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先人在这块土地上居住繁衍。其中在三埠李家遗址挖掘出土了大量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时期的遗物以及战国、汉代时期的文物。是岳石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在平度那片广袤的土地上,经常不经意间就会与历史古迹撞个满怀,它们如同一颗颗久经磨砺的珍珠,散落在一些美丽的村落里。
“沧海横流,圣水浮金” 绿荫簇拥,碧水环绕,平度市经济开发区城东埠村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城东埠村依托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标志景点“圣水浮金”为明清两代平度旧八景之一,位于城东埠村南。圣水池中水昼夜沸涌,不溢不涸,“圣水浮金”即取“制钱置水面而不沉”之意。有传说称,圣水颇具疗毒功效。春秋时期,官仲箭射齐桓公,齐桓公即取此泉水洗伤而愈。除此,明代正德年间平度知州范槐,清代乾隆初年平度知州陈时贤等均有歌咏圣水池的诗句。 康熙《平度州志》记载,“圣水池中水昼夜沸涌,不溢不涸”。以“圣水”命名,表示人们对它感到神秘。池由条石砌成八角形,原址约18层石块高,游人伏在池畔石栏上俯瞰,只见池水翻腾不息,中间部分涌起一尺多高,简直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趵突泉。 当年,圣水池旁建有神女庙,如今已修复,名“圣泉观”。“圣泉观”分为正殿和配殿,正殿为圣母殿,供奉圣母娘娘、眼光娘娘和送子娘娘,财神殿内供奉文武财神及关公神像,顺兴殿内则供奉路神、山神、喜神。已经成为文物的神女庙庙单和圣水池碑现存城东埠村委。 另外,绿荫簇拥,碧水环绕的水上观音像坐落于圣水湖中,高21米,被称为“山东第一观音”,寄托了百姓祈求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穿过圣水湖,“遇见”八仙洞。八仙洞是后期建成的地下溶洞仿真建设项目,游客可以步行或者乘船进入溶洞,感受不一样的风情。 如今,城东埠村已形成以“圣水浮金”景观为主题,以“圣水旅游”为主导,具有特色的民俗旅游、宗教旅游和休闲旅游的雏形。青少年游乐场、文化仿古一条街、文化民俗园、商务休闲中心、大型文化广场等等也正在陆续建设中。每年庙会、财神会,以及清明节、五一节、端午节、国庆节、元旦、春节,城东埠村均举办盛大的游园活动。另外,作为青岛国际啤酒节的分会场,从7月份开始“圣水浮金”公园将呈现啤酒文化与平度传统文化相碰撞的激情一幕。 “桃花醉人,民风宜人” 东马家疃村位于门村镇政府驻地南约2公里泽河西岸,荣成—兰州公路南侧,明洪武年间,马姓由四川先迁昌邑县的于庄定居,后马郁、马显兄弟至此另立新村,取名马家疃,后村庄扩大分为两村,该村居东则称为东马家疃。近年来,村先后获得了“青岛市安全村庄”、“平度市先进党组织”、“平度市村务公开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清明时分走近平度市东马家疃村,村入口牌坊处是一大片盛放的桃花,清新的花香扑面而来,整个村落仿佛置身花海之中。村里的标志景观是东马家疃天主教堂,高高的十字架瞬间让人有一种神圣肃穆的感觉。东马家疃天主教堂始建于大清宣统二年(1910年),距今已经有105年的历史,如今教堂的神父已经是第二届第三任了。进入教堂,靠近门口的位置放置着一碗白水,当地的信徒进入教堂时都会用手沾一点水洒在胸前,先行祭拜一下再去做其他的事情。 据东马家疃支部书记马炎国介绍,平度天主教是在法国人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法国人朗司铎、得志修司铎曾分别于1836年、1894年来平度传教,设教堂于马家疃。1900年,法国人司铎德志修、孟国桢、寄明德建马家疃新教堂。后来教堂便演变成了当地的一所小学,直到2013年时进行恢复建设。教堂本身建筑几乎都是原貌保存下来的,而建筑外围的围墙则是后期加上起保护作用的,墙檐都雕刻着莲花,瓦片除部分是残留下来的,大部分都是根据原样修复做旧的。目前,作为青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马家疃天主教堂保存较好,是平度现存重要的近代建筑,也是青岛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堂,对研究中外建筑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东马家疃村民间文艺活动繁荣,以“夕阳红俱乐部”为代表。创办者马桂庆如今已经82岁高龄了,俱乐部创办于2004年,邻里乡亲一起唱唱吕剧,自娱自乐,自费扩建了活动场所,购置了各种乐器。历经十二年如一日的坚持,规模逐渐扩大,如今会员好几百人,遍及周边十几个街道。2010年海青铁路开工之时,俱乐部连续举行了3天的汇演,得到了平度市领导的好评。 “夕阳红俱乐部”是东马家疃村的缩影,俱乐部里的每个人有着共同的爱好,为此相互陪伴,共同进步;而东马家疃的每一个村民也都希望自己的村镇变得更好,通过整洁的街道、美丽的墙壁、有条不紊贴着告示的公示栏,甚至是村民对待游客的态度都可以看得出他们对自己的村庄的热爱。
(选编自《今日青岛2016年第35期》 撰文/黄楷 摄影/王凯) 版权作品,未经《今日青岛》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