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8|回复: 0

产业链上党旗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2 14: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京东淘宝拼多多内部优惠券-企商宝
本帖最后由 盼盼 于 2016-3-22 14:54 编辑

沙北头村

沙北头村

       沙北头村位于美丽的大沽河畔,是仁兆镇一个有112户350人的村庄。上世纪90年代,沙北头的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人们守着肥沃的土地却要看天吃饭,一直过着“饿不着却也富不了”的苦日子。
      决不能守着“穷”字过下去。为改变这种一穷二白的旧面貌,沙北头村的干部群众人心思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从树立村党支部的良好形象入手,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依托沙北头蔬菜专业合作社,以“村社联建”模式,创造性地把党组织建立在产业链上。选贤任能优化党员队伍,强化党建引领,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仅有17名党员的沙北头村党支部发展到沙北头蔬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进而发展到拥有9个党支部的沙北头蔬菜专业合作社党委,沙北头的党员干部不仅让党组织在群众的沃土中扎下了根,更让其在产业链上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活力。
重拾村民信心 增强支部凝聚力
      村庄要发展,关键看支部。而过去的沙北头村党支部连个像样的办公场所都没有,党员的组织生活长期无法正常开展,对村民的号召力十分有限。
       “要改变党员纪律松弛,组织涣散的现象,最根本地还是要强化管理,从抓组织建设上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1999年,通过换届选举,47岁的王桂欣带着造福村庄的理想,接过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在他带领下,村党支部逐步恢复起党员“三会一课”制度、教育培训制度、例会制度等,并结合村规民约制定了村民代表、党员代表议事制度。“从转变党员作风开始,树立村党支部的良好形象。要让村民看到沙北头村的党员思想素质就是高。”时任村党支部组织委员的王彩瑞十分赞成村“两委”的决定。
       例会制度刚刚实行没多久,就有党员在例会上被点名批评。“我们当时都以为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没把村党支部的制度放在心上。”党员王华安回想起当时的点名批评让他很受教育。“无规矩不成方圆,党员更应该懂规矩,守纪律。”
       沙北头村的农田里,肥沃的表层土壤下面就是河砂。为了尽快富起来,很多人都打上了开采河砂资源的主意。不少建筑商、开发商听说后纷纷涌来,都希望能用点“甜头”或“手段”让村党支部在开采河砂上睁只眼闭只眼。而沙北头村党支部早就研究决定,致富门路千万条,但不能为了眼前一点利益给子孙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沙北头。在村党支部铁的纪律面前,谁来谁碰一鼻子灰,沙北头的土地上没出现一个砂坑。
       有了村党支部的敢于担当,有了村干部的以身作则,有了规章制度的严格约束,沙北头村的党员风气正了,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对村党支部也有了信心。逐渐地,村“两委”安排工作,只要大喇叭一喊,村民都会一呼百应,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逐渐加强,村庄也实现了由“乱”变“稳”。
注重创新实践 产业链上建支部
       村民要富裕,支部有义务。随着村庄的逐渐稳定,村民之间和睦团结,大家开始把目光转移到抓生产,谋致富上来。为带领村民尽快走上致富的道路,2007年沙北头村立足当地蔬菜种植的传统优势,组织成立了青岛沙北头蔬菜专业合作社。希望通过改变种植户各自为战的局面,利用合作社产生规模效益。   
然而,很多村民当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新兴的经济组织并不买账。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可村民都是观望,并不愿意参与进来。“王桂欣挑头搞合作社,谁知道他是为公还是为私?”“合作社就是个幌子,就是为了赚国家的补贴咧。”一时间,村里对合作社的质疑声不断。
       “要打消大家的疑虑,还是要党员干部先干起来,只有把带动致富的实践成果摆在眼前,村民才会从心里佩服,才会愿意参与进来。”王桂欣提出的建议得到了村党支部的肯定:把代表群众利益,有号召力的党支部建到合作社上,让村民知道合作社就是一心为公、带领大家致富的领头羊。
       经过村党支部研究,仁兆镇党委批准后,青岛沙北头蔬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应运而生。“党支部是合作社的领导核心,党员帮助村民致富成了顺理成章的分内事,观望的村民也有了主心骨,开始放开胆子,主动参与到合作社中来。”支部成立后,党员王彩光对合作社上建党支部的作用感受深切。从合作社的“产——购——销”,到社员们的大事小情,都由党支部严格按照市委组织部“一定两议三监督”的工作方法要求,公开公正、透明决策,让社员安心搞好蔬菜种植,跟着党组织放心赚钱,发家致富。
       2013年3月,青岛沙北头蔬菜专业合作社由党支部升格为二级党委,成为山东省内首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党委。在合作社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合作社在蔬菜生产、物资供应、科技指导、产品经销等各个环节实行统一管理,先后建立了沙北头、沟东、十甲、青岛宏祥农产品有限公司、青岛惠德蔬菜有限公司、青岛兆丰农产有限公司等多个党支部,创造性地把党支部建在了各条延伸的产业链上,形成了分工明确、关系顺畅的党建引领体系。在群众的支持下,一个为民谋福、引领产业发展的党组织一步步成长了起来。
       党员带头致富 发挥组织战斗力
       青岛沙北头蔬菜专业合作社党委成立后,一手抓合作社带动致富不放松,一手抓党委建设不放松,把两者结合起来,通过党员带头示范最大限度发挥党委的促富战斗力。要推广新蔬菜品种,党员拿出试验田;要推广新技术,党员拿出示范田;要推广新农资,还是党员的蔬菜地里先用上。可以说有了合作社党委,党员就是“敢吃螃蟹的人”,普通社员的种植风险降到了最低,种植收益实现了最大化。
       在合作社党委的正确引领下,合作社党员的示范带动下,周边四里八乡的种植户真切感受到有党组织领导的合作社是一心为群众谋福利的,纷纷争着参加合作社。而合作社也没有让社员失望,真的带着社员走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让大家的腰包鼓了起来。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员搞好蔬菜种植,合作社党委注重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探索建立了“合作社+党员+致富(技术)能手”的组织体系,把有能力的社员培养成党员、把优秀的党员培养成村后备干部,让党员成为合作社发展的中坚力量。
       “合作社党委编印了《沙北头合作社知识选编》等学习资料,成立庄户学院,开设农民大讲堂,邀请农技专家、教授到地头上为党员传授科技种田知识,培育党员致富能手、党员技术能手。”合作社党委书记王桂欣介绍说。
       有了科技知识的党员也有了创新力,2014年,党员王雪峰改进了大姜种植技术,每亩可实现增产近20%,迅速在社员中推广开来。土壤熏蒸,差异性水肥一体化,洋葱、芋头等多种蔬菜的种植技术实现了革新,沙北头合作社的党员几乎个个成了科技种菜的行家里手。
       党员不仅仅要自己掌握科技种田的本领,还要把本领手把手教给社员。这不,从农技专家那里学有所成的党员王彩瑞就登上了庄户学院的讲台,为社员传授芋头、大姜种植技术。此外,根据合作社党委的安排,各支部每个党员技术骨干都有8-10户的联户帮扶任务,从种到收,每到一个节点,党员都会出现在联系户的大棚里、地头上,指导推广种植技术。一系列措施的落实,使党委成为服务群众的桥头堡,真正发挥出了带动群众致富的战斗力。
       记者手记: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青岛沙北头蔬菜专业合作社党委统领全局,坚持“以党建引领规范发展,以服务凝聚党心民心,以合作带富一方群众”,其所辖党支部成了合作社各条产业链上的火车头。党委培养出的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敢闯敢试,为群众趟出了一条条平坦的致富路。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和谐共建,使合作社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发展的势头更为强劲,带动致富的效果也更为显著,最终实现了党组织、合作社与社员的共赢共荣。  
关注平度网官方微信号【pingduwang】-生活、娱乐、交友、打折、商家、活动-平度人的必备利器。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广告服务|帮助|网站导航|平度论坛 ( 鲁ICP备11032825号-1 公安:37028302000290 )|网站地图

GMT+8, 2024-6-9 06:02 , Processed in 0.062216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