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江涛
“十一”假期,老师、同学聚会,期间能看出每个人不同的经历,突然发现“混”得最好的,大多不是当年的优秀生。
这让我想起一位朋友的故事,他的女儿7年前考上了国内一所数一数二的大学,亲朋好友也都拿他的孩子作为榜样。但工作后,她女儿却成为同学中最普通的一个,曾经没考上名牌大学的高中同学有当律师的,有考上公务员的,有自己做小公司的,还有一个同学毕业后冒险加入一个刚刚组建的小公司,现在公司已经上市,他坐拥原始股一夜成为百万富翁。
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个人以为我们的文化影响很大。人生其实是一场长跑,不应该只是拼命读书,赢了上半场,下半场就没有了持续力。
当年考试成绩好,现在过得却平平常常;当年学习成绩差,现在却“混”得风生水起。这种落差,在多年不见的同学聚会时,最让人胃酸过多。当然,我也没听说过有哪个家长聚完会,就拿着棍子直奔学校,把自己的孩子从教室里揪出来:考什么学?读什么书?
之所以这样说是充满了对家长的敬意:自己胃里冒着酸水,还是要鼓励孩子好好学习,这其中有一种朴素的力量,那就是对知识的敬仰。
突然想起黑幼龙写的《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书中说道:家长不应该用一时的状况来判断孩子的未来,现在小孩功课可能很好,不能保证未来就会功成名就;现在孩子功课一般,将来也许会很优秀,因此不要现在就替孩子的一生下结论。
10年同学聚会折射出的也许就是这个道理:人生是一场不知终点在何处的马拉松,靠的是耐力,耐力来源于成长过程中不断积累出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分数。
[url] 本站强荐: 〆城 〆真_人 〆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