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维扬卧龙 Q9 Z5 Y) O) o+ z! W% Z8 Y0 r
4 R; `0 ^7 Y+ U' P4 K都市快报1月12日报道 他叫李竹清,湖南永州人,在杭州火车站排了6个通宵的队还是没买到回家的车票。李竹清说,每年买票回家都很难,但今年更特殊。父母打电话来问他什么时候能回家,他说了情况,80多岁的母亲在电话里哭了出来……/ P% d4 e9 _/ u) u
- @9 n( l2 V5 ?. H凄冷寒夜排队六个通宵,站着都能睡着,这些简单的字眼,却有千斤的沉重,压得人心头喘不过气,鼻子直发酸,但是即便如此,李竹清每天都排到第一个位置,还是没有票。桂林、南宁、长沙、株洲、衡阳……南下的车都没有,总共70多个窗口,都没有票。这些票啊,都哪里去了?, S$ q# E$ e/ y5 @
.4 r# L6 `) R. W
家,是我们心头永远的牵挂,过年回家团圆,是华夏五千年来的传统,春节归家大军中,民工是最为弱势的一群,他们没有多少文化,也就没有多少钱财,飞机、包车之类的回家工具一般都不会作为考虑,他们懂电话订票的毕竟少,会上网订票的更加少,他们有的只是体力,他们不敢离开火车站或者代售点,他们宁愿在那通宵排队拼体力买车票。
) _, A; k1 ?& Y3 H1 U0 D6 q A7 [/ H/ l. A" Q% t8 K$ j: D8 U
今年还出了上网订票可以提前十二天,车站售票只能提前十天,不会上网的他们注定会输在今年的春节运动会上,李竹清六个通宵没有买到回家的车票,就是其中一例。他还是幸运的,他进入的媒体的视线,有了媒体的关注,他们一家还能回家和八十岁的母亲团圆,但是其他千千万的李竹清能有这份幸运之神关照吗?( w' }1 x0 [! c: s1 d; _& I
9 u) y @) e" T" b: [" e$ v! ^9 P6 r每年春运每年都会上演这些辛酸场景,我们国家要到何时才能让大家回家的路不再艰难,想回家就回家?春运车票买不到,当然不是铁道部一个部门的责任,地方政府更有责任。如果他们能够将本地发展的好,民工们要背井离乡去大都市谋生吗?这位叫李竹清在杭州也不过千元一个月的工资啊。3 d/ s9 x. ~8 ^1 L) t5 a! C; s
: E4 S1 E! N8 O! u, Z: X* l9 ]因此,发展本地经济,扶持中小企业,增加岗位需求,解决好当地人的就业,才是缓解春运难回家路辛酸的根本出路,我国封建时代,不会出现如今的春运奇观,他国也没有我国这独特的春运风景,不就是在于他们国家的子民都能在本地谋生吗?能够在家乡就混口饭吃,谁还愿意拖家带口背井离乡去大城市受着白眼讨口饭吃呢?7 u, U7 Y$ X; {( h
4 }* p8 j1 Z& A( S" V& |单单靠春节期间临时增加几列火车,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华而不实的高铁更不是解决春运难的问题之道,那么贵的高铁是在民工回家的路上抢劫,有那个修高铁的钱,多开两列绿皮火车也比高铁实际的多,至少能多让一些民工回家团圆,少让那么多人抱着电话眼泪纷飞。年年都要为求回家的一张火车票折腾得脱层皮,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