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江阴市之所以创造了连续9年全国百强县第一的“江阴现象”,人才的作用也功不可没。
江阴的发展,首先离不开本土人才。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自1961年建村至今,在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农业起家、工业发家、三产兴家,走出了一条从“小穷弱”到“大富强”的发展之路。夏港街道长江村30年前不过是长江边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如今已经建立了以江苏新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为载体的村级企业集团,净资产超200亿元。这一切,是在村党委书记李良宝的带领下,抢抓发展乡镇企业、实施沿江开发、深化企业改革等机遇取得的成果。如今的长江村在“全国十强村”中位列第三。
思路决定出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关键在于村党组织书记能力的强弱。正是有吴仁宝、李良宝这样有“超时俱进”的思维与眼光、有过人胆识和魄力的人才,才成就了今天的华西村和长江村。而在江阴,这两个村庄的飞速发展并不是个例。据介绍,江阴市积极实施“能人治村”战略,全市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行政村党组织书记由优秀企业家担任。
被江阴人尊称为“老书记”的吴仁宝曾谈过这样的“人才观”:解决人才的办法,外聘“大财神”,用好“土财神”,培养下一代“小财神”。的确,江阴人在外聘人才上也是不拘一格、不遗余力。在江阴,“一个领军人才带动一个新兴产业”的现象并不鲜见。2006年底,年仅31岁的“海归”张雷从丹麦带着10人技术团队、2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落户江阴临港新城,创办远景能源公司,2年创造出20亿元的年产值。随着远景能源在江阴的生根、壮大,相关企业纷至沓来,世界领袖级风机叶片生产商丹麦LM公司也落户江阴……风电已经成为低碳产业园一大主导产业。
江阴坚持把科技与人才作为产业优化和城市转型的重要支撑。近5年,江阴共引进各类孵化企业780余家,引进博士、硕士近2000人,引进海外创业团队140余人、海外创新创业人才500余名。为了培养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江阴注重加强教育培训,不仅开设了“企业大讲坛”、“江阴大讲堂”,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前来传授前沿、高端管理知识,分析经济走势,而且开办了“长青藤”MBA班,对企业家的接班人进行培训,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的“接力棒”顺利交接。
人才结构决定产业结构,影响一个城市未来发展方向。我市当前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阶段,急需领军型创新型人才、高新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应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奋发有为的责任感,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把人才列为各类资源开发之首,加大培养、引进优秀人才特别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力度,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目前,我市已经出台了《平度市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暂行办法》,开辟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在市、镇(街道、园区)两级建立健全了人才管理服务机构,下一步需要各镇(街道、园区)和市直相关单位积极行动起来,形成人才工作合力,为实现“跨越赶超、绿色崛起、富民强市”的“平度梦”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 [/img] ーー ー [/ur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