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着黄花溪前进
——国庆小长假之骑行青州黄花溪
知道黄花溪这个地名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论坛“大泽笔谈”版块看到了顿河写得一篇“不道秋风更媚人——穿越青州黄花溪、蛤蟆岭纪行”的文章,作者笔下的黄花溪之美深深地打动了我,那个时候,我就有种冲动,一定找个机会去黄花溪探个究竟!
爱上了单车,爱上了山地,打开了外面的世界,结识了一群有着共同爱好和情趣的骑友,机会也随之而来了。十一小长假前,几个人就在群里叽叽喳喳地商量着去哪儿好,俺转发了顿河的文章后,他们也深深地被黄花溪给迷住了,大家一致同意这个小长假骑行青州黄花溪。
黄花溪,在地图上找不到它的名字,是驴友们给它命名的。它是青州泰和风景的一部分,而黄花坡是可以查得到的,大致位置知道了,剩下的就便走便打听吧……
骑友们,明天我们就出发了,参加这次骑行活动的有美亚、朝霞似锦、菜菜、行走在路上、白面书生。浪人小龙、画匠、碧海蓝天—李、两个太阳、鱼花石等因各种原因不能成行,放心吧,我们会带上你们的嘱托,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为我们祝福吧!
附论坛友友顿河老师的文章:
不道秋霜更媚人
——穿越青州黄花溪、蛤蟆岭纪行
只言春色能娇物,不道秋霜更媚人。这秋媚便来自红叶之美。正值人生秋季的我们,怎能不爱这既绚烂又静美的初秋时节?
去年临朐石门寺的红叶已经让人惊艳了,而青州的黄花溪之旅足以让石门寺相形失色,石门寺红叶谷还是单调了些,直白了些,一览无余了些,而黄花溪的美,是千折百回的,是一步一景的,是目眩神迷的。
它简直就是北方的婺源,一样的行云流水,相似的重峦叠嶂,只不过是磊磊石屋代替了徽式建筑,金黄的油菜花换成了一树树暖暖的柿子,灰白的石灰岩取代了幽幽的青石板。中国最美的乡村,原来还隐藏在青州的深山老林里。黄花溪的山水在某些角度甚至兼有张家界之气魄和九寨沟之秀美。
上山时有两处险境几乎惊魂失魄,好在驴头总是危难时刻大显身手,让我们化险为夷。疲于奔命时,不忘时时回望满山红叶。不觉间还是登上了蛤蟆岭,于是开始享受悠闲曲折的下山路。
途中经过两三个小小的石头村,房子全是页岩堆砌,严丝合缝,碉楼模样,坚不可摧。村子几乎十室九空,只有几个老人和金黄的老玉米还在太阳底下干晒着,这种深山老林的宁静与寂寞,年轻人是不屑消受的。等他们厌倦了外面世界的热闹,才知道可以让灵魂皈依的,只有这亘古的宁静:危崖高悬,重重叠叠,溪水潺潺,红叶迷眼,可以栖息凤凰的高大的梧桐树,在两峰间寻找地盘舒展枝桠的老槐树,路边自由疯长着的蓖麻,枝枝杈杈干净利落地挑起的柿子,还有密叶中闪亮的山楂果,这才是我们生命的必需,自然万物可以活得丰富宁静、简单有序,我们为啥要作茧自缚活得那么复杂疲惫虚伪矫情。虚与委蛇的应酬、世事洞明的学问、人情练达的文章被世俗冠以生存智慧,于是,我们在自我膨胀抑或自我压抑中远离本真。
我们驴行的最大魅力可能在于,我们总是穿行于山水中,我们不觉间有了林语堂所说的“高地”观点:“你若生在山里,山就好像进入你的血液一样,山的力量巨大得不可抵抗。山逼得你谦—逊—恭—敬。可以说天下有一种高地的人生观,还有一种低地的人生观。两者判若天渊,永无接近之日。”
我们只有心存谦逊恭敬,才能敬畏自然,才能真正学会爱人和自爱。
驴行的魅力还在于,我们更能找到我们兴趣上的“一丘之貉”:侠肝义胆兼具玛丽莲.梦露迷人姿态的驴头“森杰”是不必说了,“天地一瞬”老师扛着创造唯美画面的长枪大炮,廿年前认识的“异域阳光”同学,是集幽默大师、旅行家、地质学家于一身的重量级人物,还有那神交已久、惺惺相惜的“清颜”、“流浪的树”,所有的志同道合的驴友们,单单缺了植物学家“乐山仁者”老师和“素面朝天”女侠,以致我们连梦幻似的蓝色桔梗都不敢确认。
" ぉぉ ぉ [/ur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