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泥土凝固年味童趣
——记皮老虎制作艺人葛德新
□记者 谭晓鹏 实习记者 李文娟
平度民间曾广泛流传这样一段童谣:“小孩小孩你别哭,你爹去了登洲府。花啦棒、泥老虎,咕嘎咕嘎两毛五。”童谣里边的“泥老虎”就是“皮老虎”。皮老虎最早产生于胶东,是旧时儿童的一种玩具,首尾用黄泥制成,用牛皮纸(或人造革)连接,腹中安装苇哨,全身施以彩绘。玩的时候,两手一拉一挤,便发出“咕嗄咕嗄”的声音。
葛德新,1971年出生,14岁开始制作皮老虎。他告诉记者,从爷爷那一辈就开始制作皮老虎了,最初是从蓼兰镇丘西村批发进货。后来,爷爷发现皮老虎制作简单,当地又有合适的泥土,遂从丘西买来模具,自己动手制作。葛德新从小对民俗手工比较感兴趣,经常看爷爷、父亲作皮老虎,日久天长,耳濡目染也就学会了皮老虎制作。葛德新说,皮老虎不仅是小孩子们的玩具,还有避邪镇宅的含义。它造型威武,色彩鲜艳,又能发声,预示着一年的好光景,因此大人孩子们都喜欢。以前农闲时间家里人就做皮老虎,到了冬季特别是春节前,开始走村串乡、赶年集叫卖。
皮老虎虽然构造简单,造型粗犷,但制作起来也需要十几道工序,一个月时间。葛德新介绍说,皮老虎制作原料选用具有很强粘性的黄土,用筛子去除砂子等杂物,和水搅拌制成泥坯待用。接下来用模具制作出虎头、虎尾,放到背阴的地方阴干。葛德新说,这个过程最少也要一个月时间,不能放到太阳底下晒,否则容易开裂。待完全干透后,便要安装发声装置——苇哨。葛德新一边介绍,一边拿出一只苇哨展示给我们看。只见一根七八厘米长的苇杆,两头纵向各开一口,插入两张纸片,难道这就是让皮老虎“咕嘎咕嘎”叫的秘密所在?见我们疑惑,葛德新说:“别看这苇哨简单,做起来必须精准,要不它不响。”将苇哨装在皮老虎身体劲部隔层的小孔上,然后用牛皮纸将虎身黏起来,当推拉挤压时,空气受到压缩,哨音就会在虎头的空腔内产生共鸣,经虎口传出,声音低沉浑厚,犹如号角。这巧妙的构造体现了民间艺人们的独特匠心。
葛德新介绍说,这时皮老虎还只是个半成品,灰头土脸不好看,之所以深受大人小孩的喜爱,相比单调的叫声,更吸引人的是皮老虎的外观。葛德新制作的皮老虎以红、黄、紫、白、黑及绿色调配组合,着色时借鉴年画和脸谱的元素,用色简约明朗,色彩艳丽而不俗。在虎身上通体刷二遍白色防水涂料,完全干透后,先用黑色点睛,然后再依次用红、黄、蓝、绿、白五种颜色绘制老虎鼻子、嘴巴、前脸、耳朵,在额头和前胸画上象征富贵的牡丹,最后局部罩上明漆,一只威武雄壮、神采奕奕的皮老虎就完成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像皮老虎这样的民间“土玩具”已不能再吸引孩子好奇的目光了,他们更倾心于各种卡通、电动玩具,除了年节,市场上也很少见到它们的身影,原来的老手艺人也都纷纷改了行,曾经伴随无数人走过快乐童年的皮老虎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葛德新说:“现在平度做皮老虎的已没有几个人了,我之所以至今还坚持做皮老虎,主要是喜欢,不能让这么好的民间手艺失传了。”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那些承载着岁月和时代特征的民间工艺品又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勾起了人们对已逝生活的追忆。葛德新说,现在皮老虎已由当初的土玩具,变成了人们收藏陈设的工艺品,虽然销量没有过去大,但价格却不便宜。“咕嘎咕嘎两毛五”那都成了老皇历,现在个头最小的也要15块钱一个,最大的160块钱一个。每年冬季,葛德新和妻子都要制作一批皮老虎,批发给本地和莱西的小商贩,效益还是挺可观的。
除了皮老虎,葛德新还兼做摇猴、拨拉鸡、吧嗒猴、十二属等泥塑玩具。为了拓宽销路和提升价值,葛德新还专门去高密、即墨等地参观考察。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葛德新也有了新的打算,下一步他打算将不同型号的皮老虎、摇猴、十二属等组合起来,配上精美的特色包装,开发成文化礼品销售,让土得“掉渣”的民间泥塑重新走进现代人的生活。
随着我市胶东特色文化名城建设的不断推进,民间艺术也日渐繁荣复苏。这些充满浓郁民族风味和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一定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欢,对未来的发展葛德新充满信心并努力着。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出生的人们的记忆里,“皮老虎”是和过年联系在一起的,每到年集的时候,大大小小的摊上皮老虎的“咕嘎咕嘎”声、叭嗒猴的“啪哒啪哒”声此伏彼起,不绝于耳,和着星星点点的鞭炮声,向人们传递着新年就要来到的消息。新春来临之际,记者来到南村镇郭庄村皮老虎制作艺人葛德新的家中,探访皮老虎传统手工艺制作。
" êê ê [/ur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