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46岁的杨同林是蓼兰镇杨家顶子村党支部书记、市人大代表。2004年他带着组织和人民的信任成为该村的“当家人”。此后,他带着“两委”班子搞产业,争项目,带领群众致富兴家,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每当有人感谢他为老少爷们所做的一切时,他总会说:“我生在农村,身为党员,尽自己的一份力为百姓解难是应该的,要不老百姓怎能选我当代表呢!”
不计得失,带头发展集体经济
多年来,杨同林把发展经济、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作为第一职责,在充分考虑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他牵头与青岛福生蔬菜公司搞好对接,在村内建立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与公司签定合同,实行定单种植。村委负责规划,企业供种、供技术,农户负责日常管理。2007年市场大葱价不足0.4元每公斤,而该村通过与企业签定收购合同,每公斤大葱卖到了1元左右,村民每亩纯收入2000元以上。同时,积极发展设施栽培业,新发展草莓种植100多亩,每个草莓大棚纯收入1万元以上;建立了25个蘑菇大棚,种植蘑菇25万斤,每斤纯收入1元左右,大大提高了村民收入。
为更好地服务农民,村内于2007年12月成立了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现已发展社员500余人,合作社的现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已达400余万元。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六统一”服务,即:统一土地规划、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技术、统一收获销售、统一管理,实现了蔬菜种植品种统一化,技术统一化,生产管理标准化,有力地促进了集体和农户的双赢。
用活政策,积极争取项目支持
工作中,杨同林时时把农民群众放在心里,时刻为农民着想,以一颗诚挚的心及为民办实事的精神,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他意识到区位优势蕴藏的发展机遇,成功引进了北京盛跃集团生态园项目、德国独资的光缆及电缆生产项目、鲁河园艺的无纺布手工加工项目,为蓼兰镇招商引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村庄解决了剩余劳动力问题。
几年前,杨家顶子村晴天路难走,雨天水难泄,是一个村容村貌相对落后的村庄。杨同林上任以后,在村内集体资产较少的情况下,筹集资金20万元,整修街道5000余米,科学下挖街道80公分,填平四个大湾,铺设水泥管500余节,解决了村庄里排水问题;建立五个垃圾池,2个大型生活垃圾桶,垃圾实行统一外运。另外,投资了3万元装修了村委办公室,硬化了村委大院,建立了文化大院。投资1万多元,全村安装上路灯,方便了村民生活;投资1万余元铺设电缆,解决了农灌问题;引进了38台秸秆燃气炉,节约了能源、改善了环境卫生;建立了宣传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及时将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到村民中。目前,该村街道平坦,环境整洁,文化品味提高了,乡风也相对文明了,整个村庄焕然一新,村民脸上有了笑容,村两委班子赢得了群众的普遍赞誉。
建言献策,倾心为群众说话办事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杨同林说:“我是由人民群众选出来的,作为人大代表,既光荣,又感责任重大。我工作在农村最基层,更有责任把体察到的民情向上反映。”
他深知,人民的信任和期盼不仅赋予他无形的荣誉,更有重任在肩,身为人大代表一定要勇于为群众鼓与呼,依法行使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每次人代会召开之前,他都集中一段时间走村串户,深入群众,围绕会议议题开展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并把搜集到的情况带到会上;会中,积极审议各项工作报告,提出意见、建议。
他时时刻刻想着群众,将心与群众贴在一起,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积极建言献策,把基层的、普通老百姓的、企业的心声反映到人代会上去,维护群众的利益,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url] 本站强荐: ¬城 ¬真_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