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度4000年国宝级大遗址考古,有惊人发现...
从上周开始,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平度市博物馆,对平度东岳石这一国宝级大遗址展开全面探测保护。前天,在位于平度市东岳石村淄阳水库畔的遗址上,考古队员新发现了一件精美的石器,正是这距今4000年前古人所用器物,又一次让后人触摸到了生活在淄阳河畔的古人状态。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玉海研究员介绍,东岳石遗址是岳石文化命名地,是青岛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以地名命名文化的大遗址,这里曾出土的大量文物见证了龙山文化之后,这支特殊的东夷人的生活形态。这次大遗址探测保护,对更好地规划保护青岛历史文化遗产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现场:4000年遗址考古探测
5月6日上午,记者在遗址探测现场看到,一支考古队的工作人员手拿洛阳铲,在淄阳水库岸边展开大面积探测,通过地下泥土的变化,采集、判断数千年前的诸多信息。记者注意到,考古工作人员还采用仪器对大遗址的面积、地理坐标等进行整体测绘。平度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将把探测到的数据整理后,绘制出东岳石文化遗址的平面图,为下一步揭开古人生活密码打下基础,这对保护青岛的历史遗存会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淄阳水库水位不断下降,这处古人生活的遗址越加清晰可见。”林玉海介绍,1959年秋冬,整修淄阳水库时最先发现了岳石遗址。1960年4月至5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山东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随后,在山东各地陆续发现并发掘了和东岳石遗址同一类型的多处遗址,考古界便将首次发现遗址的东岳石村命名为“岳石文化”。这也是青岛唯一一处以地名命名的大遗址,目前探测到遗址的面积在5万多平方米。
二、发现:精美石刀讲述古人生活
“大遗址保护考古工作刚刚开始就有了新的发现。”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年轻专家彭峪介绍,他和考古队员进行探测时,在一处田野里惊喜地发现了一块精美的“石头”。有着丰富田野考古经验的彭峪考证确定,这个双孔的“半月”形石刀,就是4000年前岳石文化的典型器物,即古人生产生活所用的石器工具。
记者注意到,考古人员这次新发现的石刀,在经过4000年的风雨后仍然光滑、锋利。石刀的外形很像现在人所用的镰刀,器物上的两个孔,方便捆绑固定,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智慧。林玉海介绍,这些石器大多用当地的花岗岩、大理石制作而成,双孔石刀是典型的岳石文化器物,拿在手里轻薄灵巧,就像一件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虽然在先前的发掘中曾出土多件双孔石刀,但这次的新发现,又一次让考古人员兴奋不已。
林玉海介绍,岳石文化遗址位于平度大泽山镇东岳石村东南侧的淄阳水库岸边。如今观察这里的地势风貌发现,遗址东部为起伏连绵的大泽山,南部是高望山和明堂山,北部为丘岭,西部为一望无际的胶莱平原,中间还有一条淄阳河。前有河,后有山,中间是平地,既可以耕种养殖,又可以狩猎捕鱼,非常利于古人类繁衍生息。
另外,岳石遗址距离莱州湾较近,根据出土的大量渔坠分析,当时的岳石人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海洋渔业经验。可见,在数千年前,古人依山傍水择地而居,这里不管是环境还是物产,都是人类生活的绝佳风水宝地。
三、延伸:大量文物还原古人文明
“这次对东岳石文化遗址的保护考古工作也是对先前两次发掘工作的延伸,再次与古人对话,感觉到了古人留下的诸多文化信息。”对于参与第二次岳石文化遗址发掘工作的研究员林玉海来说,再次踏上这片古人生活过的地方,心里仍然充满了兴奋。他说,1983年平度划归青岛市,青岛市文物局深入探索本地区悠久的古代文化,为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奠定基础,继1960年第一次发掘之后,1993年又组织考古工作者对东岳石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以期揭开更多埋藏于地下4000年前的历史真相。
“东岳石文化遗址,经过几次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主要是岳石文化和东周两个文化时期,目前并没有发现更多的其他历史时期遗存。”林玉海清晰地记得,从1993年10月23日到11月25日,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青岛市文物局、平度市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进行了34天的考古发掘,期间的许多发现,让考古队成员惊喜万分。而这一次发掘出土的文物,要比第一次丰富得多。出土的遗物主要以陶器为主,还有相当数量的石器、骨器和少量的鹿角器。专家经过考证后确定,陶器的制作多为用手捏制,器物较大者往往用泥条盘筑法制作。而石器主要器形有刀、铲、斧、钺、镞、纺轮、石球、砍砸器、杵、磨棒、研磨器、石楔等。尤其是出土完整的7枚骨针,可与现代钢针媲美。随着众多器物的出现,人们对岳石文化的内涵和文化面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一个生活在4000年前的古人聚落的生活形态愈加清晰可见。
四、幕后:岳石文化遗址属于国宝
现场探测的考古工作人员介绍,他们通过调查得知,早在半个世纪前,东岳石村一带的居民就经常在田野里捡到一些陶器碎片,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后来当地村民在修建淄阳水库时,埋藏于泥沙之下4000年之久的这一独特的文化形态终于在1960年初春露出了神秘的面容。这一年,当地居民发现了大量古人留下的石器、骨器和陶器碎片。很快,文物部门组织考古队来到东岳石村开展科学发掘。丰富的地下遗存,立即引起了考古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
1981年,北京大学着名考古学家严文明教授明确提出:继龙山文化发展起来的,在鲁中南不清楚,在胶东以平度东岳石遗址为代表的这类遗存,不妨称之为东岳石文化,并推测这种文化的居民应是夏代前后的夷人。此后,岳石文化的命名举世共认。之后的多年,随着岳石文化的大量青铜器的出土,考古界逐步将岳石文化从新石器类型剥离,归属为青铜文化,就是夏文化。
五、猜想:当时古人是遇灾迁徙?
林玉海介绍,岳石文化时期,随着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的改进,农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已占据了主要地位。如这个时期的生产工具有石铲、石镢、石锄、石镰和石刀最能说明这一点。另外,出土的石镢和石锄是岳石文化中特有的一种石器,特别是半月形双孔石刀是岳石文化的典型工具,方便人们把刀背放置于手心,双孔便于穿绳套牢大拇指相对固定在手中,这些都说明了古人聪明的智慧。
“岳石遗址出土的陶器等文物与其他遗址有很大区别,这也是岳石文化独特的一面,也正是吸引考古学者的重要原因之一。”林玉海说,在考古、学术界,岳石文化遗址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谜团。生活在这里的古人,从哪里来?后来什么原因导致突然消失?这些古人又去了哪里?这些谜团都要等待下一步考古揭开。有专家认为,在距今大约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晚期,由于气温升高,陆地上的冰川融化,洪水泛滥,致使海平面上升。当时山东一带的龙山文化居民在洪水和海浸的侵害下,遭到了灭顶之灾。死里逃生的先民们便来到地势较高的地方躲避,于是出现了后来的岳石文化。另一种说法是,在龙山文化晚期,先民们面对日益严重的洪水与海浸的危害,开始组织起来向中原一带转移。这些文明程度较高的龙山文化先民入主中原后,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建立了夏朝。而属于东夷族群中的另一部分先民,则被迫转移到丘陵高地,发展成了独具文化特点的岳石文化。也有学者认为,后来岳石遗址的古人,在此生活了数百年后,或许漂洋过海迁到了其他地方生活,并形成另外一种文化,甚至有学者大胆推测,岳石文化遗址的古人和玛雅文化有很大关系。随着今后考古发掘的深入,将揭开龙山文化与岳石文化的衔接之谜。
新闻链接:
岳石遗址与东夷文化
林玉海介绍说,夏代东方的居民称夷,着名领袖称为夷羿。夷有九种,在青州有嵎夷和莱夷,徐州则有淮夷。其中莱夷、淮夷等一直延续到商周时代。从古文献来看,夷不像是一个统一的族名,而只不过是夏人对东方居民的一种通称。周代文献称东方人为东夷,“夷,从弓从大,东方之人也。”大概是与夷羿善射的传说有关。
夷人开始力量很强,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很高,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贡献很大。后来虽然在军事上被夏王朝所压服,但在文化上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并给予后来的商周文化以深刻的影响。从考古学上确定夏代东方夷人的文化,始自岳石文化的命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