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乡情走进云山
——政协委员“‘三乡情’·走进云山”主题实践活动纪实 盛夏的傍晚,微风习习。在云山镇后营村村北新修的水泥路旁,几位村民正聚在一起开心地交谈着:“这得感谢市政协开展的‘三乡情’活动,委员们帮着村里修了这条路,以后下雨天再也不用走泥巴路了!”
村民们口中提到的“三乡情”活动,是市政协今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的一项创新性的主题活动。自3月份启动以来,市政协的26个界别组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与云山镇的26个村实施了对口帮扶,在倡导文明乡风、环境综合整治、道路修建、水电改造、助推发展、扶贫济困等多个方面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正在谱写着一曲曲政协委员深入基层、服务民生的动人乐章。
活动的开展还要追溯到2013年年底。在起草政协九届三次全会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市政协领导班子认真查找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2014年的工作意见。其中,“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的时间少,主动与群众联系沟通少,组织镇(街)委员开展活动少……没有真正沉到底,接地气,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的整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成为大家提出的比较集中的意见。针对查找出的这些问题和不足,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在分析研究之后很快便达成了共识:改进工作作风、主动服务群众的办法有很多,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满腔热情、饱含真情去联系群众。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拥有智力、财力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联系服务群众不能仅限于机关党员干部参与,还要积极动员政协委员参与其中。于是,在一次次的调研、论证中,“进村连户,服务群众”活动,被写入2014年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就是以政协机关联系点云山镇为示范点,集中组织26个界别组,一个界别组联系一个村庄做好全方位知民情、解民忧、促发展、促和谐的服务工作。市政协将其作为今年践行群众路线的着力点,倾情进行全面打造。
2月27日,市政协召开九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协委员‘融乡土、倡乡风、促乡兴’(简称“三乡情”)走进云山”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活动的四项主要内容,分别是以“讲文明、讲道德、讲奉献、守法纪”为主要内容的“三讲一学”和风行动,以“学知识、学技术、学管理、做能人”为主要内容的“三学一做”春风行动,以“帮生产、帮生活、帮发展、兴事业”为主要内容的“三帮一兴”惠风活动和以“风光风情风尚”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号召26个界别组带领委员自愿联系村居(社区),并与其结对帮扶,为群众办好事、解难题、促发展。
3月14日,市政协召开“三乡情”走进云山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活动正式启动。怎样驻村,驻村后干些什么?一些界别组虽然有热情,但农村环境不熟悉、农村政策不了解,感到一头雾水、无从下手。为此,各位副主席带队,专门分片召开了界别组召集人与联系村干部的对接会。之后,各界别组召集人马上行动,陆续带领委员与联系村庄进行对接:和村干部面对面地交流,到农户家里、田间地头走访调研,了解农村生产生活情况,了解群众的迫切需求……在调研走访中,一个个具体的帮扶方案渐渐浮现出来。市政协就此专门登记造册,随时跟踪服务,并将其纳入界别年度考核范畴。这样“定向”联系、“定点”帮扶,针对性更强,责任也更明确,力求能够达到“真联”、“真帮”的效果。
为推动界别组委员服务“下沉”,市政协党组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即知即改,立说立行,进一步完善了市政协领导联系界别及委员制度,每个市政协领导联系不等的界别,带头参加所在界别小组的活动,充分调动起界别委员下移脚步的主动性。市政协党组还在纪律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不准在村庄就餐,不准收受农副产品;不准参加村级事务管理,让实实在在的工作作风的转变,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此后,一场生动的履职为民帮扶活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在走访调研中,界别组召集人了解到,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村民们的殷切期盼。于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了委员们开展帮扶活动的重头戏。科技科协界在联系村后营村走访调研时,发现该村村北通往果园的道路坑洼不平,特别是一到下雨天无法行走,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于是召集本界别的委员商议,为其筹资10万多元扩建、硬化了200米的道路。前卧牛石村缺水严重,多年来农民只靠传统种植而不能发展高效农业,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中共一组了解这种情况后,筹资20余万元帮助村里打了两眼井,可使全村的灌溉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社会保障界二组为了村发展大棚草莓,筹资5万元帮助上庄村将变压器进行南迁。农业界一组筹资4万元,为铁岭庄村挖了一个平塘,现已经投入使用。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我们能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是政协委员们开展帮扶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文明乡风形成,整洁村容建设方面,各个界别组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各显其能。帮助26个村庄(社区)建设的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街”,把墙壁变成了循循善诱的老师;建设的“洁净街”垃圾明显减少,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文化新闻界组织了优秀影片下乡活动,在26个村庄(社区)陆续放映的故事片《喜盈门》很受群众欢迎,“养老、爱老、敬老”再次成为百姓热议的话题。医药卫生界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组织专家医生,陆续为26个村庄(社区)的2228名老人进行免费查体。经济界二组举办的普法讲座也同样受到村民的喜爱。妇联界在新庄村打造的“孝道建设示范村”、组织的“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好少年”四类典型人物评选活动,社会保障界一组在刘河甲构建的“平安建设示范村”等等,都在通过不同的形式潜移默化地诠释着道德的内涵,通过不同的层面传递着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建设美好乡村的正能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委员们心系群众的苦乐冷暖,也时刻关注着农村的长远发展。开展帮扶活动,把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帮助群众致富、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的首要任务。委员们积极帮助服务村庄找到准制约发展的症结,理清发展思路,因村因人施策,为群众提供知识、技术和信息,帮助当地群众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壮大发展集体经济。前卧牛石村的灌溉问题得到解决之后,中共一组正在和村干部一起研究,建设高效农业基地,带动村民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帮助群众致富。针对云山镇良好的大樱桃和果品产业和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农业界二组则着力帮助西宋建设千亩大樱桃科技示范园。
“政协委员们驻村时间不长,好事办了不少”。前卧牛石村村民质朴的话语,是对界别组帮扶工作的最高褒奖。
脚上有多少泥土,和老百姓心贴得就有多近。
“老伙计,今年夏粮收成怎么样?”
“老哥,你向镇里申请的低保批下来没有?”
“大婶,你家里现在还有什么困难吗?”
在活动中,委员们深入基层察民情,走村入户问冷暖,逐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在不经意间,与群众的心贴得近了,跟群众的感情深了。
“通过‘三乡情’活动开展,我们多与群众交心、交朋友,多为群众排忧解难,听到了真实的声音、发现了真正的问题,在今后的履职中会更接地气、更有底气了”。市政协常委、市发改局副局长乔宁如是说。
政协常委、青岛丰坤果业公司经理官丰坤则说道:“通过广泛走访群众,我了解了大量的社情民意,为撰写委员提案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今年,我将争取多提交几件提案,既有民生方面,也有经济发展方面的。”
科技科协界召集人、市统计局局长兰彬良也有着深刻的体会:“‘三乡情’活动既是市政协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举措,也是市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委员们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中,加深了与群众的感情和互信,不仅架设起党委、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助推了民生改善,而且,也展示了委员风采、扩大了政协影响、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融入乡土接地气、倡导健康文明乡气、促进乡村兴旺发达——广大政协委员用掷地有声的实际行动生动地践行着“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