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2-8 09: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的传统节日更是蕴涵了深厚的中国的文化。而传统节日的特色饮食便是深入到了文化的内层,更有甚者说,整个中国文化便是吃出来的。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对饮食方面颇有研究,早就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之说。传统节日中的特色饮食,便是将中国的文化精髓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梅花犹带雪,万户庆新春。”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大节——春节。在春节期间,节日饮食可谓丰富多彩,热闹纷呈,不仅菜肴丰盛,而且食品品种丰富,珍馐佳肴,分外诱人。不过在这些丰盛的大餐之外,还有一样必不可少的食品,那就是饺子,尤其是在我国的北方,过春节与吃饺子似乎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每到除夕晚上,人们忙着剁馅子、包饺子时,才感到真正的年来啦。据文献记载,饺子作为我国人民独创的食品,至少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这种有馅的半圆形面食,又叫馄饨、角子、扁食等。至明清时才出现了“饺子”这个词儿。它一般是水煮而食,故又称为水饺;用面粉做皮儿,里面的馅儿则是五花八门,可以依据个人的口味来调制。因此,饺子是一种不分地域、季节、老少皆宜的食品。
中国人爱吃饺子,除了它多样的口味外,更主要的原因,是饺子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带有吉祥寓意的食品。比如说,饺子的皮是圆的,满足中国人祈求团圆、圆满的希望。饺子的形状是扁圆的,它和古代象征财富的元宝的样子很相似。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辞旧迎新之际,一家人团圆吃饺子,那么就寓意在新的一年头,可以增加财富,可以过上更好的日子。更重要的是因为饺子它是包馅的,馅里头可以包进去各种各样的吉祥的。小小的饺子承载了那么多吉祥的寓意,使它和中国传统风俗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从古至今,饺子一直是人们餐桌上的美食。
过了春节,新年的第二个古老传统节日便是“人日节”。农历正月初七日,旧称“人日”。隋司隶大夫薛道衡就写有《人日思归》的佳作,而苏东坡也写有《人日猎城南》的诗作,可见这一节日在古时是比较重要的。旧时初七这天,人们便吃“七元”,即用蔬菜谷类等七类东西混煮的一锅粥,或曰“七宝汤”。据说吃了这粥可除百病,有的地方还有吃豆腐的习惯,据说吃豆腐,一年不头疼。这都是古时人们的美好心愿。在山东胶东的一些地方,节日这天,人们早晨吃糕,以期步步登高价格个好运,中午吃面条、取健康长寿之义。如今,古老的人日节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慢慢消失了。但在某些农村里,喝“七宝粥”的习俗还有,与节日相关的文化积淀还存在,这一切都成为我们古老民族文化的历史见证。
春节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即正月十五,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元宵节”。这一天人们除了观花灯、猜灯谜、还会吃一种食品——元宵。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元宵的制作方法很多,南北方有很大的差异。南方做元宵时,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北方做元宵,先把馅儿捏成均匀的球,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箩筐里不断摇晃,不时加入清水使馅沾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适中。元宵大小不一,大者如核桃,小者若黄豆。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过了元宵节到农历的二月初二,是我国的另一个民间传统节日——春龙节。民谚说:“二月二,龙抬头。”顾名思义,春龙节是龙抬头的日子。在众多的民间节日中,春龙节算不得起眼的节日,但这一天的饮食习俗却很有趣。在二月二这天,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要举行“引龙”的仪式,在“引龙”之后家家户户都做面饼,称作“龙鳞饼”。还有些地方要做面条,叫做“龙须面”。总之,这一天的食物多取龙的某一部位为名,以取吉利。吃饺子要叫“吃龙的耳朵”,吃油炸高叫“吃龙胆”,喝茶要和“龙井茶”,连烙饼的动作都叫“龙翻身”。吃春饼叫做“吃龙鳞”是很形象的,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春饼有韧性,内卷很多菜。如酱肉、肘子、熏鸡、酱鸭等,用刀切成细丝,配几种家常炒菜如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一起卷进春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吃,真是鲜香爽口。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热热乎乎,欢欢乐乐。二月初二还有吃爆米花和吃猪头的传说,都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
到了每年的阳历4月4日或4月5日,是我国的又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因它与寒食节相近,人们往往将二者视为一体。其实,寒食节比清明早一天的,只是人们已习惯将二者作为一个节日来过了。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晋南地区民间在这天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作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脯,磨成面)。现在我国很多地方寒食节习俗依然保存,说明这一节日是具有很大的文化和历史价值的。
进入初夏,一个重要的节日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了,传说这一天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必不可少的食品便是粽子了。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干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没有竹叶的清香。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在端午节南方还有饮雄黄酒辟邪的习俗。端午节的节日饮食同中国所有的传统节日一样都是别具特色的。
夏季的另一个很有意思的节日,便是中国的“情人节”——农历的七月七,“乞巧节”,又叫“姑娘节”。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在历史上各朝代也各有不同的食俗。
过了“乞巧节”,又到了另一个比较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了,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中秋节的内涵不言而喻,而这一天的美点便是月饼,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民间就已有为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十分有趣。
唐诗人孟浩然有诗云“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里的重阳日就是重阳节了,即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这天有吃“重阳糕”的习俗。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古时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重阳节还有饮“重阳酒”的习俗“,重阳酒”即“菊花酒”。每年重阳节时,最早的菊花花骨朵已长成,欲开花时,这就是制作“重阳酒”的上好的材料!“重阳酒”即用优质糯米酿成的甜酒,于重阳节装进小陶瓷坛子密封保存。可能是因为温度和湿度比较适宜,所以酿出的酒特别醇,是米酒中的上品,甜纯美,男女老少皆宜,起源于西北少数民族。
在冬季,要过的第一个节日是阳历12月22日的冬至。我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应节食品,冬至也不例外。但因各地食俗不同,冬至节的传统食物各地也不同,但主要是冬至饺子、馄饨和汤圆。其中苏州市吃馄饨用来忆西施,银川的习俗是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还给冬至这一天的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用羊肉粉汤黄萝卜馅包饺子,对银川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饭食,外地人一吃却赞不绝口。在外地很少见这样香辣可口的饺子,这也算是银川的一种特色风味小吃吧。而福建的特色民俗是“冬至暝”“搓丸子”和冬至早上用以熟的“甜丸子”祭祖。潮州吃甜丸的习俗流传至今。绍兴人爱在冬至日前后将一年中的吃饭米预先舂好,谓之“冬舂米”。不管各地的食俗如何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都食品中寄托了自己的美好的祝愿。
我国传统节日处于冬日的较多,过了冬至,就是腊八节了。按照老传统,这一天人们都要吃“八宝粥”以庆丰收。“腊八粥”也叫“八宝七味粥”,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而过完腊八,便进入了过年的前奏,首先便是传统的“祭灶节”。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这就是现在大家都很喜欢的芝麻糖了,这种传统食品,一般呈条形,平板形,色泽乳白,体亮晶明,香甜酥脆,味道纯正可口,营养丰富,并有和胃顺气、止咳和医治便秘等作用。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供品除糖瓜之类外,也有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面条。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节”的到来,也就拉开了过大年的序幕,一个个新的轮回与周期就在这年复一年的时空转换种有序地进行着。从新年的拜年到岁末的守夜,每一个节日都有着古老的历史与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民间传说。饺子、年糕、粽子、月饼以及腊八粥,这些年节的象征食品,无一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和特殊的意味。品味中国,品味文化,品味传统,从品味饮食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