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 C: s. O1 K
刚上网时,许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游戏心态: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却又非常想了解别人的名址资料。因为“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许多人据此聊以自慰。其实那也并不奇怪,因为我们儿时所学会的第一个趣味活动就是“藏猫猫”,那种忽隐忽现的游戏心理曾经欢快地占据过我们的心田,终生不去。# ^6 P1 c/ ^1 d2 R6 B1 n0 `0 d/ I
所以,当我在BBS站点之间游来逛去的时候,就总是以一位中学在读的小乖乖虎的模样出现。“糖糖MM”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每个人都有双重心理。她或许是担心我有一天会精神分裂,但我不以为然,甚至疑心“她”就是坐在我对面桌前的那位山东大汉,因为每当我讲起网络故事的时候,总是瞥见他不怀好意地窃笑。在他看来,“网恋”什么的,基本都是精神病院主页里溜出来的重病患者,不可理喻。; L; u0 v) H5 z( D
我对他同样嗤之以鼻,如果“糖糖MM”就是他用以规劝我的化身,那么,就试试看,到底谁降服谁?况且“网虫”并非等同于网恋,如同球迷并非一定追星。有个美国连续剧,讲的是纽约地铁深处暗无天日的一群人的生活,狮面柔情什么的,那应该就是抽象的网络世界的形象诠释。其实我们在现实世界里,也是这样戴着面具生存着。+ h6 ~( a( R6 s; G+ ]0 q
终于有一天,“我”爱上了一位不回家的人,因为“它”有温柔的“声音”和迷人的文采,当然很有可能与我同“性”,但是在互联网上,又何必当真呢?你完全可以将“它”想象成异性啊!因为我本身就是“异性”,到底是“同”是“异”又有何关系?于是,我将自己催眠,做起了一厢情愿的痴情大梦。
* N F8 p4 M: r 看到“它”在论坛里的贴子之后,我也跟上一贴,但是人家并不买账,“它”不相信那出自一个中学生之手。我再加上一贴,用以证明自己的“真实水平”。这一回,“它”说得更加直接了当:没关系,“引用”别人的文章,在网上,叫做“灌水”。就这样被人家“误解”着,我才发觉“它”并不爱“我”。
) @- A* R0 q- ?% A! z4 N' F; [ 很偶然地,另一位善解人意的美眉却开始了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为了能够更加私秘地谈话,还不惜余力地教我下载OICQ,我知道,“她”钟意“我”,那种做梦的感觉令人陶醉。然而,与多数网恋故事一样,到了探讨互赠照片问题的时候,这段情缘也就结束了。网络就是网络,如同蒲松龄笔下的聊斋故事,一旦到了需见天日的时候,游戏规则就宣布“GAME OVER”了。
; W# | ~2 X) Y( X" R1 o3 x 偶尔地,还是要到BBS里面去转转,说些甜言蜜语,稍不留神,就把自己给感动了。
/ ]1 B+ [# l: Z+ D$ c0 S n0 e, n3 k
| . .⒂ 用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