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发起网络募捐或被禁止 南昌市民怎么看
微信、微博发布个人募捐信息、单位自发组织募捐……这些捐助方式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献爱心的主要方式。3月9日,慈善法草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个人发起网络募捐是否合法引起关注。
微信、微博发布个人募捐信息、单位自发组织募捐……这些捐助方式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献爱心的主要方式。3月9日,慈善法草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个人发起网络募捐是否合法引起关注。对此,广大市民如何看待,有人认为网络诈捐事件时有发生,支持禁止网络募捐,也有人认为通过网络募捐能直接接触到受捐助的人,面对面捐助更真实。
网络募捐兴起 市民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23岁女孩渴望救助病危妈妈!”今年2月份,南昌一家国企单位一名刚进入单位的女孩因为母亲突然脑出血陷入昏迷,面对巨额医疗费,这名女孩的单位给她在网上发起了募捐,不少网友纷纷捐款。3月4日,一则求助微信在笔者的朋友圈里流传开来。“只要留您多活一天,我们愿意!救恩师余富兴,陪他跟死神赛跑!”江西省上饶市余干中学老师余富兴不幸患上了白血病,他的家人和学生自发地为他在网上展开了募捐。
实际上网络募捐已成为流行,很多人认为,网络传播效率高,也能影响到更多的人群。但是慈善法草案一旦通过,网络募捐可能陷入尴尬的境地,那么对于网络募捐的禁令,南昌市民持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对此,江西财经大学大四学生李同学说:“网络信息本来就已经够鱼龙混杂了,涉及金钱方面的当然更要慎重。我更信任现实中的募捐。”李同学说,如果身边有认识的人在网络发起募捐,自己知道后会给捐款,但是如果是陌生人还是觉得不太可信。
而南昌市民朱先生则表示,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通过网络募捐也是实属不易,而且网络募捐一般会直接发到受助者的个人账户里,不会再经过第三方的手,更加透明化,效率也高,所以我觉得应该点赞支持,而不是禁止。
网络骗捐事件频现 亟待规范网络募捐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此前一份调查显示,虽然47.4%的受访者曾通过网络平台参与过捐款,但仅28.5%的受访者信任网上捐款中的慈善组织或募捐个人,62.4%的受访者担忧在网上募捐中存在诈捐、骗捐的潜在风险。
去年10月份,媒体报道称安徽一名女子为了救下两名被狗追咬的小孩,被两只恶狗咬成重伤。报道后,众多读者捐助多达70万元。媒体追踪报道后,剧情迅速“逆转”,警方称,女子是在朋友家中喂狗时被朋友养的狗咬伤。随后,网络上出现400多人的退捐潮。
南昌律师肖文军认为,骗捐也属于诈骗罪的一种,因此市民在遇到网络募捐骗局时,可以报案。去年,一女网友谎称父亲在天津爆炸案中遇难骗捐,一审获刑3年,也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了网络骗捐。
公募资质基金会 我省有21家可发起募捐
慈善法草案明确规定,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开展公开募捐的,将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停止募捐活动;对违法募捐的财产,责令退还捐赠人;难以退还的,由民政部门予以收缴,转给其他慈善组织用于慈善目的。此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还可能面临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那么遇到困难如何求助筹款才是合法的呢?根据慈善法草案规定,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募得款物由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管理。
是不是只有慈善总会和红十字会才具有公开募捐的资质呢?记者从江西省民间组织管理局获悉,目前江西省本级共有54家基金会可接受爱心人士的捐款,但是真正具有公开募捐资质的基金会组织仅21家。“54家基金会组织中,有21家具有公开发起募捐的资质,另外的基金会仅仅是可以接受爱心人士的捐款,不能主动发起募捐。”省民间组织管理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那么向具有公开募捐资质机构寻求帮助发起募捐程序是怎样的呢?慈善总会表示,接到申请之后,会派工作人员前往调查,如果情况符合实际,会组织街头义捐等多种形式的捐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