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打开微信成为一种习惯,你还记得微信之前的通讯方式吗?
一个平度二中学生的网络社交史
1994年在武汉上大学,开始接触电脑。记得一开始是286,后来是386,486,最好的是586。大一上微机课,学习DOS和BASIK语言。大二学习FOXBASE。在学校的微机室里,对着屏幕,看着键盘,指法也不熟练,笨拙的学习编程序。
1997年,学校开始流行WINDOWS,有前瞻意识的同学,天天拿着鼠标去学习WINDOWS。我当时已经学会了五笔,用五笔能够熟练的打字了,为此自鸣得意了许久。
但大学毕业后,我的电脑知识就废弃了。因为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原因,到处出差,居无定所,加之工作性质本身也不需要电脑,因此电脑应用有很长一段空窗期。记得那时候的通讯联系,一般就是写信。更多的是用固定电话与远方的亲人、朋友联系,一般是上邮电局去打长途电话,电话费用很贵,一分钟可能就是0.8元到1元;遇到人多的时候,就需要排队等候;如果去的晚了,邮电局下班了,就只有等工作人员上班才能打电话。
1998年,买了一部BP机(传呼机),感觉有个人呼自己真好,说明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孤单;但感觉到处找固定电话,给对方回电话也很麻烦。
1999年,在安徽出差的我,在皖北的阜阳买了一部波导手机。那是我人生的第一部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李玟的代言,让拿着波导手机的我,感觉如同人群中的战斗机飞行员一般骄傲。
2001年4月,进入福建恒安,是我接触电脑、手机的一个分水岭。当时用的还是波导手机。因为公司工作需要,电脑使用慢慢的多了。
2001年7月份,一个老家湖南的小伙,应聘进了恒安青岛经营部,分到城阳办事处,在我手下做业务代表。晚饭后,他就泡在网吧,肆意挥洒青春。看着初中毕业的他,在键盘上,双指如飞,如行云流水一般。那一幕,彻底触动了我。想想自己大学毕业,电脑操作还没一个初中生熟练,我陡感危机。
2001年9月份,湖南小伙因故离职后,一个城阳电大毕业的大学生,被我招聘过来做业务代表。他告诉我说可以用Chinaren跟以前的同学联系上,我半信半疑。没想到,还真的找到了文9402班,看到了远在广东粤北山区的小鬼,在搜狐Chinaren校友录上面,创建了我们班的同学录。但这个校友录的访问量开始并不大,指导后来QQ慢慢兴起,进入校友录的同学才越来越多。
慢慢地,又接触到了5460(中国同学录)。当时跟平度二中毕业的同学,基本都是通过5462跟平度的同学联系上的。
其实,那一年,在北上广深的同学,尤其是做电脑研发的同学,电脑与网络已经天天接触了,是工作的一部分了。当时好像的说法是,北用友,南金蝶。而彼时,普通人的生活,对电脑与网络大多还知之甚少。
也许,这就是大城市与小地方的差别,或者说,是前沿的互联网行业与传统行业的差别。
自此,5460与Chinaren,就成了我经常登录的地方,慢慢的也与大学同学、高中同学联系上了。
不得不说,5460和中国人,在那时候正逢其时,迎合了大学毕业生与同学联系的想法,一时间风靡大江南北。
2002年8月,在平度买了一部摩托罗拉V998,没想到是水货,充不上电。没办法,在该店换了一部海尔手机。当时迷信海尔品牌,以为海尔出产的产品质量肯定没问题。谁知道这部海尔手机,电池太不好用,经常充不上电,倒是海尔手机的售后服务态度挺好,免费更换电池。当时海尔手机售后地址就在红旗路大会堂对面,换了几次电池后,手机又出现别的故障了,有时候开不了机。用了大概一年后,实在没办法用了,后来在烟台以50元的低价处理给了一家手机店。当初1800多元买的,不到一年,居然只卖了50元。这就是当时如日中天的海尔,其手机带给我的伤痛!(多年以后,看到一篇坑爹的海尔地产,才知道原来很多人有过这种经历)看来,所谓的品牌不是自己吹出来的,而是客户用出来的,客户的口碑最关键!
大概到了2003年,恒安集团要求各销售分公司,必须用电子邮箱收取发送邮件。于是,在烟台,我申请了QQ号码,和QQ邮箱(记得还申请过网易163邮箱),一直用到现在。
刚接触QQ的时候,由于对QQ不熟练,手忙脚乱。还好,当时认识的QQ好友,比较热心,耐心教会了我。其中一个网友,是平度政务网大泽笔谈的版主,她对我的影响比较大。
2004年,在济南泉城广场,培训ERP系统。
2005年4月份,调任聊城办事处主任,公司借款7000元,剩下的自己出,借款10个月还清,10000元买了一部联想笔记本电脑。自此,电脑水平突飞猛进,每日收发电子邮件成为必备功课。
2005年,登录青岛新闻网或平度政务网。经常在工作之余,在论坛上发表帖子。期间,还受山东销售部总经理委托,帮助其撰写恒安15周年集团优秀员工代表的发言稿。
2007年--2008年,QQ同学群开始盛行。
2008年5月份,在平度天柱山度假村二中同学通过QQ同学群联系上,并聚会。
2014年,微信开始崛起。
借助移动互联的即时通讯优势,微信横扫大江南北,进入大家的生活。
微信同学群也开始兴起,甚至直接取代了QQ同学群。
微信的公司群、同乡群、朋友群、同学群......让人眼花缭乱,也方便并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据说,微信之父是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张小龙,我的校友,不由得一阵悸动,为母校培养出如此优秀的才俊而骄傲!
如今,微信已经强势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微信让沟通零距离。每天的每天,打开微信,已经成了我们每个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打开微信的朋友圈,看看朋友的动态、分享,给朋友点赞,分享或转发朋友的精华帖;或者是浏览微信公众号,从中汲取心灵鸡汤,给自己励志的力量和动力;或者发发自己的感触,晒晒自己的生活或工作点滴。
只要打开手机,看见微信群右上角提示有未读信息,总是忍不住要打开,担心漏掉了重要消息。
还有那么多的微商,不停的刷屏,难免让你有视觉疲劳。
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可能就是标题党,打开耸人听闻的标题后,里面没有正文,只有“管你屁事”之类的调侃。
也许,更多的时候,微信里什么都没有,但你还是忍不住打开看看。这,是否也是一种习惯?
当打开微信已成为一种习惯,你还记得微信之前的通讯方式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