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浪汉
: c( h; J4 X6 ~' y% T% R6 l3 ~
/ l0 o. ^+ J e' L5 X
$ h5 z$ V! q# k' x. C1 ` 说到流浪汉,多数人会想到衣衫褴褛、无家可归,不过在平度市明村镇冢西村有位流浪汉,要幸运多了,他被一户好心的人家收留了六年,尽管吃喝不愁,但他总会因想家而默默流泪。那么他的亲人在哪儿呢?. G; U8 i, O# V" L+ @& T
) {) L+ D1 S' `% D8 a4 K8 n& S 这位老汉,就是村民李竹先收留的人,不管问他什么问题,他总是答非所问,因此,他叫什么、家在哪,谁也不知道。至于他是怎么来到这个家里的,还要从六年前的春天说起。
' i/ H) O4 n* C6 c( _6 N$ e; X
2 p! P, i: o( n }' L' | 由于流浪汉身上没有身份证,也说不清自己的家在哪儿,李竹先就把他带到了附近的派出所,看看能不能找到点线索。
4 A- J' v- g* B$ l, ^% R+ d9 z! n
3 h, q, u5 H& B1 N4 M5 y0 ^
& m' {3 B7 t- H5 p 看着流浪汉可怜,李竹先就把他带回了家里,还安排了单独的一间房子给他住,有什么好吃的,也都会拿给他吃。偶然的一次机会,发现他爱喝酒。+ v1 ?# q, D2 \( X
9 b& y F0 c1 ]. s9 F6 \7 y
李竹先说,老汉平时话不多,偶尔说出自己属兔,家里有四个兄弟,他排行老大,再多的信息就问不出来了。
' O# e( t9 o1 k, s" J% t- d2 I( } R% J- L1 E/ a0 o
; j( t! X1 T$ n8 Q# b- d* K “我们不是撵他,这么多年了他的家人肯定很想念他,在四处寻他,如果最后找不到家,他在这里吃住也不是问题。”4月15日,家住平度明村镇冢西村的李竹先说,2010年春天,他在村头遇到一位流浪的老人,便把他接到家中收留,老人无法说出姓名和家庭住址,这一收留就是6年,眼看着对方年龄越来越大,每逢过年听到鞭炮声还掉眼泪。李竹先一家求助本平台,想为这位流浪老人找家,帮助他早日和家人团聚。. ~1 P% [4 O5 j% A' b
9 [' x7 l9 K$ _5 v) ` 桥洞内捡回个流浪汉
. [+ J1 L; B& q7 J/ f8 t% s) J; ~
; _2 ^5 F) h5 R7 h. j 15日上午,记者接到求助来到平度市明村镇冢西村的一处普通的农家大院。听到院子里的狗吠声,一位身材矮小、戴着帽子的老人从平房中走出。“他就是俺父亲收留的那个大叔。”李竹先的儿子李先生上前打招呼,老人只是“哦”了一声回应。老人衣着朴素,后背有些佝偻,神情有些呆滞,双手粗糙,指甲里还有不少泥渍。) H7 f: p1 {7 V5 N, V! ]
% L) m( ?% |+ @! ]2 \
李先生提醒,老人有些耳背,说话声音得稍大一点。然而不管面对什么问题,老人都答非所问,回答只有“哦”“属兔的”“我姓LONG”“过了辛庄子就是”。“这些年我们一直尝试跟他聊天询问家里的情况,一直都没成功。”李先生苦笑着说。' I! i: E; _! ?+ b
, k8 h' z' O2 F9 F1 Z9 A4 G
“当天是个阴天,他浑身上下很脏,冻得瑟瑟发抖,看起来像流浪很长时间了。”回忆起六年前捡老人的场景,李竹先说,当天他外出卖烟叶回来,看到一位老人蜷缩在村南路边的桥洞内,上身只穿一件单薄的内衣,裹着破烂的棉被,他询问得知老人已经病了很长时间了。觉着他可怜,李竹先就把他接到家中,给他换洗衣服,给他做了热乎乎的饭菜,“当时他病得很严重,我找医生给他打了一个星期吊瓶才治好。”李竹先说,家里宽敞,就专门腾出一间房让他住。. e6 o" `& C6 P2 M8 i% W
. H, A! n8 M0 m
“他说话我们听不懂,平时就叫他‘老郎’。”李竹先说,当时老人身上没有携带任何证明身份的证件,对方也不会写字,他多次和其进行交流,询问对方的姓名、年龄和家庭住址,老人支支吾吾表达不清楚,只能准确说出自己“属兔”,再三询问老汉发出“LANG”的姓,后来他们就叫他“老郎”。“他的口音很重,根据他的发音,我们推测他可能姓郎,也可能姓龙或者冷。”李竹先分析。8 l7 |+ s* ^2 S
: P7 s1 B' B/ @: @: m+ d$ A6 L2 z* F
当家人对待帮着寻亲6 `- ~4 i# q3 w) u7 d$ c
* i; O9 ]! p E0 ~1 V, p
记者看到,流浪老人单独居住在一个平房内,房间内家具一应俱全,“都把他当家人看待,平时我们吃啥他吃啥。”李竹先说,家人从来没有嫌弃过他,平时他也能帮着干一点家务活,在村民的眼中李竹先对老郎不错,“他家在村里并不富裕,说句实话老李对他不错,我有时候也给他剃头。”村民于先生说,得知捡了一个流浪汉,邻居朋友们也很关心,由于老郎很长时间没剪发蓬头垢面,当时让老郎去理发店剪头发不肯去,无奈之下他找来剪刀帮老郎洗发剪头。/ P1 i3 s' M. S. @: m! [
1 p) w0 e) k# c. |* v 老郎的身世一直是个谜,也成为李竹先一家最头疼的事,“这些年我们一直帮他寻找家人,能想的办法都想到了。”李竹先儿子说,起初,他们也张贴寻人启事帮老郎寻找家人,但没有找到,后来他在微信圈和QQ群发寻人信息帮着寻找也没有找到。“啥事都有,还有过来冒认老郎的,被我们识破给请走了。”李竹先说,在寻人的过程中,也有自称家属过来,但辨认后发现不是。
* y0 l. c+ a" s; y& T, h3 c# z- k* j2 ~6 b* Q0 s$ V
李先生介绍,在父亲收留这位老人时,他还没有结婚,如今自己孩子已经三岁了。当被问及为何会对一位陌生的流浪老人如此关爱时,他说爷爷在世时就曾收养过一位流浪老人,一直照顾到那位老人离世,“俺爸前些年受苦的时候,也有很多人帮助过我们家,我们家想着回报好心人,就收留了这位流浪老人。”! Q4 M- A6 n. U: u/ K: d
; Q* @+ V. }8 e1 I: W; K6 G. w
心酸:过年放鞭看他掉泪一家人也跟着难受3 f3 z# y; e7 t
# S* ]# d5 W" ^: J. g. Y% O& h 中午临近吃饭的时候,李竹先的妻子朱女士在厨房忙饭。李竹先提着一壶热水来到隔壁的屋子,在盆子里调好温水,让老人洗手。“平时他自己不知道讲卫生,都是我们‘逼’着他才洗,还得在一边看着他。”老人洗完手后,李竹先上前给他擦干了手。4 t% H. D5 r; k C s1 _3 G- Q
P! g6 ]& N3 E, E6 @
饭菜做好端上桌,李竹先给老人的杯子里倒上热水,“他平时吃饭也不知道饱,只要还有饭菜就会一直吃,这些年我摸清楚他能吃一个大馒头和一大碗菜,吃饭时还得催着他喝点水。”李竹先说。老人此时神情放松,自己拿起筷子吃了起来。在聊天交流中记者大致了解到,老人有四个兄弟,排行老大,住的村子“过了辛庄子就是”。
2 m) g1 X7 x( ~/ o4 U$ A4 [4 s- H" v
“每年过年的时候,家里一放鞭炮,他就站在旁边看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掉眼泪哭起来,看到他哭了,我们也跟着难受。”李竹先说,他十分理解老人可能是想家,此前他们曾追问过老人的遭遇,老人自称老婆跟别人跑了,再追问就会哭起来,怀疑老人可能这个遭遇精神受到刺激。
; f" X6 ]6 p- }, F7 l1 g# F( m5 g$ a6 }0 p
心声:愿意继续收留想给他找到真正的家
. X5 `. d7 i8 b3 z
" {* Z z# J5 y2 J- Q: @ 朱女士介绍,老人住在家里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大的负担,相反有时候老人还会帮他们干一些零活。当被问及今后的打算时,李竹先一家人都表示愿意继续收留这位老人,“相处了这些年,已经有感情了,有时候他出去时间长了我们还担心他走丢了,怕他再流浪吃不饱穿不暖。”
/ Y [. B( N4 D4 a
5 z5 d% I2 a4 G “老人属兔的话,要么53岁,要么65岁,看样子他比俺父亲老一些,年纪应该65岁,现在不知道他的身份信息,万一哪一天他过世了,我们该怎么处理?”李先生说,他们希望能帮老人找到家人。8 q& V) S) O5 `2 F/ l
( N5 D- e( m: r& G0 h3 ?, o& `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