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藏公路,格尔木段。
+ g H" w7 Y* A9 ~随着路况变得凶险起来,我们的货车和其他车辆一样,放缓速度直至停下,等待着前面的车如蜗牛般缓缓通过。2 i, C1 s" |8 R$ N6 _* T
那个叫做丹增的小女孩,依然坐在简易帐篷下,和她的母亲一起,为过往的司机提供茶水,且分文不收。和以前一样,丹增看到我们的车,立马从凳子上站了起来,飞快地跑到我们的车前,透过车窗打量着我们的面孔。* Q8 E1 k, l& R# a$ f+ X: f
我们常在这条路上来往,每当经过这里时都会停下车,顺便喝杯热茶。次数多了,才渐渐地注意到丹增和她的母亲有个很奇怪的举动:每当看到斯太尔品牌的货车经过,都要一一拦下,然后打量开车人的面孔,好似在寻找某个人。
8 n5 p1 `4 V/ n+ X前方堵塞了,看来要好长一段时间才能通车。我们下了车,索性坐在丹增的帐篷下喝茶聊天。丹增的母亲很热情,给我们每人端了一杯热腾腾的酥油茶,还告诉我们,今天是她们最后一天在这里提供茶水,以后便再也不来了。
% q- W9 d9 p2 k8 ^: a我笑着说:“你们提供茶水却分文不取,肯定坚持不下去。”
2 D' w1 g: c' W ^; h丹增的母亲摇了摇头,低声说,不是钱的事,我们是在等一个司机,等了五个月,终于在今天早晨等到他了。) \. }: F- a% W$ D2 X& L$ M8 u
原来,一年前,丹增的母亲得了场重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后,终于从死神手中挣脱。医生嘱咐,术后在家静养期间,要特别注意补充营养。而几年前就丧夫的她,已一贫如洗,哪有钱买营养品?3 t7 @5 h1 q9 p o# H7 v: D# Z
丹增心疼母亲,利用放学
) u4 _9 e, f! l6 C( S/ [后的时间,偷偷地去公路上捡报, \1 `. U$ S. ]% x% @0 J# y! c
纸、饮料瓶、烟盒等,卖了钱给母亲补充营养。一天下午,丹增在车流间来回穿梭,看得司机都有点胆战心惊,有的都骂出了口。只有一个货车司机下了车,将丹增拉到了路旁,告诉她这样很危险。丹增红着脸、流着泪将母亲的事告诉了司机。司机好心肠,听了丹增的话,顷刻间就落下了泪水,塞了五百元钱到丹增的手里。五百元,在丹增的眼中,是个很大的数目。4 [: Y3 p+ j* ?1 L4 u6 c3 ]
丹增的母亲得知此事,待身体恢复得差不多后,就和丹增一起,将免费茶水点开在了格尔木段:这里路难行,交通极易堵塞,过往的车辆到这里都会慢下来,很多司机就会顺道喝杯茶,她们也好顺便留意好心人。
- K+ s/ r. R2 r# \3 Z% r+ R“我们等了整整五个月,今天早上终于让我们给逮着了。”丹增母亲说到这里,突然变得兴奋以至于用词不当,“我们就知道,跑货车的司机一定还会经过这条线的。”! N5 _* l4 c- l* C4 u
“你们是怎么找到他的?”我问。
! m S- [# J4 f2 Y0 _8 m“她呀,她认得车的牌子是斯太尔,认得好心人的模样。”丹增的母亲指向丹增,“只要看到斯太尔,我们就拦下来看看,一辆一辆找,肯定能找到的。”, L" h$ z, D$ d5 O' r, Q* j' E$ I
“五个月?你们用五个月的时间在这里摆摊点,就是为了找他?”我们都很奇怪。
$ k( _! N* V, E1 s( v/ p5 k+ R, U丹增的母亲低下头去,有点不好意思:“是呀,丹增这孩子不懂事,接了人家的钱就呆住了,连个‘谢’字都没说。等缓过神来,人家已经走了。”- Z4 C, Y2 A9 Q
“那你们找他是……”) i" r n% C5 ^. X% a' Y
“我们穷,没什么回报的。只是想当着面,给他献条哈达,说声‘谢谢’。”丹增的母亲将丹增搂进怀里,“得了人家的帮助,总得表个谢意吧。” a$ H- _3 r Z
五个月的风餐露宿,就是为了找到那个司机,就是为了说声“谢谢”,任凭我们再怎么想也想不到。
5 c7 t5 g, r6 @) L. h: S确实,她们的生活贫困艰苦,不能给帮助她们的人以回报,她们能做到的,就是用五个月的等待,来对那个司机说声“谢谢”。我们分明看到在她们平凡的外表下有着一颗不平凡的心:人性的质朴和纯良,以及闪动着的善良光辉的感恩之心。
* b( u, j$ k D$ a* z* J/ T. }+ {% Q: }3 {' M
"> [/img] にに に [/ur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