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9|回复: 4

[本地杂谈] 传统清明节约始于周朝 已有2500多年历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3 22: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京东淘宝拼多多内部优惠券-企商宝
4月4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植树节、插柳节等。民俗专家介绍说,我国传统清明节大约开始于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清明节起源很早,大概在我国的周朝时代就出现了,但是真正成为民俗节日则是在唐宋以后。 在清明节前有一个寒食节,这是个祭祀鬼神的节日,它们原本是两个不同的节日,但是由于时间上比较接近,在民间逐渐将两者合二为一,于是就出现了清明具有寒食扫墓的风俗。 清明本是一个节气,那么它是如何与祭祀扫墓有联系的呢?王来华介绍说,在很早以前,我国的先民们对于祭祀就非常重视,但是当时还没有祭祀扫墓的习俗。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祭祀坟墓的风俗逐渐盛行。唐代时,人们逐渐接受了清明扫墓的风俗,且越演越烈。朝廷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节。到了宋代,清明节将寒食节完全替代,并承载了原属于寒食节的节俗功能。明清时期,清明扫墓风俗更加盛行。直到现今,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民俗专家表示,清明时节,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还有清明踏青以及荡秋千、拔河、斗鸡、放风筝、蹴鞠等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从这一点来看,清明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仪式。 为了让人们能有充裕的时间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清明节在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清明节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并放假1天。 ">  

[/img] 〥〥 [/url]
关注平度网官方微信号【pingduwang】-生活、娱乐、交友、打折、商家、活动-平度人的必备利器。
 楼主| 发表于 2012-4-3 22: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京东淘宝拼多多内部优惠券-企商宝
5dcc09fa.jpg 寒食节的来历   古代节日 “寒食节”是怎样消失的   刘绍义   在我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重要的节日——寒食节,它是纪念春秋时期的隐士介子推的。   晋公子重耳流亡列国十几年,介子推紧紧跟随,并曾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烤给饿昏的重耳吃,重耳登上王位后,介子推却躲入深山避官。重耳放火烧山,企图把介子推逼出来做官,结果却把介子推烧死了。后人为纪念淡泊名利的介子推,逢他死的这一天,禁火寒食,形成了长达一千多年的习俗。   尽管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但连续几天吃冷食的习俗,肯定有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有的地方不是几天吃冷食,而是一个月都吃冷食。《后汉书·左周黄列传》云:“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官府寒食禁火时,查得极为严格,常常将一根羽毛插入炉灰中,如果羽毛变焦,就犯了死罪。唐代王昌龄在《寒食即事》中写道:“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寒食节前一天,各家各户便将炉火泼灭,有时别说生火,连灯烛都不许点。唐代的薛能《寒食日题》就有这样的诗句:“夜半无灯还有睡,秋千悬在月明中。”当然,不光是老百姓禁火,就连皇帝赐宴,也是冷菜冷食。唐代张籍在《寒食日内宴》中这样写道:“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   因为这种习俗有害健康,所以历朝历代的君臣名士都曾对寒食节提出过改革。   东汉初年,哲学家桓谭说:“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针对这种习俗,他认为,“王者宜应改易”。到了汉顺帝时,并州刺史周举见此习俗愈演愈烈,甚至发展到了极端的地步,于是就写了一篇祭文放在介子推庙中,“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不温食。”“说民不宜寒食,因勒使炊食如故。”在周举的推动下,“众惑稍解,风俗颇革”。然而,这个习俗真正有所遏制,是始于建安十一年(206 年),曹操发布的《明罚令》。令文说:“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子胥沉江,吴人未有绝水之事,至于子推独为寒食,岂不偏乎?且北方沍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这以后,寒食节习俗虽然没有根除,但确实收敛了不少。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寒食节已由原来的一个月或五日改为三日。东晋人陆翙在《邺中记》上说:“并州俗,冬至后一百五日,为介子推断火,冷食三日,作干粥,是今之糗也。”南朝梁宗檩《荆楚岁时记》也说:“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后来又由三日减为两日或一日。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就合二为一了,吃冷食的陋习也变成了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斗百草等习俗。这是人类历史上风俗习惯的一大进步,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程度的一次大提高。 ">  

[/img] ⅹⅹ [/url]
关注平度网官方微信号【pingduwang】-生活、娱乐、交友、打折、商家、活动-平度人的必备利器。
 楼主| 发表于 2012-4-3 22: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京东淘宝拼多多内部优惠券-企商宝
清明放飞风筝:古时驱秽祈福 今朝健身娱乐 4日迎来清明节。作为清明节的一项习俗活动,我国民间自古就有放飞风筝的习俗。民俗专家表示,古时是为放走秽气,祈求幸福,今天则为强身健体,娱乐身心。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我国是最早发明风筝的国家。风筝别称纸鸢,也称风禽、纸鹞等,清明放风筝是中国古代普遍流行的习俗。 据古籍记载,放风筝一开始就和原始的宗教有关,因当时生产力低下,科技水平极不发达,人们还没有能力抵抗疾病和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因此产生了崇拜神灵、祈求天赐好运的心理,在风筝上予以寄托便是一例。古人认为,清明节放飞风筝可以消除灾难、放飞晦气。 因此,古人在放飞风筝时,通常会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祸疾病都写在风筝上面,然后等风筝升到天空时就剪断风筝线,任凭清风把它送到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一年平安吉祥。这种习俗,在我国民间又叫“放断鹞”。所以,别人放走的风筝,是不能捡拾的,否则会沾上霉运,给自己带来晦气。 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民俗专家表示,清明放风筝可消灾难、除晦气的习俗到今天已经淡化,放风筝成为今人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娱乐活动。医学科学研究表明,春日里放风筝,沐浴着春天的阳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奔走仰望,不仅令人心旷神怡,而且对治疗抑郁症、神经衰弱、视力减退、腰椎病、颈椎病等都有疗效。 今天放风筝不仅成为一种文体娱乐活动,风筝还作为一种艺术和吉祥物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而且已经形成一种风筝文化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喜爱。 [/url]
关注平度网官方微信号【pingduwang】-生活、娱乐、交友、打折、商家、活动-平度人的必备利器。
 楼主| 发表于 2012-4-3 22: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京东淘宝拼多多内部优惠券-企商宝
赵雪湄 清明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忧伤时节。人们在这一天祭祀扫墓,追悼先人。哀思与泪水,似乎成了这个日子里不变的主题与产物。近年,为了保护传统节日文化,促使其内涵深入民心,国家还把清明节纳入法定假日。清明,凸现了这个民族的感恩情怀,试想,一个对逝者都如此怀念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善良温润的民族。 那么英国和其他国家与民族是否也有这样一个为故人专设的日子呢?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多数不像清明节这样隆重罢了。在一些地方,丧葬甚至是一种庆祝的仪式。 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派尤其是信教的英国人会说英国也有一个类似清明节的日子,那就是每年万圣节的第二天,即十一月一日。那一天他们也有超度亡灵祭祀逝者的风俗,只是这个教堂节日,被多姿多彩的现代生活几乎淹没了,今天的英国年轻人很少问津了(他们只过万圣节)。 无论怎样,人死之后都要有些丧葬的方法仪式。英国是一个环保的国家,在漫长的殡葬文化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五花八门的特色葬礼。 对于殡葬文化,英国里丁大学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银山博士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无论是东西方什么国家,哪种教派,世界上绝大多数文化都认为身体死了但灵魂是不会死的。而文化制造了习俗,不同的文化就派生出了不同的丧葬习俗。 比如中国,人死后一般要停放一些日子,为的是怕这人万一还魂复生。即便是下葬,也常在棺材上留个孔,在逝者嘴里塞个东西;据说慈禧太后死后就是含珠而葬,这一切都是为了死后重生而准备。 而西方尤其是天主教,人死后一般也要停放两天,那么从科学的角度讲,也是不愿错过万一生还的希望。但是他们要求人死后放在离上帝近些的地方,因此墓地往往建在教堂附近,这样不仅人死入殓时可以听到牧师为其祈祷,而且之后每天都能听到祈祷和祝福。这些笃信天主教的人死后并不渴望轮回重生,而是希望在上帝面前得到饶恕,升入天堂。 唐银山博士又举例说,伊斯兰教有两种主要丧葬形式,一种是水葬(海葬)、一种是树葬(穴葬),他们的棺材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成殓死者的棺材抬到水边或树穴旁,把棺材板一抽,将死者入葬,收回的空棺椁仍继续使用。 唐博士也认为海葬是最顶级最高规格的殡葬方式,且环保节俭,死后亲人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看到大海就能思念并祭奠故人。 到了印度,死后要进行火化,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完全与天融在一起。 我本人则认为不同风俗的交融是可以增进各国各地人们之间的感情的。这里有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小故事。 我家有个距离不远的邻居,是一对印度兄妹,又分别嫁娶了英国人,我们平日时有往来、关系不错,国际化的家庭更为包容一些。一天,这对印度兄妹的老父亲去世了,他们忙着举办丧事,遗体火化后,邀请了近二百人在他们家后花园举行追悼仪式,我也应邀参加。很是为他们难过的我,特意去唐人街的商店买了一叠纸钱,告诉兄妹我想用中国的传统祭祀方式,为他们的老父亡灵烧纸祭奠。他们非常感激,找来家中最好的银盆给我用。虽然从没烧过纸,可我知道好像是要一张一张地烧,口中还得念念有词地诉说死者生前的各种好,直到把纸钱烧完。 记得当时这个仪式还掀起了他们家祭祀的小高潮,好多人围着我看。我一张张地烧着纸,可嘴里真不知说啥才好,急中生智,想起了小时背诵的唐诗宋词,于是一首首背诵起来(反正他们听不懂),看着挺像那么回事儿……近百首诗词背完了,纸也烧完了。我看到这兄妹俩还有他们的英国配偶感激地望着我,一个个热泪盈眶,他们认为这个仪式精彩得不得了,并留我用膳……我一直认为自己在这个环节上为中英和中印人民之间的友谊做了点儿什么。 说话间清明节就要来临,而英国也即将迎来复活节。两边的人民又要怀着不一样的心情放假过节了。里丁大学的唐银山博士认为,中国的清明节与英国的复活节虽然表面上一悲一喜,但其实正好遥相呼应。不同的是清明节祭奠的是祖先,而复活节尊崇的是耶和华。 ">  

[/img] 厶厶 [/url]
关注平度网官方微信号【pingduwang】-生活、娱乐、交友、打折、商家、活动-平度人的必备利器。
发表于 2012-4-3 22: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京东淘宝拼多多内部优惠券-企商宝
学点知识。 ">  

[/img] kk [/url]
关注平度网官方微信号【pingduwang】-生活、娱乐、交友、打折、商家、活动-平度人的必备利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广告服务|帮助|网站导航|平度论坛 ( 鲁ICP备11032825号-1 公安:37028302000290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1 11:26 , Processed in 0.066700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