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2|回复: 0

[资料] 冯姓的由来王成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2 17: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京东淘宝拼多多内部优惠券-企商宝
    中国记载姓氏的最早典籍《世本·氏姓篇》称:冯姓乃“郑大夫冯简子之后”。冯简子是春秋后期郑简公时人,史学家称他能断大事,当时子为政,许多大事都同他商议。因郑国建都于今河南新郑,故此支冯氏出自新郑。
    唐人林宝《元和姓纂》称冯姓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毕万封魏,支孙食采于冯,遂氏焉”;同时又引用了《世本》的话。据《史记·魏世家》记载,毕公名高,为姬姓,被周武王封于毕(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于是为毕姓。其后绝封,至春秋时,其后裔毕万,为晋国大夫。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年),晋灭魏(今山西芮城东北),以魏封毕万,后称裔氏。又据《东观记》“魏之别封曰华侯,华侯孙长卿食采冯城,因以为氏”,可知,毕万裔孙有个叫长卿的,封邑为冯城(在今河南阳县西)以邑为是,就是冯氏。
    战国时代有冯亭,任韩国上党守,入赵,拒秦战死,其宗族分散,有的留在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有的在赵(今河北境内),子孙有许多为将相,如太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冯劫等都是冯亭的后裔。至西汉文帝时,车骑都尉冯唐徒居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其弟冯骞自上党徒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此外,先秦时期,冯氏已有徒居山东省;三国以前,冯氏还有迁徙至今四川的射洪、中江、渠县等地及湖北公安者,河南冯氏为当时着姓大族;东晋末,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冯氏又有徒居和龙(今辽宁朝阳)者。唐代的《元和姓纂》称:冯氏出颍川(今河南许昌)者,东汉征西大将军冯异;出上党(今山西长治)者,西汉左将军冯奉世之后;出长乐信都者,汉宜都侯冯参之后,出京兆(今陕西西安)者,燕王冯弘之后,初弘农(今河南灵宝)者,冯弘之孙,西魏宁州刺史冯宁之后;出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者,唐监察御史冯师志之后。唐玄宗时着名宦官高力士,本为高州(今广东高州县东北)人冯盎之曾孙,后为宦官高延福收养,改姓高,此为冯姓改为高姓者。唐末黄巢起义时,中原冯姓有一支避乱南迁福建宁化石壁,宋代分出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脉,至宋末元初,上杭冯氏有的又南迁至广东的平远、潮州、揭阳,后再迁至丰顺、梅州等地。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广东福建冯氏有数支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远居海外。
    战国期间,有冯矔,为齐国孟尝君田文门下食客,曾体田文到封邑收取债息,把不能还息的债卷烧掉,替田文收买民心。西汉有冯奉世,上党潞县人,宣帝时曾率兵击破莎车,后为左将军,封关内侯。东汉有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冯异,刘秀即位后被封为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京兆杜陵)人冯衍,为辞赋家;巴郡宕渠人(今四川渠县东北)人冯坤,官至廷尉。十六国时,长乐都人冯跋,城侯燕内乱,推翻慕容熙的统治,据昌黎(今辽宁朝阳),建立地方政权,国号燕,史称北燕,历时27年,于436年为北魏时灭。北魏由冯太后变为长乐信都人,文成帝皇后,曾临朝执政25年。五代时,瀛洲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人冯道,后唐、后晋时历任宰相;契丹灭后晋,又附契丹任大傅,后汉时任太师。后周时又任太师、中书令。南塘有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冯延己,中主(李璟)时官至宰相,是当时着名的词人。北宋又大臣冯京,仁宗时知开封府,神宗时进参加知政事。元代有散曲家冯子振。明代又散曲家冯惟敏,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清代有诗人冯班,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冯云山,清末又大败法军的名将冯子材。近现代有词人冯煦。1917年任代理总统的北洋直系军阀首领冯国璋,爱国将领冯玉祥,史学家冯承钧,农学家、棉花专家冯泽芳,诗人、文学评论家由冯雪峰,女小说家冯铿。由此可见,冯姓英才辈出,代不乏人。
    冯姓在宋人编着的《百家姓》中被列为第9位,现在是中国的第27大姓。

关注平度网官方微信号【pingduwang】-生活、娱乐、交友、打折、商家、活动-平度人的必备利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广告服务|帮助|网站导航|平度论坛 ( 鲁ICP备11032825号-1 公安:37028302000290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 09:35 , Processed in 1.143699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