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我们报道了平度云山镇中学,一名初二学生用刀捅伤了其他三名同学的消息,对于这件事,校方会做何回应呢?
视频来自: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对于昨天报道的学生伤人事件,平度云山镇中学接电话的这位老师显得很轻描淡写。也可能是正是这类态度而导致了校园伤人事件的频频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平度小编多次呼吁要重视起来。如:
中学又现校园暴力,木棒拳脚全上去!青岛有吗!?平度呢?
真野蛮!青岛校园暴力:学生在宿舍被捅伤 刀口长达12CM
校园暴力!初中女生被打并逼跪地吃垃圾
寿光现校园暴力事件 学生班内遭群殴
青岛公布十大校园暴力案件,一教师讲台上猥亵女学生被刑拘
山东一学生在厕所被暴打!并被要求“舔屎”......
教育部:将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 专家称应降低对校园暴力容忍度
山东又现校园暴力!德州一初中女生被狂扇,两分钟被打24耳光!
... ...
昨天新闻回放:事情发生在上周,因为一场口角,一名初二学生,用刀捅伤了初三年级的三名学生。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无独有偶,12月8日晚,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她向校园霸凌说NO”(在本文下方)的文章开始在一些网络平台刷屏。文章作者自称是北京中关村二小四年纪,一名10岁男孩的妈妈,她在文章中说,孩子在学校被同学用厕所里的垃圾筐扣头后,出现失眠,厌食,恐惧上学等症状,后被医院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虽然事情的具体细节还在核实,但校园欺凌的话题,再一次引发社会的关注。
△诊断书显示为急性应激反应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有的家长表示相信学校,而有的则是忧心忡忡。近年来,中小学校的欺凌事件时有发生。教育部统计,今年5-8月,共有68起校园欺凌事件上报。十几岁的孩子,正是好动的时候,互相打闹很普遍。如何才算是校园暴力,学生和家长对此又是怎样理解的呢?
校园霸凌事件频发 谁之过?
近日,央视通过分析一百部“校园暴力”网络视频,统计得出了几组数据。未成年人的世界里,存在着成年人难以想象的欺凌与暴力。
上个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提出“中小学校要制定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依法落实家长监护责任”等多个要求。针对校园暴力,今年六月份,青岛市人大妇女维权小组,也专门组织了一次针对校园欺凌的视察活动,并与教育局和公安进行座谈。
看再多的电视节目和网络新闻,可能多数人也只是在扮演一个吃瓜群众的角色,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力量能造成多大的伤害,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校园欺凌远比你以为的广泛和频繁。刚才片子里,我们提到了一篇网络文章,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个人也看过,借用其中的一句话,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不仅因为他们没有自我保护能力,还因为他们对作恶毫无自控能力,你不告诉他那是恶,他能把别人逼死。同样,你不告诉他要反抗,他能被别人逼死。坦率的讲,这两句话说的,确实太过激了,但是如果你是这位母亲,如果你的孩子被人欺负,我保证,你说出来的话,可能比她还要冲动,还要过激,还要严重一百倍。所以,还不如今天就让我们记住这两句有点夸张的话,指不定哪天,它就派上了用场了,这些话,是父母看到孩子受委屈之后的心情,同样,身为犯错的一方,家长也会急于为自己的孩子求得谅解,家长往往会说,他们还小,他们只是孩子,请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但是别忘了,那些挨打的,也同样是孩子,我们不能每次都以还是孩子这四个字为理由,就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们可以包容,但不能放纵。云山镇中学的那位老师,在电话里,说的很对,哪个孩子没有打过仗?但是,别忘了,这场战争发生在学校里,这就是一个错误。
有很多事情,我们常说,要从娃娃抓起,法律意识和道德准则,尤为重要,未成年是一个弱势又敏感的群体,一句话一件事,或许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无论是好是坏。
网帖原文:
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 作者:善因
写下这篇文章的妈妈,是我临床心理学的同学。尽管这件事已经在我们同学群里充分讨论过,但看到她整理全过程写下的这些文字的时候,还是觉得特别的难受和愤怒!
多数人没意识到,孩子的力量能造成多大的伤害。
多数人没意识到,校园欺凌远比你以为的广泛和频繁。
借用一句话:“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不仅因为他们没有自我保护能力,还因为他们对作恶毫无自控能力。你不告诉他那是恶,他能把别人逼死。你不告诉他要反抗,他能被别人逼死。”
今天是儿子十岁的生日,是个大日子。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顶着星星早起去上学,而是睡到太阳透过窗帘缝隙,刺到了眼睛。起床后,我又开车排在四环一点点向前蹭,而导航的目的地不是学校,是北医六院。
漫长的等待,见了医生,开了一堆检查单子,拉着孩子楼上楼下在迷宫一样的诊室里穿梭,还需要随时避开那些自言自语、蹦蹦跳跳的精神分裂症,终于在医生下班前取到了所有的报告。
女医生很无奈地看着我,一个小时前她就应该下班了,但是看到我拿着中度焦虑、重度抑郁的报告回来,她还是很尽职的坐下来在病历上写下了诊断:急性应激反应。
“不要再让孩子上学了,在家休一周,学习什么的没那么重要,家长自己在家教教就行了,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再提起这件事,不要让孩子有任何压力,你们大人得去承担,去把这件事解决了。记住!不能带孩子去解决,你必须保护他。哎,你们哪个学校的呀?”第一次看病听到医生说这么多话。
“哪个学校的?”
“哦,中关村二小。”我恍如隔世般回过神,回答了医生。
“名校也这样,哼!”医生的轻蔑反应是对我最大的共情吧。
十年前的今天,我拼着命生下了儿子; 十年前的今天,儿子拼着命来到我身边。 每对母子都是这样拼着命才能相见, 可是我却没有保护好他。
上周四,课间操时,他一个人去卫生间小便,随后同班的两个男生跟了进来,一个堵在他所在隔间的门口大喊:“xxx我要打开门看看你的屁股!”
由于那个隔间的门锁坏了,儿子很怕,很怕那个一直找他麻烦的胖子会冲进来,他想要赶快尿完跑出去,就在这时,另一个男生从旁边的隔间扔下了一个垃圾筐,正砸在他的头上,尿和擦过屎的纸洒了他一脸一身。
那两个男生见状,哈哈哈一阵嘲笑跑走了,全程不到一分钟,而就这么短的时间是没有其他孩子在场的,这是个只有他一个人的空档。
卫生间里又剩下他一个人,这时他开始哭了起来,他说自己太害怕了,一脸都是尿特别臭。因为很多男生淘气,经常会尿在垃圾筐里。
当他回家告诉我这一切时,孩子已经抖成一团,我想安慰他拉他去洗澡,他立即嚎啕大哭起来,告诉我他已经在学校用凉水冲了好久好久,已经没有臭味了。
11月的冬天,他用冷水一边哭一边冲头,之后只好用红领巾擦干,他怕被同学们发现而嘲笑他.
他还要赶去操场上去检查做操情况,因为他是个体委。
天啊!当我把他哭着说出来的断续片语连在一起的时候,我才知道,他遭遇了校园霸凌,在小学四年级的男生厕所里。
我当即给班主任打电话,要求那两个孩子的家长到学校解决问题。
我以为自己已经做了一个母亲最该做的事情——保护他。可我没想到解决之路竟然会这么艰难和漫长。
第二天,我和先生带着孩子一起到了学校,除了对方学生家长,还有班主任和四年级教研组长。事情经过核实顺利,两个孩子供认不讳,伸手扔垃圾筐的孩子有点害怕了,吭吭哧哧说不出几句完整的话。
倒是那个没动手的孩子,思维清晰、言语准确,并支持着动手的孩子“你就放心大胆的说,有什么说什么,你在这是安全的,他们不敢把你怎么样,你就说去!”
小小年纪,我真佩服他的勇气,在老师和家长的面前如此镇定,包括解释垃圾筐里装的是带翔的纸,并以嘲笑的口吻给我解释翔就是屎的意思。
问他当看到垃圾筐砸下去的时候他在做什么,他说自己在笑,因为这太可笑了。
问他如果现在回到昨天那个时刻你可以做些什么,他说我也可以阻止他(另一个男生)扔垃圾筐。
在孩子眼里事实是清楚的,但到了家长的嘴里就变成了玩笑,变成了我孩子就是有点淘气,变成了孩子小就是没有界限,变成了他就是随手一扔根本不懂那筐脏不脏。
然而老师也直接定性为“就是开了一个过分的玩笑”。
玩笑?你确定你没有在和我开玩笑?
扔筐的孩子家长愤愤不平地给我们口头道了个歉。哦,对了,昨天她还在电话里表示这么点事不值得大动干戈地闹到学校去,我给你说声对不起你还不满意么?
堵门大笑的孩子认为自己是个目击者,将所有责任推到扔筐的孩子身上。
他妈妈一副不好惹的样子,始终嚷嚷这件事跟他们孩子没关系。就算他家孩子自己都承认从三年级开始骂我儿子侮辱性外号,四年级时不时推搡踢撞,上课干扰别的同学听讲。她还要在旁边补上一句“老师可是听清楚了,我儿子说那都是他后桌先招的他,他才上课打回去的”。
哦,原来他们家的逻辑就是一言不合就动手打。
老师的反应更是奇葩,没有共情我们受害者,反而质问孩子:“发生这事儿你怎么不告诉我呢?我在间操时看见你也没发现你有什么不对劲啊!”
班主任老师在学生经历这么恶劣的袭击后没有看出情绪变化,是你太失职无能,还是一个十岁的孩子该获得奥斯卡影帝?内心充满委屈恐惧还要表现出波澜不惊?
教研组长的“指导”更是奇葩,一边作证四年级的孩子没有边界正常,一边又告诉家长教孩子向攻击者认同,而不是反抗霸凌的行为。
这一次的沟通显然没有任何作用,儿子以为家长和老师可以为他讨回公道,但是没有。
老师认为霸凌是玩笑;他没敢告诉老师反而被老师责备。
那两个孩子很潇洒的度过了这个周五余下的时间,他们认为自己胜利了,因为在老师看不到的时候那个胖子又来出言不逊刺激他。
接下来的周六周日,孩子晚上不肯睡觉,不愿意吃饭,一点小事就哇哇大哭,赖着我不敢一个人睡觉,好不容易睡着了又会惊醒……连续三天同样没怎么睡的我,连夜给校长写了封信,周一一早七点钟就等在校门口。
终于见到了教学校长,以及德育主任,听了事情的经过,她们保证这个事情学校会解决。
但是从周一下午放学后,她们把我带进休息室,轮流四个老师跟我谈了三个小时,主题竟然是让我放弃信中提出的四点诉求:
1、处理、惩戒施暴的孩子; 2、保护我儿子不受二度伤害; 3、让施暴者的家长道歉; 4、对方承担相应的治疗费用。
然而这四点诉求的依据就是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啊!
作为一个母亲,最基础的要求处理施暴者,保护我儿子不再受伤害,难道是无理取闹吗?!
周二,德育主任打电话,但是绝口不提学校对我提出的四点诉求的处理意见。
周四,班主任打电话约我去学校面谈,四个老师,其中有班主任、学校书记、德育副校长、某老师,男书记上来就是劈头盖脸一顿发难,大声呵斥,时不时还翻着白眼,可怜我拿着本子和笔本想记录学校的处理意见,这下变成好似犯人一般,毫无尊严,更是一个要点也记不下来,因为所有的要点都围绕我是一个过分的家长:
孩子在学校受伤就该学校管,家长不可以有意见;以及要求对方家长道歉是不对的;到最后已经攻击到我是一个不够格的妈妈。
他吼了半天我才听明白,原来学校接到了教委的电话,我家那位愤怒的爸爸已经向教委申请支持处理。
让我家爸爸愤怒的点是班主任未征求孩子同意的情况下,让我的孩子频繁与霸凌的孩子互动非要让他们在一起玩,并且拍下看似“和谐”的照片发在班级群里。
在孩子已经产生了应激反应的情况下,班主任的做法雪上加霜地加重了他的创伤,就为了“看上去没事了”不惜以孩子的心理健康为代价,这是爸爸不能忍受的!当天孩子放学回家边哭着提出不想再上学了(这也正是六院医生的医嘱,孩子的精神状态已经无法正常上学)。
因为接到了区教委了解情况的电话,学校就恼羞成怒,不是配合上级处理问题,而是怒骂家长。
男书记喝了好多次水,因为他已经吼得口干舌燥还不放弃。太可怕了,我长这么大重来没有被人这样骂过,对就是那种不带脏字但是充满了愤怒的攻击,其他老师则配合点头、窃语等肢体语言来制造另一种压迫。
我们明明是受害者,只要求学校处理和道歉,为什么要被如此对待?如果是为了自己的事情,我可能真的就瘫了。我努力克制自己发抖的身体,为了儿子不能怂,尽量勇敢地回应男书记的发难。
那种偏分的长发,一说话就抖动的掉下来再被他以90年代的潮流动作撩回去,黑眼圈、翻白眼、口沫横飞、拍桌子……
够了,这一切不就是我儿子被霸凌时的感受吗?突如其来的侮辱,连我一个四十岁的人都产生了濒死的危机,更何况他一个十岁的孩子。
天啊!我无法再忍受,收起笔本站起来,径直走了出去。
当看到等在校门口的儿子时,我还要努力忍住泪水向他微笑,我是妈妈,我要为了我的孩子而战斗,我要在他受到伤害时不顾一切地站出来,我要告诉他寻求公正的方向,我要拼尽全力让阳光冲破雾霾照亮本该保护孩子的校园……
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无论多么艰难, 妈妈都要带着十岁的儿子 向校园霸凌说 NO!
各方质疑:中关村二小为什么不道歉?
@未来网·张剑:难道我们关注一个权益被侵害的青少年也有错?
距离九部门联合发文整治校园暴力过去还不到一个月,一起新的校园暴力就在北京中关村二小荒唐上演。这尴尬境况呈现出来的现实反讽,既让人揪心,也让人无奈。
我们无法理解的是,在欺凌已成既定事实的情况下,相关方的解决步伐为何如此缓慢?试想,如果不是家长那封长长的独白信引来舆论的强烈关注,涉事各方的解决态度至今恐怕都“暧昧”而傲慢。
但即便有了外界的强势围观,涉事学校也仍旧没能从“高高在上”的自我认知中脱离出来。而中关村二小今日上午的那份声明,反倒以“受害者”的身份向外界的议论发出了最后通牒。
按理说,欺凌行为发生在校园,面对家长诉求与舆论的监督,学校最应该做的,首先便是向大家就自己的管理失职道歉,然后再针对公众疑问,主动告知此事的最新进展,以及接下来的解决办法,而不是急匆匆的警告外界不要发布不实言论。
退一步讲,如果学校声誉真的受到了侵害,其也完全可以在声明中一一指出来,根本没必要遮遮掩掩,顾左右而言它。这样做,只会让人觉得声明不是声明,而是对公众监督的赤裸裸挑衅。难道我们关注一个权益被侵害的青少年也有错吗?
事实上,校园暴力屡禁不止,跟这类不负责任的学校有着莫大关联。校园暴力发生前,学校做不到“守土有责”,纵容暴力在学校发生;校园暴力发生后,又害怕担责,战战兢兢的当起了“和事佬”。这种行事态度,校园暴力不发生是偶然,发生才是必然。
@凤凰评论·王冲:你说声道歉,难道不应该吗?
有孩子把垃圾筐砸在正在厕所的孩子身上,尿和擦过屎的纸洒了一脸一身。校方定性为“玩笑”。我家孩子小学五年级,我问了。他说,这不是玩笑,这是侮辱人。按照受侮辱的家长的说法,是校园欺凌。
孩子们打闹,无妨,打架也难免。作为学校,作为老师,重要的是分清是非。在法规、校规、制度背后,有着基本的善与恶,基本的正义和邪恶,正确与错误。
即便是知识教不好,考试考不好,教会了是非,这个社会就正常。反之,考分再高,不知道是非,也不能说是成功。
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看,中关村二小的声明缺了最重要的一个元素:道歉!!人家的孩子都被扣上屎尿了,发生在你的学校。你说声道歉,难道不应该吗?
日照:学生之间小摩擦 家长出手替子鸣不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