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6|回复: 1

[本地杂谈] 一个基层医生眼中的“看病难 看病贵”原因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2 21: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京东淘宝拼多多内部优惠券-企商宝
一个基层医生眼中的“看病难 看病贵”原因分析 “看病难 看病贵”是目前大家公认的事实,从1984年卫生部起草《《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以来,卫生改革工作探索改革了28年了,今年两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医改进入深水区,公立医疗机构改革仍需要“跨出去”这样的结果,这些年来,医改总结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效,比如医保、新农合,切切实实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时至今日,老百姓仍感“看病难 看病贵”,好像没有多大变化一样,可以从各大医院门诊大厅就能感觉到——人山人海,排队挂号取药还说那么难,住院部楼道加床到处可见,县医院的楼道里没有不加床的,这些都是让人看见发愁的场面;而卫生院门诊冷落,患者寥寥,住院的稀稀拉拉;媒体上不时看到医闹、医疗纠纷的报道。形成“看病难 看病贵”主要原因不在“以药养医”,不在“药品回扣”,而是一个社会综合因素下的产物,管办分开、药品零差价等对策很难解决“看病难 看病贵”的问题,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 人口增多,医院没有增多 我国8亿人口时的比例设置建设的医院,现在13亿人口了,公立医院仍然还是那几家,虽然医院科室增加,床位增加不多,可以说增加的是和费用一样高的贵宾病房,有几个老百姓能住得起?民营医院是增加了,但是以赚钱为经营目的医院,老百姓很难在思想意识上接受,以致公立医院人满为患。 2. 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升,每位公民有对基本生命保障的权利,有了钱就要重视生命,为了维护生命而去赚更多的钱,有病就医,有病就到最好的医院就医的基本思想,所以患者多数奔各大医院。 3. 科技的进步使人们对医学的发展期望值过高 多数人非涉足医学领域,错误的认为人和机器一样会修理好的,高估了医学水平的先进性,错误地把医学科学当成和我国的太空技术一样成功的学科,任何疑难杂症都会攻克,确实在医学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在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多数患者或家属认为给予药物治疗就应该解决问题,如“8毛门”事件;做手术应该切除病灶,如“徐文事件”等等,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易导致医患纠纷,孰不知人体结构的复杂性、难预知性、不确定性,纵使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不是医患所理想的状况。 4. 交通发达 道路通畅 过去从农村到县城要走几天,有病人得用毛驴车,要么就干脆不治疗。现在不同了,从农村到县城十几分钟或几小时就到达,工具载体的改变,新农合等的便利,促成了有病就到县市医院就医的方便条件,造成病人扎堆大医院。 5. 基层乡镇卫生院病员少,设备落后 近几年国家给乡镇卫生院配备了不少医疗设备,但是无人操作,再高档的设备也只能安闲在库房。对疾病的诊断仍然靠经验和物理检查来下结论,诊断很保守,如果诊断和大医院的诊断有出入,还会招来抱怨或医患纠纷,大多医生会顺水推舟,转到上级医院,所以病人稀少。住院的大多是明确的脑血管病,康复过程中的病人。 6. 人口流动增加 病种复杂 就一个简单的流行性感冒,就可以形成一个大的流行,非典型肺炎和禽流感都给我们上了一堂历史课。生活因素、环境因素、繁杂的工业生产均会对人类生命带来不可预知的危害,疾病的复杂性,对患者形成了看病难,跑多家医院也难以诊断,更不说看病贵了。 7. 诊断水平的提高 对诊断准确率的提高是医学发展的进步,过去不知道的病现在明确了,有些疾病诊断清楚了但不一定能治疗好,要量力而行,从医学、道德、伦理上讲的通,经济宽裕的人一定要用金钱改变疾病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费用奇高,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如果医生让患者多次反复的来医院治疗会给病人带来不信任,索性医生大多选择了一次到位的治疗,医生会告诉患者开疗效好的药,当然是贵药了,费用也就高了。但是减少了耽误病的说法,减少了医患矛盾,那个病人不愿意开好药治疗呢?除非经济条件的限制。当然一个患者跑十几家大医院或转战南北来重复检查确诊的问题也是常见的事情,增加了门诊量。 8. 社会发展的经济环境影响 在目前这样的社会经济大环境影响下,大多数医生是好的,患者不该花的钱尽量不去花,这是原则,能够恪守一个医生的职责。但是医生也喜欢工作在城市,住高楼大厦,想必车水马龙,流光溢彩的城市生活没有人不喜欢的,也是去追求和向往的目标,基层医生也一样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基层很难留住医生是很普遍的现象。至于“药品回扣”是社会产物,不是那位医生可以阻止的。经济时代的攀比竞争也是促发因素,没有不比较的生活,没有不比较的工作,所以很难实现所有医生不开回扣药,或都开零差价药。说不定出现其他渠道。(我本人没有什么回扣,也敢这样大胆乱说) 9. 大型医疗设备的应用是医学的进步 定位、造影、成像给临床诊断带来了方便,及早发现病灶有不可代替的功劳。对患者全面检查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成为医生防止医疗纠纷出现而多加项目的检查,当然也有开单提成的因素,政策要求药费比例下降,势必检查费用上升,对病人进行了大型医疗设备的检查,谁也说不上个应该不应该,因为人这个机器太难伺候了,所以总体费用还是降不下来。 10. 专家的修炼周期长 一个真正的专家是要在临床中工作20年,完全掌握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医学知识和经验才能应用自如的对待无厘头的疾病。都要看专家,都要看专家那当然就难了,号少人多是必然的。为了满足不远万里来的患者,专家顾不上物理诊断和详细问诊,只有开出大单,全面化验检查,过滤出有意义的信息才来诊断治疗,费用也就高了,不全面检查怎能成为专家呢?! 总之,“看病难 看病贵”是伴随人们生活的永久话题,政府也做了不少工作,各地出现了不少经验,也期盼着解决人民关心的自身健康问题。我想由于地域,文化,经济等的不平等,不平衡在短期内是难以解决的,什么时候解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就解决了“看病难 看病贵”。( " 〩〩 [/url]
关注平度网官方微信号【pingduwang】-生活、娱乐、交友、打折、商家、活动-平度人的必备利器。
发表于 2012-3-12 21: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京东淘宝拼多多内部优惠券-企商宝
最黑暗的地方! " ◆◆ [/url]
关注平度网官方微信号【pingduwang】-生活、娱乐、交友、打折、商家、活动-平度人的必备利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广告服务|帮助|网站导航|平度论坛 ( 鲁ICP备11032825号-1 公安:37028302000290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0 03:34 , Processed in 0.04884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