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丛挺拔的翠竹在风中轻轻摇曳着,蜿蜒的石头小径上,款款走来一位手持纨扇的旗袍女子。那窈窕的身姿、轻盈的步履、灵动的眸子,隐隐含笑的樱桃小嘴,让我一下子记住了这幅唯美的画面。女人,最应该拥有一件旗袍。0 x" e5 [6 Y& B2 v- G
2 L5 G+ X% O: K0 p: ]
旗袍,华美的优雅。从古至今,多少女子钟情于它。才华女子张爱玲、阮玲玉,把旗袍诠释成一种冷艳的忧伤;让中国旗袍走向世界的特殊贡献者、被誉为“永不凋谢的鲜花、旗袍女神”的宋庆龄,早已在国际社会把中国女人雍容、大气的独特气质完美展示出来。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写道:“她身穿色调柔和剪裁合身的旗袍,打扮得很是整洁,乌黑发亮的头发往后梳,在脑后挽成一个髻,秀美的脸庞宛如浮雕像。”旗袍,成为婉约、优雅、华美、雍容的代名词。而在2017春夏巴黎时装周,刚刚上演了一场倾城倾国的中国故事,这场惊艳了世界的大秀,操刀者竟是一位年轻的中国设计师、被誉为“春晚女王”的熊英。她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禅”的意境与现代服饰的立体完美结合,把每件散发着浓郁中国韵味的旗袍式礼服阐释得更加时尚精美……不管时光如何流转,旗袍,永远是一种美的元素,永远走在时尚的前沿。
( Y D; d4 p/ i0 y. K5 }0 _# C- C* r; U {6 s* n' c7 p3 R$ q) _& o
幸得,这座小城也有一位专注于旗袍制作的优雅女人。她,30多年如一日,把这传统的中国美用手中的针线一点点缝制,把这种时尚美韵动平度。已51岁的于清芹,是金荷广场圣嘉艺旗袍会所掌柜。一盏淡茶、一炉清香。一把剪刀,一枚银针。五彩丝线,灯下精心缝制华美……- w0 }9 S; d7 {2 y& B, @
8 _4 m9 C( Q, n3 g& i! |: b7 b
心灵手巧的于清芹打小就喜欢做衣服。七八岁的时候,跟着长辈纳鞋垫、绣花。她说每当看到母亲在纳鞋底,就想动手纳。在母亲的指导下,也开始画鞋底样儿,一针一线的绣。当看到一双双绣工精美的鞋底儿,大人都夸奖不已。在大人的鼓励下,她慢慢地开始绣花,也慢慢锻炼了自己的耐心和细心。
3 N8 I& c& N5 R0 E+ e9 g- r# w+ c- J' Z) d
步入青年后,美丽优雅的于清芹因为热爱服装设计,就赶集收衣服回家加工制作,因为技术好,服务态度好,受到很多群众的欢迎。随着社会的发展,服装业兴盛起来,老百姓自己做衣服的很少了。于清芹又转行进入服装厂技术部做样衣。后来,她把目光转向了“高级定制”。刚开店面时,她做了一件旗袍,挂在门外当做招牌。没想到,这件旗袍惹得很多爱美之人爱不释手。从那以后,于清芹的旗袍就小有名气。
8 X6 E5 w: T9 d S& W# n! H1 O) R% |; J: j L9 l
如今,来找于清芹定做旗袍的人从几岁的孩童到80多岁的老妇人不等,多数是熟客,其中很多人与于清芹一家成了朋友。定做旗袍服结婚的新人们,举办婚礼后,也不忘专程送来一份喜糖。/ }. O% g" _+ ?' T
8 a# ?' m6 ~' y8 F0 I% W9 p
做了30多年的旗袍、唐装,于清芹的心里对中国传统的服饰有着别样的情感。她自信,不论什么样身材的女子,穿上她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旗袍,都能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个人韵味。- R. L8 i/ L& i1 w
. N- K3 {. h; v) E3 |; i 她设计的定制旗袍,仿佛是雨后的天空,有一种无比优雅的静美。
. H* z' ]4 ~$ ~$ h
& W$ y+ L7 ~- l: _ 旗袍制作复杂,包边、滚边,从接手到成衣需要两三天,现在学这门手艺的年轻人很少了。为了传承文化,于清芹创新地将中式服装改良得更生活化,将西式服装里融入一些中国元素。9 m9 G6 H' K. }2 s5 o& X8 }
& c2 N( L4 O, g0 F$ c
追求时尚、追求美丽,是每个女人不变的念想。与时俱进的时尚美自然就成了设计者孜孜以求的追求。她将中式礼服和婚纱巧妙结合,前面看上去是古典的盘扣对襟中式礼服,而后面却藏着一条拉链,免去了原本系扣的麻烦。每一件旗袍上的绣花图案,都是她自己设计,然后再一针一针绣制的。为了能更好地掌握各种图案,于清芹还到老年大学学习国画呢。她期望把传统绘画和传统旗袍的缝制结合起来,为每一个爱美之人量身打造一件美丽的旗袍。于清芹自信“老祖宗的手艺不能丢……”
. \3 B& H4 w+ \: O! J# U4 H. I0 F7 t+ I: R- {9 ^
呵,最爱是旗袍。
1 Y9 x8 \2 j: M4 q6 ]+ \
9 f! o! R& u6 t% J7 N' w) M) g,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