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796|回复: 0

[观察] 山东平度67岁村民记账36年 家庭账本进了国家博物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8 16: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京东淘宝拼多多内部优惠券-企商宝
RlE2HHH1fZZ1He92.jpg

jEVKN8x60HzpfkJ1.jpg

“我没有啥爱好,就是喜欢记记账,家庭每一笔开销都要记下来……”

1月27日,山东平度市大泽山镇三山东头村村民刘元九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1982年开始,他就坚持将家里的日常收支情况记录在账,36年来乐此不疲,从未间断。2007年,他记录的账本被国家博物馆珍藏。

2018年11月,国家博物馆将刘元九记录的2007年至2016年共计10年的“生产生活日记账”纳入馆藏。这是继2007年刘元九记录的1982年至2006年的账本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后,他的家庭账本第二次成为“国家记忆”。至此,国家博物馆已收藏其总计35年的家庭账本,这也是国家博物馆在全国范围内收藏的唯一一本由农民自己记录的家庭账本。

“1月28日就是小年了。”67岁的刘元九告诉华商报记者,小年也是祭灶节,一般小年到来意味着春节更近了,家家户户都要开始置办年货了,刘元九向记者透露了他们家今年过年的账单。

给生产队记账 10年后开始给自家记账

刘元九告诉华商报记者,他以前就给生产队记工分、记账,1982年时,他已经给生产队记了10年账,都记习惯了,就想小家庭过日子也应该记本账。“我寻思就是老一代人能给后人留下点文字的东西。”刘元九说,从1982年开始,他在田间地头劳作之余,就开始记账,一发而不可收拾地坚持了36年。

刘元九说,记账的好处太多了,“你可以一目了然、清清楚楚地看到这月在哪个方面花超了,哪些钱是可以节省的。”刘元九说,小到一分钱,大到重大开支,过日子都要精打细算,做到心中有数。

刘元九很自豪地告诉华商报记者,儿子刘佳从青岛农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留在青岛工作,目前已经结婚,孙女都已经8岁了。他们老两口的日子过得很舒心,没有啥生活负担。

 1985年终于吃上白面馒头

“2019年元旦开始,今年的账我也记上了。”刘元九说,翻阅这些记账的手抄本,能够记录一个普通农村家庭36年生活的点点滴滴和吃穿住行等方面的变化。

刘元九的家庭账本上,最小的一笔花销是1982年7月19日,他花6分钱给儿子买了两支冰棍。当年全家收入836元,支出574.9元,其中仅吃就花掉近300元。刘元九记得,所有的账本中,全家人的吃花销最大。1982年底,三山东头村实行包产到户,到1985年,他家的饭桌上终于摆上了白面馒头。以前是天天吃玉米面、地瓜面,能吃上白面馍,那是农村人的一种奢望。

刘元九告诉华商报记者,从1982年他开始记账开始,花在穿衣方面的钱逐年增加。“我们老两口不爱讲究,穿啥衣服都行,但每年总得给孩子买新衣裳,有时候一年花在新衣服上的花销就有五六百元。”

刘元九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人做衣服要靠布票,每人每年只能分到1米的布料,还不够成年人做一条裤子。2004年春节前,他为刚大学毕业的儿子刘佳一次就买了一件235元的棉衣和一身198元的西服。2007年老两口买的衣物支出达到420元。

儿子在城里买房 老两口赞助19万

刘元九介绍,他的父亲今年100岁,住在村子西南角的祖宅。1992年,刘元九花了2.7万元建了80多平方米的新房,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本想作为儿子的婚房,但儿子考虑在青岛发展,在青岛买房,就他们老两口自己住,这也是他们家花在住方面的第一笔大开支。后来,儿子在青岛购买了一套84平方米的住房,他们老两口赞助了13万元,儿子装修新房时,老两口又给了1万元。后来,儿子在平度又买了一套房,他们老两口直接赞助了5万元。所以,这些年来,在住房方面,他的账本记录显示,他们总共投入了21.7万。

刘元九告诉华商报记者,800多人的村子里,有十多户村民家里买了汽车。1996年底,他花10270元买了一辆摩托,2002年又花4000多元买了一辆三轮车,主要用来拉水和运肥料。

村里以前去平度,是山路,后来修了土路,2001年修了柏油路,2007年又修了一条贯通南北的水泥路,现在去平度坐公共汽车,只用不到1个小时,这些事都可以在他的账本上找到记录。

现在花在吃和养老方面的是大头

刘元九告诉华商报记者,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三。1982年分家时,父亲只给他140元现金,这就是他的全部身家。如今,自己一家生活殷实,衣食无忧,颐享天年,“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刘元九说,现在家里种着4亩多地的葡萄,一年仅卖葡萄收入就有4万多元,在村里算是中等收入水平。“我们是从艰苦岁月里走过来的,知道苦日子,所以现在日子过好了,我们也不会奢侈和浪费。”刘元九现在花在吃、养老方面的钱还是大头。“一年365天,一天的生活费得20多元,一年下来就得七八千元,生活水平的确是提高了,我每天还喝牛奶,我和老伴的身体还好,没啥大病,一年下来,还能攒不少钱。”

坐飞机去平遥旅游没记账

2017年,儿子儿媳邀请刘元九老两口去山西平遥玩。“我还是第一次坐飞机,直接从青岛飞到太原,再转到平遥。”刘元九说,整个旅游的费用并没有记账,“因为花的4000元钱,都是儿子儿媳孝敬我们出的,我没有掏钱。”

刘元九的老伴刘建英对华商报记者说:“一开始我也不习惯,我说老伴,为啥你管钱又管账,时间一长,我也明白了,他没啥不良嗜好,喜欢记账那就记吧,他勤俭持家惯了,反正钱又飞不了……”

27日,山东省平度市委一位工作人员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刘元九记录的账本两次被国家博物馆纳入馆藏,刘元九的这些流水账,记录的不仅仅是他们一家的幸福生活,也反映着一个农民家庭收支的变化,也是农村生产资料的投入、物价的涨跌以及产业调整的缩影,更是国家惠民富民政策在农民身上的具体体现,这些账本成为观察中国“三农”变化的最鲜活样本。

>>过年账单

今年过年计划采办1000元年货

给孙女1000元压岁钱

马上快过年了,刘元九和老伴刘建英正商量着置办年货。刘元九说,村里离大海边还有50多公里,但当地人喜欢吃海鲜,所以过年一定要有鱼有虾。他说,今年过年准备花2000元,其中1000元要采购鸡鸭鱼虾,也就是要花在吃的方面,另外,老两口准备过年给孙女1000元的压岁红包。

回忆起36年前的过年账单时,刘元九说,那真是没法比。

1982年过年账单:一家三口100元:主要买甜菜和韭菜,吃不上油,没有肉没有鱼,包顿素馅韭菜饺子就算过年。

1992年过年账单:1000元:生活逐渐好了,过年账单花销明显大了,过年要打油,吃上了籽油,鸡鸭鱼虾也越来越多,加上春联、鞭炮和走亲戚,也说的过去了。

2014年过年账单:2000元:大约从2014年开始到今年,基本上每年过年都会花2000元。2019年的春节,他们老两口还是计划花2000元。“要勤俭过日子,现在的东西太多了,买太多冰箱也塞不下,最后也是浪费。”刘元九说,现在过年,大家根本不缺吃穿,过年就是图个一家老小团圆。

刘元九说,现在生活好了,夫妻俩也没啥大的花销,就想儿子能过好,所以能给补贴就给补贴。“除了买房,儿子将来买车的话,我们不管他花多少钱,我就赞助他2万元。”有了车,回家过年或者平常来看望父母,会方便一些。

说到回家过年,刘元九说,他没少劝儿子趁年轻再生一个,但这主要还得看儿子儿媳的意思,“我们老两口就是想趁现在还能活动,能替他们分担,只要他们愿意生,我们愿意帮他们带孩子。”

>>对话刘元九

小账本实际上是“国家记忆”

36年记录36本家庭账本,小账本记录国家巨变,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为孩子买房,这个小小的家庭账本,不仅记录着刘元九一家的家庭收支变化,也见证着36年来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有多位网友留言为刘元九点赞:“真是个有心的人啊。”“又是一部国家发展史啊。”27日,华商报记者与67岁的刘元九作了对话。

生活过得细发 被赞会过日子

华商报:你家里谁是掌柜的?

刘元九:我今年67岁,她(妻子刘建英)比我小3岁。我管钱,我记账,我是掌柜的,她文化水平不高,对记账这个事也不感兴趣。

华商报:一般是怎么记账的?

刘元九:就是家里的所有开销都记,就记在册子上,每一笔都要记清楚,而且一天中要抽时间记,有时候怕时间一长,就忘记了。账本账册有时候记得多了,厚厚的一大摞,就要把它好好装订一下。

华商报:你对记账好像有些天然的兴趣,会不会感觉繁琐?

刘元九:(笑)农村人嘛,就应该精打细算地过日子,记账是个很好的习惯,尤其是对我们这些过过苦日子的人来说,尤为重要。一天只有把该记的账记好了,我才能坦然入睡,要不,就吃不好、睡不踏实。

华商报:你记的账本被国家博物馆珍藏,家人和村民怎么看?

刘元九:当然是夸奖和称赞了,国家博物馆会发收藏证书,他们夸我生活过得细发,是个有心人。当然,包括老伴在内,他们很多人其实都不知道家庭账本的真正价值,这本小账本,实际上是“国家记忆”。

喜欢智能手机 流量不够用

华商报:你现在除了记账,还有啥别的爱好?

刘元九:老伴喜欢看电视,我现在特别喜欢用手机上网。我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发现里面好看好玩的东西太多了,根本看不过来,流量都不够用,经常欠费停机。

华商报:咱们村里还建了微信群?平常会用到吗?

刘元九:是的,村里建了微信群,可以点击“进村”发布消息,主要是方便外地客商到村里选购经济作物。村民种植的大泽山葡萄、大樱桃、板栗等经济作物,可以通过微信平台销售。我家里每收获一批,卖出一批,我都会在账本上详细记下产量、售价甚至买主。

华商报:1982年分家时你只有140元,如今的收入和36年相比有多少?

刘元九:我们家现在一年下来,如果去掉生活成本,没有吃药看病这些大的支出,收入能有4万多元,我粗算了一下,36年来,我的家庭收入增长几百倍。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记者 李华

关注平度网官方微信号【pingduwang】-生活、娱乐、交友、打折、商家、活动-平度人的必备利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广告服务|帮助|网站导航|平度论坛 ( 鲁ICP备11032825号-1 公安:37028302000290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5 02:26 , Processed in 0.05582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