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青岛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王德敏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市环卫园林管理服务中心田庄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污水处理班的操作工王德敏,就是这样一位甘做“叶的事业”的人。从22岁踏进环卫行业起,23年如一日,默默奋战在第一线,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自己的一身“脏”换来千万人洁净,用美好的青春年华谱写了一曲“城市美容师”的赞歌。
立足本职做贡献
1989年6月,王德敏参加工作就被安排到环卫第一线,22岁的大小伙子正是爱干净的年纪,可如今却要每天和垃圾、污水打交道,与理想反差太大。可转念又一想,环卫工作总得有人去干,如果没有环卫工人的辛苦,整个城市岂不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为了千万家的洁净,苦点累点也值得。”
2006年12月,我市环卫体制改革后,王德敏调入田庄固体废弃物处理场,从事垃圾渗透滤液污水处理工作。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但王德敏并没被困难吓倒,为尽快适应新岗位,他阅读了大量的技术资料,白天工作,晚上坚持学习,对照设备、工艺流程认真研究进水浓度、生化时间、药物配比、设备工作原理和操作程序……掌握了全套设备原理。当王德敏带领着班组人员反复试验,终于使垃圾渗透液处理过程中做到了定期测定COD、氨氮值,污水处理标准达到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排放限值要求,顺利通过环保部门验收的时候,同组刚分配来的大学生也忍不住向他翘起了大拇指:“你现在真是我们污水处理组的操作能手!”
提质增效为人先
“只有平凡的岗位,没有平凡的工作。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尽力干到最好。”这是王德敏一直所奉行的准则。
污水处理站建立之初,王德敏与班组成员共同建立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编写了《污水处理技术规范》、《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使垃圾场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2004环境体系认证。同时,他还主持建立并完善了内部管理体系,加强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确保全体员工能够都做到文明生产、安全操作。
2010年是污水处理站投入运行第二年,为完成一年处理20000 m3垃圾渗透液任务,王德敏研究制定垃圾渗透液处理系统运行前期的工作计划。他和同事成功培养和保存了适合环境的垃圾渗透液处理专用菌种,对部分设施进行改造,尤其是通过对臭氧机循环水管的改造,使臭氧设备关键部件的损坏率大大降低,顺利通过了山东省建设厅的一级等级评定。
细微之处显真情
2011年8月15日下午,突降暴雨,垃圾处理场内积水瞬间就达二十余公分,如不及时排水,十几万元的配电设施就面临被损坏的危险。“不能让公家财产受损失!”脑中闪过这个念头的同时,王德敏就跳进了排水沟,顶着瓢泼的大雨,不顾脏臭和垃圾渗透滤液的危害,用手把堵塞严重的垃圾捞出来,由于处理及时,积水快速外排,配电设备完好无损。
车间大检修期间,王德敏更是不分昼夜扑在现场,认真查找每一条管线,悉心校验每一个零部件。为做好这项工作,他一个周多没回家。检修结束后,他累瘦了、累病了,上午打点滴,下午仍坚持上班,当领导和同事们心疼地劝他休息几天时,他却笑着说:“为了千家万户的洁净,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咱们累点、苦点没什么……”
生活垃圾渗透滤液处理设备全天24小时运行,需要工作人员时刻进行监控。垃圾处理场地处田庄镇南郊,距平度市城区25公里,每当同事们家中有事加班不便的时候,王德敏就把加班加点的工作一人承担下来,吃住在垃圾处理场,有时半个月才能回家一次,把孩子、老人和家务全扔给了妻子。
“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生死关头能豁出来”。王德敏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党性和先进性。
| . .ぉ 用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