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公布了一组货币数字,值得深思。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49.05万亿,同比增长11.8%,增速与上月末和去年同期持平;而狭义货币(M1)余额44.36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9个和20.3个百分点。
在中国,狭义货币M1的意思是,流通中的货币+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而广义货币M2的意思是,狭义货币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从央行发布的报告可以看出, M1涨速迅猛,而M2则相对平稳,没有太大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央行解释, M1上升主要是企业活期存款大量增加。 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定期和活期存款的息差收窄,于是企业倾向把定期存款转化为活期的,方便资金提取;二是经济下行,不少企业存在“持币待投资”。
如今M2和M1剪刀差不断扩大,这是很少有的例外,主要反映了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大,企业投资收益低,投资意愿下降。
第三是楼市活跃,使得百姓的存款和按揭贷款转换为房企的活期存款,房企也保持谨慎态度,减少投资扩张的步伐。
概括起来就是这个意思,中国现在进入了一个不赚钱的时代,很多行业是干什么都赔,炒股更是不赚钱,也许在老百姓看来,炒房反而是最稳妥的资金保值办法。
于是,股市的资金纷纷回流,一方面变成了老百姓的银行存款,另一面部分回流的资金涌入到了楼市,而开发商卖房卖得火爆,收回了不少现金,变成了房地产企业账上存款了。
另一方面,实体经济不景气,沿海一些工厂处于歇业状态。投资人和企业家手持大量现金,观望中国经济,急切寻找合适的投资目标。而楼市目前尚有的保值性,也成了一些投资人首选的目标。
资金从股市、甚至是实体经济流向楼市,这是个好现象吗? 一方面,中国的民间投资已经降到了2.8%,再跌就没了。除此之外,固定资产投资也被民间投资拉了下来,跌到了9.0%。可见,中国的民间投资意愿已经降到了冰点。
另一方面,楼市提前透支了银行的贷款,而且带了较强的杠杆性质,加上央行的放水,靠印钞或许很难拉动GDP的增长了。大部分的钱都流向了楼市。
目前中国楼市面临的形势是:中国2600多个城市(包括650个市,和2000来个县城)里,大概只有50来个有人口显著增量的城市存在房屋缺口,其他绝大多数城市都出现了过剩。这两天,关于“中国各城市规划的新区可以容纳34亿人”的报道重出江湖。
事实上,中国绝大多数城市都存在大量的非商品房,他们被叫做小产权房、集资房、政策性住房、军产房、违法建筑等等。在很多城市里,这类房子甚至是商品房的两三倍,甚至三四倍。所以,如果考虑到这部分房屋,中国库存房屋的量会非常惊人,楼市泡沫也会越滚越大。
如何解决楼市的问题,按照 “权威人士”的说法,应该让房子回归居住功能,以平常心待之,让正常需求和市场供应达到一个新的平衡。面对房价高涨,绝不能通过制造资产泡沫、引发通胀恐慌,让老百姓被迫去买房,造成一种现在不买房以后还会大涨的现象,甚至导致老百姓为了保护自己的资产安全,去买自己不需要也没有办法出租得出去的房子。
要知道,现在楼市的泡沫已经开始膨胀了,连民企开发商都不赚钱了,地王都被央企拿走了。地价涨上去了,开发商不涨房价就是赔本生意,最终会传导到老百姓买房成本加剧的困局上。继续下去,楼市的泡沫迟早会被撑破的,最终中国经济还是要回到实体经济拉动GDP的路上,而不能由楼市泡沫主宰中国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