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7|回复: 1

[日志] 正反戏说 中国管闲事的“优良传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7 22: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京东淘宝拼多多内部优惠券-企商宝
.2 I6 P' e0 F0 W! H! C2 U8 d 老西兄 ) e8 z9 r$ q( b& Z' L 今天跟你聊聊咱们中国管闲事的传统。. Z J+ r0 H, `8 Y8 N8 k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管闲事的优良传统。$ P. R2 T' L4 x/ r/ V 中国管闲事的鼻祖究竟是谁,已不可考。据我不全面的考证,可能是共工和夸父。《淮南子》中有述:“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你看,你共工和颛顼打仗,不周山并没碍着你的事,结果一头撞去,只把天柱都撞折了。否则,如果不周山未倒,中国一定更美好。 0 G l2 _/ }! d( z% \3 F 再一个是夸父,据山海经记述:“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位先生不得了。要找到太阳歇息的地方,与太阳赛跑,路上喝光两条大河,还不解渴,最后渴死在半路上。这可能就是管闲事的下场。从老祖宗开始我们就是这样受教导的。 6 j* Q3 v: Y d: t Y 其它还有很多,什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等,都属于神话世界的事,不足为信,史载的还有如下:9 r/ W( }6 u' D 两位最早爱管闲事不做正事的是殷商时期的伯夷和叔齐。他们是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了,兄弟两个谁也不肯继位,相让之下,一同逃走。人们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即位。武王平定了商纣,天下归顺了周朝。但是,伯夷和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坚持操守,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靠采集野菜充饥,临死前作了一首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与嗟徂兮,命之哀矣。”周灭殷商,与你二位何干,至于绝食抗议至死吗?现代人谓之“脑残”。- u0 @) ?0 v. U! k8 F 孔老二也是个爱管闲事之人。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灭商后,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带)。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也就是说孔子是周朝灭掉的商殷王族的后代,但众所周知,孔子一生宣扬克己复礼,就是要复周文王的礼。可见他不但多管闲事,而且是个忘祖之人。他还为恢复周礼大肆建立私立学校,筹建组织,结党营私,直至弟子三千,贤人七十有二。按当今法律,绝对不止喝茶,估计判他两三个11年也未可知。 # V+ H5 J2 i) ^ 到了战国时期,最爱管闲事的大家应该算屈原。他是楚国的大臣,爱国,管国,却又不被怀王信任,一直管到屈死,一部《离骚》,是欲管闲事而不得的集大成,让后代爱管闲事的文人士子崇拜得五体投地,后世简称“骚体”。记得小川兄说过,有生之年,一定要把《离骚》背会。而这屈原也确实爱管闲事,他不但管国,还管天管地,管人世间一切不可解之事,一首《天文》,一口气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发出173个离奇古怪的问题。屈原管闲事管到憋屈死,其实全怪这老头多管闲事,咎由自取。 g5 e n5 N8 ^& o+ [& q7 G 先秦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最着名者如荆轲,如樊于期,如高渐离。但这三位,除樊于期对秦王有杀父之仇外,荆轲,高渐离都不过是燕国太子丹的属下而已。太子丹不过是他们的老板,以现世观来评说的话,凭什么非给他太子丹卖命不可呢?公司倒闭,树倒猢狲散,不赶快另寻出路,却为老板丢了性命,实属不明之举。盖此二人,皆属爱管闲事者也。尤其这个荆轲,为了杀秦王,还借了樊于期的首级,按现时法律有诱杀之嫌。樊于期也脑残,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他荆轲能否杀了秦王还两说,凭什么就把自己脑壳献给他呢?, ~9 T3 r- Z9 X0 W 到了汉代,又出了几个具里程碑级别的爱管闲事之人,一个贾谊,一个晁错,一个董仲舒。贾谊有才,很受文帝器重,但少年得志,不容于元老上卿,又受佞人谗言,被贬至长沙,虽然后来又被文帝召回,但终未得到重用,抑郁而死。贾谊是个屈原式的人物,为文帝把心操碎,上了无数奏折,尤数《治安策》、《过秦论》最为有名,连老毛头都对其欣赏不已。有毛诗为证:“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但终于管闲事管得三十来岁就离开了世界。2 x. @+ s/ A; z& H! o% s3 K 而晁错就更不识时务了。下场也最惨。他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鼓动景帝削藩。结果六国联合反叛,喊的口号就是“诛晁错,清君侧”。虽然他位置远比贾谊升得高,但结果景帝也保不了他,最后还是被腰斩,也是罪有应得。为什么?因为没有晁错,就不可能为后来的董仲舒铺平道路,中国很可能就不会出现郡县制的大一统,更没有儒家的一统天下。中国历史发展的路线图就是在汉代出现了重大的拐点的。! h4 x; J! G; w( P( Z3 i 董仲舒就是在这个重大拐点处出现的最令人讨厌的管闲事之人。是他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从此儒家学说从先秦时代的默默无闻的状态走向前台,变成了显学。中国的儒家道统至此与中央统治权相结合,并不断按照统治者的意愿进行修补,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这一切说来都是因为这个董仲舒多管闲事。* g# q0 Z5 z6 Q' |/ K+ D 到了中世宋代,又出了一个大大的爱管闲事者。此人姓包名拯,史称包公。其实是个官二代,却成了史上最大的清官,有名的是断案,专和权贵对着干。此公任开封知府时,达到辉煌时期,以致受后人的传颂,成了神话。一个铡美案的戏剧脍炙人口,硬把个太子党陈世美给铡了。你说人家陈世美碍着你啥了?谁没有个二奶三奶的。这是一小撮不稳分子利用管闲事大王一手炮制出来的虚拟故事,是极不利于安定团结的,极易破坏稳定,今后这个戏不宜演出了。6 B! B3 k9 J7 Q9 J+ B 至于近代中国爱管闲事者就越来越多了。孙大炮自然是逃不脱的。他百折不挠,就是跟满清朝廷过不去,只是他费心尽力,准备了多少次起义,却没有一次成功。最难期待的辛亥革命却在不期然间意外成功了。所以,人算不如天算,历史真的是按照自己的轨迹在走,所谓的伟人,也就是个管闲事者,时常反被历史捉弄。 # w1 [; \1 r1 V+ n4 ^' Z3 Y* s7 T2 J 最多事的还是五四时期的陈独秀、李大钊老毛那时还当北大图书管理员-轮不上他,这些人闲着没事干,把个大胡子马克思介绍到中国来,至此中国热闹了。再后来,再后来就论上GCD了。这都是大家知道的。就不说了。总之,中国爱管闲事的,从来就没断过。 ; |: Z( m* ]3 s C2 ~4 N 中国的文人也爱管闲事。自古就有所谓“士”的文化。屈原就不说他。你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天下寒士与你有何相干?赶紧把自己房子修好是正经,别多管闲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凄然唱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酸溜溜的,啥都没见着,你哭个啥子嘛!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你爱忧则忧,爱乐就乐,操那么多心干嘛?明末出来个东林党,它的头目叫顾宪成有个名帖:“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嗨!那么多事,你关心得过来吗?至于现近代的文人,管闲事者可越来越多,鲁迅,胡适,郭沫若,都管了好多闲事5 H2 c) J* G- J2 A- [, S 现代社会是管理社会,今天管闲事可是越来越普及了。但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闲事事无巨细瞎管,乱管,是中国一大特色。我想就此做个系列,今天就聊到此。8 J( U6 k# c+ V 敬祝大安! 8 e4 l$ J5 ` v5 S9 n& H# l6 e老东(tkl1951) % {. @* r: V f/ Y* w* c ' h& u, M5 f/ I) |6 V ">  

[/img] мм м [/url]
关注平度网官方微信号【pingduwang】-生活、娱乐、交友、打折、商家、活动-平度人的必备利器。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22: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京东淘宝拼多多内部优惠券-企商宝
. " P1 u+ R0 c$ ~9 \. I) A- X4 g老西兄 9 f7 F( E! P5 O) X. n# p1 ]不见你的回信,也不知你是否有读上一封信,更不知道你是何意见。念念。但我捉摸过来,捉摸过去,却越来越觉得中国的管闲事的传统有意思。感觉这是中国的一种文化。所以,这一篇想再深入地谈一谈。 x- B+ v. p+ F$ j3 U# a4 C中国的圣贤之人,我最尊敬的是老子。我以为老子不但是中国当之无愧的哲学家,思想家,即便在世界范围来看,也是足可与释迦摩尼、耶稣、穆罕默德,以及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三位西方哲学奠基人相媲美的古往今来少有的思想家。老子第一个提出了无为而治,遵循天道即客观规律的思想,这在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尤其在治国方面,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好像是说给今天的执政者听的一样。遗憾的是,我们的先贤在两千年前即提出的宝贵思想,千古以来的统治者们从来都弃而不用,反倒是好管闲事之儒家道统始终占领了统治地位。 , h! V& V: Y1 ~& Y: W4 l( h5 J/ Q西方文化传统的根子是古希腊文化,古罗马也基本是古希腊文化的延续,但而后却又有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后人,古典人文文化在新的背景下始终不断发展前进。 # ]4 G, l# s& I8 w而中国先秦时代的一个诸子百家,已经把中国两千年的格局定下来了。而后,基本没跳出过那个范围。遗憾的是,虽然后来有拜老子为太上老君的所谓道教出现,但其内容已经与老子的思想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了。 4 F3 [1 Z. m+ t4 ?: l自秦以来,两个最大的管闲事的思想集团统治了中国两千年,一个是法家,一个是儒家。汉代以后,儒法基本不分家了。内法外儒,是其特色。历代帝王夺取政权的时候,基本以法为主;政权一旦到手,守成求稳,笼络人心,假以仁政,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道统又非常对统治者的胃口,谁当政,都拿来做宝贝。不过,也很有些风雅儒士,亦儒亦道。当官时,车前马后,生龙活虎;一旦下野罢官,隐居山林,四大皆空,一表一里,极有意思。而此时的道,已经从老子尊重客观规律的思想变成了神仙道,连皇帝老儿也时不时地炼起仙丹,以求不死之身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老子在天之灵想必每天都在苦笑不止呢! ; r$ N0 c0 B4 u3 X. C, d$ ]在这样一个格局中,中国文人们,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所以中国的文艺不要说GCD以后,就从唐宋以来,多少个世纪,再无大发展。为什么,因为有个管闲事的集团,那就是儒家集团。孔老夫子一生诲人不惓,劝人读书,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一句话,中国文人读书写文章不外乎是要做官,科举一起,更把儒家的价值观加以制度化,自此中国文人的唯一出路,就是做官。文章是要做的,但不过是应景的八股文,官样文章罢了。怎么会有文艺呢?看看《古文观止》,就知道了。那可是精华,可也不过如此罢了。恕我愚钝,实在没看出有什么惊人的好文章来呢! $ s- i) c# e+ c- e唯一的一个例外的时代是元朝。元朝是一个短暂的异族统治时期,连科举都被废了好多年。文人惨了。不能做官,吃喝都出了问题,怎么办?文人嘛!只能卖文过活,写呗!于是元杂剧出来了。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的关汉卿出来了,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出来了,随着他们之后,一个个光彩照人的可以进入世界文艺之林的形象出来了。杂剧的一时兴盛,简直可以媲美欧洲的文艺复兴。但这结果是怎么出来的呢?不过是因为没有爱管闲事的儒家当权而已。只要没有儒家当权,就有文艺的盛世出现,反之,则万马齐喑,这已是历史的不争的事实。+ X! y' F: r" k1 t: |. I; } 比如后来的满清也是异族当权,却为何没有出现元朝一代的文艺复兴呢!盖因此一时非彼一时,满清统治者比元朝统治者聪明得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又把儒家道统供了起来,兴科举,举孝廉,文人既有官做,当然又管起闲事来,文字狱是那个时代的象征物,哪里又可能有什么文艺复兴呢!万劫不复之中出了一个曹雪芹的《红楼梦》,但终是凤毛麟角,与元杂剧的壮观,实不可同日而语也。 & M9 L) G0 A2 q- F2 @. U( h中国文化就是管闲事的文化,中国文人就是管闲事的文人,几乎没有一个文人是不想当官的。当了官就是士子,不当官就是文人,表里都是一个货色。只有当不了官,即欲管闲事而不得,憋屈得要死时,才会有文化英雄出世,如屈原,如李白,如杜甫,如关汉卿等。 9 s! ? u6 d8 F6 b) r! r+ O前几日,央视放了一个很好的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这个制作人又大大地管了一番闲事。依我看,那纪录片的题目实在不如改为《当卢浮宫与紫禁城撞车》更为贴切,因为这节目让聪明人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发展竟然是如此的不同步,如此的不协调,如此的风马牛不相及,简直就是完全的反方向。20世纪初,当西方绘画已经从现实主义中走出,步入印象主义,抽象主义的时候,我们的大师们,如徐悲鸿,却刚刚从朦胧中走出,漫步在卢浮宫里,步西方人的后尘,重新温习现实主义的功课。一个事实就是,中国的文艺从来没有真正面对现实,就连它的文艺形式本身,比如文言文,就已经严重地束缚了它,你让它如何去发展呢?《古文观止》里没有一篇妇孺皆皆知的文章,其最大原因,最起码是源于此。中国的文艺除了元代的一个时期,从来都没有真正扎根于现实之中。 " I( k" k$ {8 B e; E看来文艺的发展也是有其自身规律的,现实主义,是绕不开的。我们的绘画曾经是什么,不过寄情山水,忘却人间;即使大写意的文人画,说穿了,也不过是文人的涂鸦消遣,顺便发点牢骚罢了。我们的诗词是什么,不过是文人登龙门的爬梯,自我显示欲的外在化罢了。李白不就是因为文词有名,被皇帝招了去嘛!但等他再想管点闲事时时,皇帝就请他走路了。与现实相关的文艺,在中国是从来不被鼓励发展的。. p' ` v! H6 D7 u- H 如今圣上倡导和谐,提倡文化的改革,这不前一阵子刚又开过大会了。要促进文艺大发展了。觉得一个羊圈-作家协会力度不够了。我们的不做文艺的文艺领导们,又在痴人说梦般地大管其闲事了。能发展吗?能。但最起码如韩寒所说,要向鲁迅时代的稿费看齐,现在不是有人很不以为然嘛!为什么鲁迅他能当文化主将,乃是因为他赚钱多多云云!既然如此,我们的档也下下决心,别太小气,学学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的美第奇家族,以当今中国之世界老二的经济实力,钱还是大大有滴!把所有报纸、刊物、杂志、出版书籍的稿费都提他一百倍,烧点钱,怕我档主宰的文艺复兴也就来了吧!此外,若能再如韩寒可怜兮兮地请求的那样,再给文艺创作有限地松松绑,那就都齐了,文化又岂有不发展之理。有人痴人说梦,我也不妨痴人说梦般地期待之。而且我没有韩寒那么刻薄,不会告诉大家那只是海市蜃楼而已。希望吧!有希望总比没希望好。你说呢!老西。7 X/ p" S6 C9 C1 G% D 顺致大安!8 ~& _/ C8 i6 k0 x9 a# v$ G 老东7 R' D* A+ x q9 z9 U" j) J % L8 A0 U" y2 { ">  

[/img] つつ [/url]
关注平度网官方微信号【pingduwang】-生活、娱乐、交友、打折、商家、活动-平度人的必备利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广告服务|帮助|网站导航|平度论坛 ( 鲁ICP备11032825号-1 公安:37028302000290 )|网站地图

GMT+8, 2024-6-8 13:08 , Processed in 0.05250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