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顾“上门姐夫”悉心
在仁兆镇岚后村有这样一位好人,甘当“上门女婿”,十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卧床不起的小舅子。对此,街坊邻居无不纷纷竖起大拇指。他,就是仁兆镇沟东村村民王伟。
7 s9 j" m" ]' W. c4 {$ n% [) q7 e! v4 W
王伟今年46岁,与妻子郑建华结婚后,育有一子,原本一家三口过着平淡、安逸的小日子。王伟的小舅子郑德华今年40岁,是仁兆镇岚后村村民,18岁时突然患上了一种古怪病:下肢骨骼自然弯曲、变脆,关节僵硬,多次到大小医院检查后,均确诊不了病因。无奈之下,只能靠药物维持。因病情愈发严重,自1992年起,不能自理的郑德华一直靠父母照顾。
1 w5 D- f; n4 e# O" G) Q! b+ O% R8 V- k6 n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王伟的岳母得了冠心病、糖尿病,岳父也患上了喘病,已无力照顾郑德华。为了减轻老人的负担,王伟与妻子郑建华商议,决定搬到岚后村居住以方便照顾弟弟。王伟不顾世俗偏见,在岚后村租了房子照顾弟弟。但居住虽然近了,还有些不方便。2年后,王伟就干脆搬到了岳父家的南厢房,随时给郑德华喂饭、擦身。
) C+ m) H, J" L! A% v# G" F8 f1 R; @2 {+ d7 k j, B; B! }5 m
由于王伟的妻子郑建华平日打工忙,照料郑德华的重担就落在王伟的肩上,喂饭、洗澡、接尿、擦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副担子一挑就是10年。在王伟的悉心护理下,郑德华全身无一处褥疮、没有一点溃疡,气色看起来红润有光。10年来,王伟除了打工,主要就是照顾郑德华。1 ~+ U- @( e4 @3 i
9 n2 s% H( z U+ M/ g* L 原来,王伟担心郑德华天天躺在床上,怕他长褥疮,就研究用铁管、滑轮等制作一个活动板床,按时让郑德华活动一下。平时,上了年纪的岳父母也能操作;如果上医院连床带人一块抬上车也很方便。尽管治好机会渺茫,王伟还是承担起带小舅子到医院求医的重担。10年来,他带着郑德华跑遍了济南、青岛、潍坊等地。每年家里微薄的一点收入,几乎都给小舅子看了病。虽然一直努力着,但小舅子的病情却仍然没有好办法治疗。郑德华上学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他对自己的病看透了,但是看到姐夫的辛苦,他始终保持乐观态度,让姐夫省心。王伟为鼓舞激励小舅子,还给他买了台电脑,拉上网线,让弟弟看到外面的世界。
/ r9 {; w( q6 d. V$ _$ [- S
5 I9 y. A6 S9 j! M X 为了照顾生病的小舅子,王伟一心系在郑德华身上。他说:“德华虽然不是亲弟弟,但我一直把他当亲弟弟对待,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弄清楚他得的是什么病,尽快找到治愈的方法。以后,不管如何,我都会无怨无悔照顾好德华。”
- c: K/ l/ I1 ?( p0 B+ S! w* t9 l% p2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