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浮宫举办过一个《拉斐尔最后几年》的展览,凡是他能搬得动的作品都从意大利送来展览了。以我所见,看这展览有两件事令人鼓舞。其一,因为作品齐,易于对比。哪怕拿外行人眼光看,你也能发现:拉斐尔1508年25岁时的画,就是不如1516年33岁时的圆润活泛——就是说:这么大的人物,也是一点一点进步,而非从娘胎里出来就会画且画得很好的。
4 z+ A( a Q% l* X5 J/ d" h9 E6 J% S7 ^ 其二,展览里抖出了他的一些草稿。你会发现:拉斐尔那些被艺术史家齐赞为圆润、完美、轻盈不着力、信手拈来的神作,也都是有草稿的。实际上,拉斐尔的草稿和如今艺校学生的一样,有叠笔、有勾勒、有许多不确定的试探定型,也缭乱,也杂散。总之,很好看的草稿,还是草稿。
4 ?$ d9 g( p& x, B2 O. u! M 这就像,你去一家吃饭,主妇娉娉婷婷仪态万方,端上一盘红香浓辣毛血旺,你去厨房看时,一尘不染,你都怀疑这是仙女手艺了——光看画,拉斐尔就是这样的存在,惊为天人。但看他的草稿,就像是一个没打扫过的厨房现场。你会恍然大悟:噢,虽则说还是非普通人所能想象的天才,但他老人家毕竟是人,也像凡人一样,要打草稿啊!) f, S3 L2 N( j& r
人都爱天才,因为这个词美妙清脱,是神赐的恩德;但大多数时候,每个一朝成仙的传奇,都曾默默面壁打坐渡尽劫波。就像天才们最后回顾各自的传奇人生时,并不总会提起他们不朽作品背后,那些他们拾级而上、狼藉散乱、堆山填海的草稿纸。' o5 k: H0 Y) B7 k! M! a
! W% A; G3 ^. ^9 `2 y"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