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5|回复: 1

心理教师为家长和考生支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5 08: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京东淘宝拼多多内部优惠券-企商宝
平度一中心理教育中心王风云 考生四调整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心态的优化和调整是备考的中心工作。调节好心态是高考成功的一半。在20个影响高考成功的因素中,考生考试中的心态在高考成功中占第一位,考前的心态在高考中占第二位,考生的学习方法占第三位,考生的学习实力占第四位。因此,考前几天,建议学生们注意如下几点。 1、调认知。另眼看高考。高考是挑战自我,提升自我,全面历练自己,重新塑造自己的一个过程,是一次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宝贵机会,要把考试当成自己最珍惜的朋友。 2、调情绪。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人的内在思想与外在表现有保持一致的自动趋势。你选择什么,你就是什么。不论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对自己的正向心态,相信自己是独特的,坚信自己有无限的可能性。 3、调关系。紧张的备考期,往往是人际关系的敏感期,很容易触发不良的感受,建议学生们理解父母,平心静气的与父母说话;相信老师,他们最有经验;同学之间要宽容、接纳、肯定、欣赏、鼓励、支持。 4、调行为。保证运动锻炼时间。学习越紧张,越要运动和锻炼。 家长需避免的言行与观念 避免唠叨。家长普遍存在对孩子唠叨的现象,母亲更为常见。孩子本来心理压力就很大,家长再这样天天提醒,孩子回到家也得不到心理的放松,很容易厌烦和躲避家长,家长的话对孩子来说就没有了任何的教育效力。所以家长切忌唠叨,尽量少说,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 避免过分关心。有的家长由于对孩子的考试看的过重而对孩子表现出过分的关心。比如家有考生之后,家长都不再看电视,说话轻声轻语,行动小心翼翼,生怕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还有的家长甚至停止工作,专门在家陪伴孩子。其实在这样过分安静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只能感受到沉闷和压抑,反而不利于其学习。 避免过分干涉。有的家长生怕孩子被其他事情干扰,精力分散,所以对孩子进行过多的限制,比如不让孩子接电话、发短信、上网等,这使得孩子没有一点自由,只能听从家长安排,容易引起孩子内心的不满和反抗,导致亲子关系紧张或发生冲突。 避免盲目攀比。有的家长会不自觉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同事、邻居的孩子对比,“你看看谁家的孩子考上哪个学校了,你也要争取考上。”如果差距过大的话,这种攀比只会让孩子产生反感,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避免补偿心理。有的家长倾向于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要求特别严,对其成绩看得特别重。怀有这种“补偿心理”的家长,会因此变得主观、偏执,看不清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能把握孩子的特点与需要,而将个人意志过多地强加于孩子。这种苛求心理是很可怕的,也是不现实的,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因此,家长不要把孩子当成附属品,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尊重孩子的需要和选择,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期望值。 此外,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说明孩子正处于严重的考试焦虑状态,需要立即寻求心理老师或者专家的帮助,如:肌肉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增高,额头出汗,手足发凉等;经常产生苦恼、烦躁、无助、担忧等情绪体验,有时也会产生胆怯、缺乏信心和自我否定心理;眼花耳鸣,头昏脑胀,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处于僵滞停顿状态;心慌、出汗、头昏、失眠、厌食、尿频等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现象。 " QQ [/url]
关注平度网官方微信号【pingduwang】-生活、娱乐、交友、打折、商家、活动-平度人的必备利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广告服务|帮助|网站导航|平度论坛 ( 鲁ICP备11032825号-1 公安:37028302000290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4 06:03 , Processed in 0.0488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