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非遗博览园成示范基地:记忆中的民俗
青岛非遗博览园成示范基地:记忆中的民俗
青岛非遗博览园成示范基地:记忆中的民俗
千百年来的民俗文化在慢慢流失,老一辈的回忆也越来越淡然。坐落在即墨的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让市民又重新找回了许多过去的回忆。60多项国家和省级非遗项目,还有12名非遗传承人被请进园区,让更多的"乡愁"留了下来。昨天,来自青岛市区的上百名小朋友来到非遗园的体验区内,用老榼子制作面食、手工做风筝、看3D柳腔演唱,这些老辈传下来的非遗民俗文化,已经开始慢慢在新一代的记忆里烙下印象。青岛非遗园区负责人卜晓宇说,这种新老文化的交流,就是非遗民俗文化最好的传承。
探访
12项非遗技艺现场做
大欧鸟笼、葛村榼子、田横砚台……走进位于即墨鹤山路与烟青一级路交会处的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区,除了60多个国家、省、市级非遗展区外,还有12个非遗技艺现场制作体验区。像这些很少见到的非遗文化独门技艺,在这里将重新唤醒许多回忆。
昨天上午,来自市北区一家幼儿园的150多名小朋友,来到这里举行了一次特别的亲子活动。这里的一切民俗文化,不仅让许多家长找到了儿时的回忆,更让小朋友感受到了老一辈的影子。
"这里真的太好了,这就是中国的民俗。"在青岛智慧熊幼儿园担任7年外教的Zacky用一口流利的中文介绍说,他来自美国,刚进入非遗园区,就对这里的民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第一次接触这样深奥的中国文化,Zacky在每一个展区内,都要拍照留影,他说要将中国的民俗文化带回国分享给朋友。
青岛非遗博览园负责人卜晓宇介绍说,为了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他们不仅对众多非遗文化项目进行陈列,而且还把即墨当地12名非遗传承人请进了园区,让这些非遗文化的传承人,在这里展现老祖宗传下来的民俗技艺。通过这样的方式,让非遗文化"动"起来,更加生动地为现在人展现古老的民俗文化。比如,今年以来,青岛各地上万名小学生涌进来,通过传承人的现场技艺制作,让这些民俗在新一代的印象中有了影子记忆,这就是一种传承。现在,大欧鸟笼、葛村榼子、即墨发制品、田横砚等10多项即墨传统技艺制作项目,都在非遗园中集中亮相。
亮点
3D投影让柳腔"动起来"
站在非遗园里,就能听到一阵阵具有即墨地方传统特色的柳腔戏曲传来。作为国家非遗的即墨柳腔,已经在当地传承了数百年,如今进入非遗园后,又以一种新的形式展示传承着民俗文化。
青岛非遗博览园负责人卜晓宇说,柳腔产生于清代中期的即墨西部,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而成。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互融合,逐渐由说唱变为演唱。即墨1956年成立了专业的"即墨柳腔剧团",从此,柳腔艺术事业进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为了传承柳腔文化,在非遗园区内的传统戏剧展区,建成了全省首个全息投影剧场,用来展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的即墨柳腔。和真人一样效果的三维立体空中幻象,突然出现在眼前。幻象从即墨柳腔的几代传承人,到著名演员的表演、经典唱腔的演绎,应有尽有,用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展现最古老的艺术,真有几分魔幻的味道。
记忆
儿时回忆又找回来了
"小时候的五福巷里,有许多回忆,现在都进入了非遗园。在这里可以想起过去的许多故事。"家住即墨古城区的市民江文波介绍说,他今年已经68岁了,在古城区住了这么多年,一直想着清代建筑风格的五福巷,这里有他和小伙伴们一起滚铁环、打陀螺的记忆,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旧时的回忆也在慢慢流走淡忘。为了让更多的居民留住乡愁,非遗园专门将即墨古城区的许多老式建筑"搬"进了园内。
人物
老手艺传承人有了归属感
在一个老柳木墩边上,摆放着十几把各式各样的刀具,葛村榼子的传承人王丕文,每天都在非遗园的工作室内认真雕刻着,每一刀都显得那么具有历史的厚重感。而原先,王丕文并没有这样的条件,向更多的人展示老祖留下的技艺。如今,这个愿望终于成真,也让他铁了心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
在非遗博览园内,专门为王丕文安排了一间50多平米的工作室,提起自己的老手艺,王丕文说,这是老辈传了几代的柳树墩工作台、几十副葛村榼子制作特有的雕刻刀具等,也都是几代人用过的,曾经雕刻过无数件艺术品。
王丕文说,他十几岁时,就开始学习雕刻"榼子",如今34年过去了。他的技艺已经成为当地无人能比的绝活,一块普普通通的果木,经过描描扣扣,很快成为刻有双鱼、寿桃、元宝、莲蓬等象征吉祥图案的民俗工艺品。而对于葛村榼子,对即墨甚至整个青岛地区的市民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榼子的造型质朴,花样繁多,既具有实用性,又富有装饰艺术性,为了让"榼子"这种民间工艺品保持住传统的特点,王丕文和村里的雕刻师傅们拒绝使用可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电钻等工具,仍然沿用着祖辈留下的技艺。
"现在有条件了,可以多收几个徒弟,将老手艺传承下去了。"王丕文说,搬到了民俗文化产业园,他对未来手艺的发展也有了更多想法。葛村榼子是传了几百年的木制生活用具,2012年3月被公布为第三批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了保存原始民俗性,当地一直没有进行工厂化生产,都是采用手工制作。进入非遗园后,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向外展示的机会就多了,目前就有几个年轻人来找到王丕文,要拜师学习榼子的雕刻技艺。而王丕文也想尽快教徒弟,把榼子的工艺传承下去。
未来:发展产业让民俗走出国门
随着王丕文进入非遗园后,他的心也在慢慢变大,原来,只是蹲在家里守着老祖留下来的技艺,而今,更多的想法让他的思想飞了起来。在这里,他可以和更多的业内同行交流,甚至有机会了解国外的手工艺动态,这让他的雕刻艺术在创新方面有了质的变化,这本身就是一种传承。而仅靠一个传承人不行,众多的非遗传承人团结到一起,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民俗文化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民俗,记住文化。
卜晓宇告诉记者,像王丕文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工作室,博览园已设置了12个,目前已经进来了即墨花边、大欧鸟笼、九水烙画等7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田横砚传承人刘朝阳说,非遗工作室让他看到了田横砚的奔头,田横砚的石质、历史底蕴的价值已确定,现在急需做的是恢复工艺。由于年代太久远,许多工艺遗失,需要重新搜集挖掘,和国内外同行有更广泛的交流。
“民俗文化作为一个产业,有着巨大的潜力。要想传承民俗,必须发展产业。”卜晓宇是即墨本地人,他对当地民俗文化的热爱,已经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提起非遗园,他有着许多想法。很多民俗的东西,容易成为一潭死水。怎样让死水活起来,靠的是发展民俗文化产业。
卜晓宇介绍说,现在他们这个非遗文化产业园里,已经有了10多个非遗项目的生产车间,在这里,全部靠着手工艺制作出来的产品都是独特的,很受国内外游客的欢迎。在非遗园区一个600多平米的展厅内,摆放着各种非遗产品,作为代表青岛当地民俗文化的产品,也成了一种文化的记忆和留存。像葛村的榼子、潍坊的风筝等非遗项目,在这里通过人人参与的手工制作,向更多的人传承着老祖留下的民俗文化。
“将来还要收入胶东半岛的非遗项目。”据介绍,青岛非遗园区成为省级产业示范园区后,将向纵深发展,会吸收更多的、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民俗文化项目入驻园区,采取“静动”结合的方式,向市民展示民俗文化的魅力。另外,青岛非遗园还将考虑扩大规模,或将在金口等地新建更大的园区,来更好地传承非遗民俗文化。
进展:青岛非遗园升格“省级”
记者采访了解到,山东省公布的第四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中,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是青岛唯一一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据介绍,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由青岛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000万元,园区占地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2013年建成投入运营。
园区负责人卜晓宇介绍,园区以弘扬传统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为宗旨,按照国家三A级景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的标准建设,是一个集文化保护、产业服务、旅游观光、社会教育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填补了青岛市非遗文化旅游的空白。
博览园拥有4000多平方米展示大厅,全面展示青岛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民间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有田横祭海、即墨柳腔、潍坊风筝、莱西木偶、平度草编、平度宗家庄木板年画等60多个国家、省、青岛、即墨市级非遗项目入驻展示。
园区内建有即墨老酒、地瓜酒、即墨镶边、即墨麻片、布老虎、大欧鸟笼、葛村榼子等12条非遗产品生产线,聘请非遗传承人开展研发、生产、传习,培育带动起相关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已纳客2万余人次。博览园负责人卜晓宇说,博览园是青岛第一个民俗文化产业园,今年初被评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是一处集成式的平台,一处融非物质遗产的文化博览、旅游观光、产业服务为一体的多元文化服务平台。目前,青岛也正在以多种方式保护、挖掘一些流传千百年的民俗、手艺,让群众能够“记得住乡愁”。
【专家观点】 民俗文化是城市之“根”
据史料记载,即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商都,《史记》、《战国策》等史料对即墨灿烂的文化均有记载。曾有20多个通商口岸、30多座官商府邸、69位文武进士、180多位举人、100多座坊表、400多家百年老字号。可以说即墨是大青岛历史文化的源头。早在7000年前,在即墨的金口北阡,就已经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了。卜晓宇介绍说,在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内,到处都能品味到浓郁的乡愁气息和历史的厚重感。
在即墨七级社区的大欧村,是一个有着数百年制作传统的鸟笼之乡。在这个村里,大人小孩,几乎都做过鸟笼。明清两朝时,村民们就为皇宫制作过鸟笼。卜晓宇说,老手艺的不断传承,靠的是一种念想和乡愁,支撑这批“非遗守望者”的动力,就是许多乡愁记忆的存留,还有就是对传统手艺的热爱、责任。如今,更多的非遗文化项目,已经开始慢慢苏醒,也唤起了更多市民的乡愁和记忆。
“乡土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传承下来的东西,能充分体现一种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让人们的思想更加具有向心力。”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民俗学博士马光亭说,许多时候,我们喜欢回首过去,是因为欣赏传统的东西会给我们一定的安定感。这些凝固的艺术,依托融入精神性的灵魂来支撑,为现代人建了一个留守地。这样的话,空间和时间不管怎样流转,乡愁留住了,更多人的文化自觉也就建立了起来。
马光亭说,其实有了这样一批保护非遗民俗文化的人,有这样一股社会力量,不管用什么样的形式,总会把一些民族的民俗文化留下来,形成一种全民族对民俗文化的保护环境,这样就会对民俗传统文化传承起到重要作用。
[新闻延伸] 让更多青少年记住民俗
卜晓宇介绍说,青少年“非遗”教育是博览园的重要使命,非遗博览园从去年10月开门纳客后,就吸引了众多学校的目光。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非遗,记住民俗,他们也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让学生亲身参与、快乐体验,学习非遗知识,了解当地民俗,提高动手制作能力,增强智力,开拓思路。目前,推出8项实践教育活动项目,日接待500名师生。
“一方面传承民俗文化,一方面发展产业。两个是相互推进的关系。”据介绍,以非遗文化为特色,让更多的市民参与互动进来,这是非遗民俗园区的根本,把非遗文化的展演销售、研发生产、学习娱乐、餐饮服务融为一体,增加旅游趣味性、知识性,真正让游客体验到民俗文化带来的乐趣。游客走进生产区,亲眼看到即墨老酒、地瓜酒、即墨镶边、即墨麻片等十几个传统文化产业项目的生产制作过程。在传统游戏体验区,还可参与滚铁环、打陀螺、踩高跷等传统游戏健身项目体验。喜欢动手的游客可以参与到绣花、剪纸、雕刻、做面食等现场加工制作。
"> [/img] №№ № [/ur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