生的意见。5、不要盲目输液。

    青岛近年来采取多项措施

    在江苏这次政策调整中,单独把儿童医院刨除在外,这又是为何?

    韩志武分析,相对成人来说,儿童大都发育不全,抵抗力差,发病急,稍微耽误治疗,可能加重病情蔓延;太小的患儿不会表达或表达不全自己的病情,影响医生的判断;对于现代家庭来说,家人太宝贝自己的孩子,不愿孩子遭罪。综合以上因素,医生建议保留儿童门诊输液。但在曲政海看来,儿童也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比成人更复杂。儿科有很多适应症,有一部分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但受儿童自身限制,无法明确判断出来,在输液治疗的同时,也产生了副作用。所以,保留儿童门诊是一件有利有弊的事情。

    而记者从青岛市卫计委获悉,关于取消大医院门诊输液,青岛目前还没有什么动作,相关部门也没有任何透露。不过相关资料显示,早在前几年,青岛已经采取相关措施整治抗生素。

    2011年,青岛市根据当年5月份国家发布的《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出台相关规定,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抗生素整顿。要求三级医院抗生素种类不得超过50种、二级医院不得超过35种。在当年7月1日规定正式实施之前,青大附院、市立医院、海慈医院、中心医院等已经制定出具体的操作规范。

    2012年5月15日,青岛市卫计委下发《2012年全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其中对各级医院的抗生素数量和使用比例做了进一步明确,要求每家医疗机构都要有自己的临床药师,监督和指导抗生素使用情况。

    而2012年出台的措施更严格,主要面对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处方权取消后,在6个月内不得恢复。

    青大附院门、急诊不需要输液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53种)

    一、内科(24种)

    (一)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无并发症

    (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无并发症

    (三)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四)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五)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六)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宭迫

    (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八)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九)高血压亚急症

    (十)慢性浅表性胃炎

    (十一)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十二)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十三)轻度结肠炎

    (十四)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十五)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十六)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十七)急性膀胱炎

    (十八)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十九)单纯的房早、室早

    (二十)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二十一)无特殊并发症的、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二十二)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二十三)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二十四)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二、外科(18种)

    (一)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二)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三)轻度软组织挫伤

    (四)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五)浅静脉炎

    (六)老年性骨关节炎

    (七)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八)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九)慢性劳损性疾病

    (十)慢性膀胱炎

    (十一)慢性前列腺炎

    (十二)前列腺增生

    (十三)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十四)精囊炎

    (十五)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十六)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十七)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十八)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三、妇科(7种)

    (一)慢性盆腔炎

    (二)慢性子宫颈炎

    (三)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四)前庭大腺囊肿

    (五)阴道炎、外阴炎

    (六)原发性痛经

    (七)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功血)

    四、儿科

    (一)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二)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三)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四)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关注平度网官方微信号【pingduwang】-生活、娱乐、交友、打折、商家、活动-平度人的必备利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广告服务|帮助|网站导航|平度论坛 ( 鲁ICP备11032825号-1 公安:37028302000290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7 18:23 , Processed in 0.068681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