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80年代,物资匮乏,尤其是在农村,机械设备并不能常见到。
年逾花甲做创客 平度创业创出新名堂
青岛市农机局领导视察(中为王培洪)
上世纪80年代,物资匮乏,尤其是在农村,机械设备并不能常见到。在当时还是个毛头小伙的王培洪,却越发跟机械较上了劲——自打见第一台拖拉机开进村里,王培洪便一发不可收拾,从此,摸索机械,搞点发明创造,成了一辈子的爱好。
如今,王培洪已经66岁,年近古稀,他已然从农民转变成了企业家,还在国内外打出了名气,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使命:“我是农民出身,平度的沃土养育了我,我喜欢跟泥土打交道,跟农作物打交道,农业是我发明创新最广阔的舞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011年,“双创”的氛围日渐浓厚,恰逢仁兆镇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到当地落户。原本打算就此颐养天年的王培洪在良好的投资政策和跟踪服务的帮助下,决心开始创业。
2012年3月,王培洪创立青岛仁通机械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公司位于大沽河畔的平度市仁兆工业园,是一个集产品研发、生产营销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机械制造企业。平度东部的仁兆、古岘、南村是整个胶东半岛重要的蔬菜产区,对农业机械的需求量也相对较大。以多年对农用机械的了解,他此行建厂目的非常明确,目前全省范围来看,各地的农业机械制造水平参差不齐,平度更是缺少一个叫响全国的农机品牌。
于是,从建厂伊始,王培洪就亲自设计厂房,力求硬件设施符合机械制造的需要。挖地基、搞基建,无论风雨王培洪都靠在工地上,全身心投入到了新的创业当中。“过去发明只是个人爱好,现在发明是我的事业。”在王培洪的带领下,创新创造成了公司的“魂”,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获十几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项,公司已经定型的产品分两大类,一类是农业机械产品,另一类是液压机械产品。
空杯心态吐故纳新
企业成立之初,王培洪把自己的固有经验放到一边,迅速调整心态,带着企业的机具设计团队到省内的青州、寿光等地考察,到省外的江苏等地进行学习,以空杯心态借鉴各地农业机械制造的先进经验。
“通过学习了解到,我们的农机制造与德意等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唯有革新创新才是提升我们农业机械制造水平的关键。”王培洪的企业发展理念就这样树立起来,避免企业走上只能简单模仿复制国外先进机具的“家庭作坊式”道路。企业还专门成立技术部门,招聘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参与农机创新研发。无论是技术创新的投入,还是技术创新的数量,仁通机械在平度市众多农机制造企业中都位于前列。
大包干以来,仁兆镇大量使用化肥、土壤不深耕深松,造成土壤板结,农作物根系不发达,产量上不去。王培洪组织科研力量研究深松作业的农业机械,连续研制出十几种获得国家专利的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此外还有旋耕机,连续作业果蔬清洗机,高效圆葱扒皮机等。其中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是国家重点支持和大力推广的农机产品,使用此产品可以改善土壤机构 ,便于土壤蓄水保墒,并为农户带来增产增收。在全国农机行业展览会上,仁通机械研发的大葱收获机凭借自身3项专利技术一举摘得了年度农机行业产品创新奖。
质量为本铸造品牌
五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仁通机械产品涉及深松机、大葱种植机、旋耕机、翻转犁等多个系列30余个品种。“要让产品打开销路,就要把产品质量做好。”企业发展逐步走向正轨,王培洪却没有丝毫放松自己,从研发到生产,从销售到售后,他总是亲力亲为。“农民把你的机械买回家,要是质量不行,农忙的时候坏了,那仁通的牌子也就砸了!”
做好了产品质量,还要保障产品的创新“接地气”。为此,他经常安排企业研发部门的大学生到田间地头去体验生活,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土地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研发。“农民需要什么机械,我们就生产什么机械”。在市人社局和市科技工信局的帮助下,仁通机械设立了青岛市农业耕种收获机械专家工作站,来自复旦大学和天津大学的3位专家教授将从农机智能化、自动化和企业现代化管理上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仁通机械也在去年被列入了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
目前,青岛仁通机械有限公司被授予“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这是该公司近年来不断改革创新的成果,更是王培洪潜心农业机械供给侧改革,带领农民创新创业的最好回报。现在,王培洪将企业的近期发展目标瞄准了青岛市着名商标的取得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认证。他坚信,秉承着创新发展的理念,有着社会各界的支持,花甲之年创业的仁通机械定能发展壮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