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 q: }" Z8 F% j6 |: u
# k6 W0 y+ l. B7 n+ j' U7 _
5 \* \8 d% ^ v3 L5 |文/ 秋风3 ?) l9 T( X: y$ v3 B9 E* ?$ [/ V
4 B5 H6 Y, u+ V4 Q
1月12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前落成,雕像正对东长安街,孔子雕像双手合于胸前,目视远方,身体左侧佩戴有一把宝剑。
p' X* L4 I/ p: t7 u d. P% l+ N
7 ^ c; y( t0 K' i天安门广场旁边、历史博物馆北门树立了一尊面向长安街、天安门的孔子雕像。此事很自然地引起人们对孔子的关注,以及争议。 8 V; E. X8 G+ S+ p5 \
4 B! K6 _1 \" \, q+ z0 d& v毫无疑问,只要是中国人,只要上过小学,都认识孔子。但孔子是什么样的人?人们的看法恐怕高度分歧:
/ b. v6 S$ R, w1 L2 u( I! P7 W; v: H! N2 ~
上了年纪、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很可能以为,孔子是鼓吹复辟奴隶制的反动分子。 9 T7 n$ \0 g% V
7 ? @! q7 Y4 B' C# I- d) f知识女性听到孔子,可能马上联想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会觉得他是个令人厌恶的男权主义者。 % L- g: P7 w# H; T9 E
/ @1 i) @ K0 D3 V, |$ v关心自由的人士听到孔子,很可能联想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会认为孔子鼓吹等级制和专制。
* s; s) Y& G7 G/ S$ Y+ g; H( A% R' Q
热爱市场的人士马上会联想到“不患寡而患不均”,会认为孔子鼓吹平均主义,据说中国的平均主义观念和制度源远流长。
- M7 O1 D0 }7 u
! \7 [1 u+ H, B% W* [& W) S4 _+ e在过去十年中接受教育的年轻人很可能客气地认为,孔子是一个思想家、教育家,好像他鼓吹“和谐”,但他离这个时代似乎过于遥远而无干了。 - @. }) V1 |8 t, q9 U
# \- t" {$ m( i* I$ v我不敢说各位的联想、想象不正确,我也曾有过上面某些看法。但这些年来研读《论语》、研究西周、春秋历史后,我形成了新认识。一幅全新的孔子形象逐渐浮现,这形象让我本人也大吃一惊。且容我向各位描述这位你也许非常陌生、从来不会想象到的孔子。
; W3 z8 K T' p0 F' i' ?. W: R$ _
; L. A0 f, M8 m; I6 L0 Q先理解封建制 ( c- c: X r* L; h! H7 B
6 l7 S* s! m. H, t
欲理解孔子,必须正确地理解封建制。因为,孔子就生活在封建制开始松动的时代,而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坚守封建的理念,并将其予以转换提升。
" e# C2 _ `6 ~" N8 F I9 ^9 v7 }# ?5 y5 n7 l( L% A6 k) j
你肯定觉得奇怪。是的,理解孔子的前提就是忘掉你从课本中学到的“封建社会”概念。这也许是人类学术史上最离奇的一个概念。20世纪的理论家们所讲的封建社会,恰恰是古人所讲的封建的对立面。今人所讲的封建社会,恰恰出现在古人所讲的封建制崩溃之后,也即战国、秦。事情很明显:古人和今人中间,必有一个在撒谎。我当然相信古人,古人有什么理由欺骗两三千年后的我们? " I4 b) y, W, r2 U4 l0 A
" E- A' h8 l9 z1 ~4 Y古人早就说了,战国以后是郡县制,西周、春秋是封建制。查阅《尚书》、《诗经》、《春秋》三传灯文献,周人自己就是这样说的。
1 \1 [1 `) o ]5 i: k8 l0 A/ l% o* ~9 w" S8 Q3 J4 b
把封建定位在正确的时间坐标上后,我们就可以正确地理解封建了。这个事情太复杂,让我简单地概括我的研究结论:封建制借助一种最简单的人际关系单元组织了一个高度复杂、具有伟大的扩展能力的社会治理体系。 ( q3 K# A* Z5 o0 a1 O0 ~7 }1 s1 M
/ b" {- d0 Y/ C. Z% g1 b设想两个自由人面对面站着,一个人俯下身来对另一个人说,我把我的人身交给你,全心服事你。是为臣。另一个人说,我接受你,也保护你,我赐给你一块土地作为你的报酬。是为君。周人把这个过程称为“策名委质”,如果是周王封建诸侯则叫“策命”。由此,这两人订立契约,形成君-臣关系。
" s- ^3 Z' k- d7 _8 K0 W& r: E3 |5 D2 y
这就是封建的基本治理单元。除了最高的君——周王,和最底层的庶民,所有人同时是君和臣。举例来说,诸侯是周王之臣,又是大夫们的君。所有这些人都是通过契约方式相互建立起君臣关系的。
( G3 `- {' y# q7 b5 U7 y$ ~4 o
; K+ s/ n+ U+ f+ G+ @# x% r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孔子周游列国的涵义。孔子先祖是宋国的大夫,遭遇内乱,流亡鲁国。孔子虽生活于鲁国,但只要鲁侯未封赐他为大夫或委他以公室官职,他与鲁侯根本没有关系。那个时候没有什么“爱国主义”,孔子之所以愿意定居鲁国,也许仅仅因为,周王室已经衰落,“周礼尽在鲁”。其实,孔子是自由人,他可以与任何诸侯通过订立契约,建立君臣关系。 + H& L- \8 q3 k `. \
. Q9 k) T6 g- m# w. B1 ~! N6 Z
封建君臣关系是自由人间订立的契约,这一点也决定了,君臣二人的权利-义务当然是不均等的,却是相互的。臣对君有义务,但君对臣也有义务。双方的权利-义务相互依赖。任何一方不履行对对方的义务,另一方可解除契约,甚至起而反抗。这被视为后者的一种权利。 ! O6 ^4 `1 g) Q$ o! i- `
( f7 h1 T! i+ v* e% c/ I7 o" @在封建制下,所有人通过君臣契约联结起来,两个人可以扩展为“天下”,并可以无限扩展,包容看得见的所有人。在这个封建的天下,没有行政,没有政治,因而没有后世所崇拜的权力;在这里没有常备军,也没有税收。太不可思议了?但请相信我,我在这里说的每句话,都已有几万字的论证作依据。
7 y6 ~( ]7 I. W( q5 q3 b5 z( I9 ?+ {' j1 B2 `' w" D- @4 c' j
美国一位史学家汤普逊曾说:“封建制度可能是人们的头脑所能想出的最合适的政体。”我同意这句话。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经典封建制的姬周王朝,持续 800年,为时最久。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封建制的精妙。而第一个现代宪政国家——英格兰的宪政制度,正是封建治理之道实现新生转换的结果。6 ^) y. {$ o. n5 u. m
1 r/ ?$ Q8 ]7 m+ {& B
复礼为什么 6 e1 b! }/ `0 k
6 V3 Y" F+ Y( w9 i9 t* M$ S8 k
孔子的历史意义,也正在于,在王权专制即将降临华夏大地的时候,坚持封建的美好原则。孔子所设想的通往优良治理秩序的方案是“复礼”,也就是复封建。 ' l$ s) K% ]2 l
8 d3 r( F4 P9 z9 T
一提到礼,有人马上想到吃人的礼教。但这个才是吃人的谎言。周代没有今天人们熟悉的法律,维系社会秩序的就是礼。这样的礼治也许是人类所能设想的最好的规则之治。 - b- _3 w- l3 K5 z
! N1 x/ A% x/ c( p7 I4 H% E% i+ @( c礼是什么?礼就是西人所说的法(law)。请注意,不是律。它们不是某个至高无上的人一次性制定出来的,而是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透过实践自发形成的。其主要来源有二:第一,普遍的社会习惯,这也就是孔子说的“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的含义。第二,周的历代先王在封建诸侯时所发布的策命书和其他文诰,比如《尚书》所收的文献,被后人视为具有永恒约束力的先例,并且也转化成为习惯。
/ X6 L( I2 l# ^) p, w( g# M1 N; o9 Y# b7 d, B% R
总之,礼就是习惯法。因此,礼就像空气,无所不在。自由人间的君臣关系主要靠礼来界定和维持。至关重要的是,礼制规则是客观的,所有人都平等地受它的约束,包括君。尽管君臣的权利是不均等的,礼却平等地约束君臣。 $ ?7 a# e/ C# }+ n5 j
8 i3 o, w; y% Q( T2 s: S6 l也因此,礼治就是自由的保障。礼为君对臣可以行使的权利划定一个界限,从而划出一片属于臣的自由空间。双方都可以根据礼向对方主张自己的权利,并自行寻找救济。其他人也可以依据礼向那些遭受损害者提供救济,惩罚侵害者。 " d0 S5 }9 J, o* X! ]- g
6 k4 J5 g0 m. G如此礼治秩序类似于欧洲封建时代的法治秩序,而这正是现代法治的源头。孔子之主张复礼,要旨就是恢复保持封建的自由。 ' y% s2 d- n: l) o- ~( G1 p- a
9 D; e+ ]7 G3 W) D$ Q. o7 J! F) [" C
这里涉及礼与刑的关系。法家所谓的法主要是国王用来打击犯罪活动的刑律,这种刑律完全可能变成君主维持专制的工具。秦始皇果然以刑律进行严酷统治。礼却是整个共同体的财产,任何人都控制不了。孔子主张复礼,就是维持这种不受君主意志控制的习惯法之治。秦以后中国社会还保持了一些活力,就是因为,普通人民的生活主要不是由刑律,而是由人民中间自发形成的习惯法调整的。
1 N# n( d. J4 r: L
9 s4 U, `, P2 T9 \, T8 p. [3 j. `有人也把儒家的治国思想说成“以德治国”,并据此排斥法治。但这显然是望文生义之说。礼绝不仅仅是道德规范,而是范围广泛得多的客观的规则体系。春秋时代、包括孔子所说的德,也绝不仅指道德。孔子时代最重要的德行是“忠”、“信”,忠者,忠于契约所规定的义务,信者,信守契约。德不是简单地要人修身养性,而是要求各方,包括君,遵守契约和客观的规则。这样的德治,其实就是礼治,也就是客观的法治。孔子的“以身作则”也不过是说,君遵守规则,不破坏规则,臣也就会遵守规则,忠于职守。 5 o$ T2 y5 C& O, N$ D, G
- _! c/ ?* `5 S0 k
君君臣臣的真义
7 x- y& t0 ]2 ]8 L2 f4 ~; J) d
) }, J% X- |* O- d1 d# w与复封建相关,孔子主张“正名”,也就是让很多现代人不满的“君君臣臣”云云。关于这一点,《论语·八佾篇》中孔子说过一句意思更为清楚的话: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对封建君臣关系的性质最为精准的概括。
0 e: \: I4 u2 i5 }1 M) Z9 x' Y% v% M N6 [ `7 K) Z4 I
孔子所说的“礼”是习惯法,它明确规定了臣对君的义务,也明确了这一义务的限度。君只能在此限度内要求臣。归根结底,这里的“忠”,不是忠于君本人,而是忠于契约所规定的义务。 * u; ]5 E# V L/ N8 m
: F" \! i. `& g7 ~一旦君对臣的命令超出了礼所划定的合宜性之范围,臣就可以拒绝履行。孔子这句话后面其实还有一句潜台词:“君使臣不以礼,臣事君不以忠”。如果君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强行对臣主张某种权利,臣完全可以拒绝。如果君侵害臣,臣完全可以拿起武器反抗。
0 a5 U; k* o/ d) i: O7 \8 S3 t/ `! K' F( r+ @) a
孔子的言外之意,孟子后来十分清楚地说了出来:“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这样的君没有履行君的职守,也就丧失了君的名分。人民推翻桀、纣,乃是“诛一夫”,人民是按照礼制处死践踏了与人民订立契约的那个人。
" M6 j E% X. p5 U
6 k6 N. l4 {6 @- L8 ?$ e因此,按照封建原则,领主怎么样对待封臣,封臣就可以怎么样对待领主。封建君臣关系的这一基本伦理恐怕正是孔子所树立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儒家根本原则的社会背景。孔子将理想的封建君臣关系予以抽象化、普遍化,确立为处理所有人际关系的一般性伦理原则。
/ D5 Y' B- {# B" G D3 Y
6 a3 `" u2 t( Q( g因此,君君臣臣的涵义与今人所误解的正好相反,它强调:君与臣民之间是契约关系,而非命令-服从关系。如果君对臣民提出契约之外的要求,臣民可以拒绝;如果君侵害了臣民的权益,臣民可以反抗。这种反抗必然会得到上天的支持,因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是儒家天道主义信仰的根本要旨。因此,儒家既是保守的,但也具有革命倾向。5 e: Z6 ~7 j2 A! ?7 s0 a8 s5 i
; ~- ~+ @( f5 N V7 u
打开平等之门
" m4 {% V% I- q) k5 w) X7 r+ {9 ]: q
作为孔子最重要思想贡献的仁,也与封建的君臣关系有一定关系,但孔子对其作了平等主义的超越。 , t" R9 m/ s9 z [% \
" v& H5 M: \8 X) L' _
封建君臣双方的权利-义务是相互的,彼此都把对方当成自由而有尊严的人来看待,相互以礼相待,尊重对方的权利,履行对对方的义务。而《中庸》所记孔子的一句话最为精练地呈现了“仁”的内涵:“仁者,人也。”汉代大儒郑玄注曰:“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也即,人相互把对方当成人对待。 ) k& z: k# Y# ^( R1 D, |8 V( Q
: t0 d) ^) P: f" r0 C9 C6 h
由此也立刻可以看出,孔子突破了特定的君臣关系,而从“人”的角度讨论“以人意相存问”。孔子希望所有人对待所有人都以对方是跟自己一样的人那样。经由这样的转换,平等之门被孔子打开了。 ! S2 g. _- B$ p* _. W- \+ g$ B
( u; q9 s& i& |: K阿克顿爵士说过,封建制是自由的,但有一个与生俱来的缺陷:等级制。孔子坚持复礼,也即坚守封建的自由。但他也意识到礼制的等级性,病注意到有人利用强势地位强制他人。因而,孔子同时提出仁的理念,把所有人置于一般的人的地位,从而,自由的人也获得了普遍的平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