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同和街道采访,被艾家疃村残疾军人张晓林关爱哥嫂、侍候父亲、照顾岳母的事迹深深打动。他和妻子张磊,用一腔人间真情,托举起三个艰难的家庭。
张晓林当过三年兵,立过三等功,三等残疾。退伍后,他被安排在市滑石矿上班,原本有着稳定的收入。母亲突然患病后,大额的治疗费,使他不得不辞去工作,先是在贸易城摆过摊、给人开车拉过货,后来又回村创办了被服厂。在经营中,他十分讲究诚信,按时结算货款,小日子也开始红火起来。
天有不测风云。从2009年10月份开始,先是母亲查出了癌症,紧接着是哥哥车祸,嫂子的右手截肢,母亲去世,父亲肺病复发、岳母年老体弱……不幸接连而来,三个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全部压到了这个瘦弱的汉子身上。
母亲躺在病床上,他和妻子张磊轮换着陪护,给老人喂饭、梳头、洗脚,端屎端尿,把临床的病友羡慕的不住赞叹,“大娘,您真养了个好儿子,说了个好儿媳”。哥哥车祸后,由于肇事车辆逃逸,使原本就困难的哥嫂家,更是雪上加霜,一时负担不起,他俩拿来4万元,“嫂子,你拿着,先给俺哥治病”。两个月后,嫂子又被绗缝机挤残了右手,张晓林拉着她到济南、文登治疗。没有钱时,张晓林也犯了愁,张磊说,“咱就是借也得给哥嫂治病”,小两口前后为嫂子负担医疗费20多万元。哥哥失去劳动能力,嫂子成了残疾人,不能干农活,张晓林小两口就给他们耕地播种、浇地打药,为3亩梨树疏花疏果。侄子结婚,又是他俩前后操持,还资助了2万多元。父亲已经82岁,有肺病手术后遗症,张磊每天都把做好的饭端到公公面前。岳母年老体弱,每年光吃药就花费1.8万多元,张晓林和妻子怕她一个人在家孤单,就把她接来,好有个照应。村文书张玉珊告诉我们:“常人做不到的,晓林两口子都做到了,真给俺村树立了好榜样,传播了正能量”,而张晓林则淡然一笑,“这是我应该做的。”
眼看积蓄花空,还拉了不少饥荒,为了支撑三个家庭,张晓林来到张玉珊面前,“婶子,我还得跑车,出去挣钱,要不,这个家就散了”。没有钱买车,他就靠经营被服厂的人脉,赊了一辆大货车,给无锡、襄樊等地送货,一年多的时间就还清了借款。妻子就在家里种地、照顾老人、经营被服厂。有时绗缝机坏了,她请来师傅,自己在一边学习,很快就学会了维修。为了增加收入,她今年又租赁了50亩地,种了20亩土豆、20亩芹菜,还投资9万元,建起了3个葡萄大棚。每次回到家里,看到劳累和憔悴的妻子,张晓林有说不出的心疼,他拿出给哥嫂买的衣服,“你看,这是给哥买的,这是给嫂子的”,可唯独没有给妻子的,这时,他总是宽慰张磊,“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沉重的家庭负担,让张磊不得不每天早晨五点起床,先给公公和母亲做好饭,然后到地里忙农活,八点半再回到厂里工作。
哥哥家是不幸的,可有了张晓林这样的兄弟、张磊这样的弟媳,他们家又是幸运的。有些好心人也劝过他,“再这样,会把你这个家拖垮的”,他总是抿嘴一笑,在他心中的,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家训——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
| . .→ 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