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平度人社局 于 2016-1-3 08:40 编辑
影像里的历史最能反映时代变迁。1989年国庆期间,山东广播电视台播出了一篇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为企业培训学生的新闻。在25年前,这可是山东职业教育领域里的新鲜事。
平度市每年向大中专院校输送1400多名新生,职业教育每年向社会输送2300多名具有初中级技术的毕业生,另外农村专业技术教育也广为普及。
那一年,平度职业教育中心与德国赛德尔基金会合作,开始推行“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平度职业教育中心副校长梁显宗向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记者展示了德国赛德尔基金会和青岛市教育局签订的第一份协议:“从那时起我们就正式实施了双元制教育。”
“双元制”,说白了就是一元是学校、一元是企业,学校专门为具体企业培训能直接上岗技术工人。在当时,山东职业教育还是统招统分,并不在乎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平度职业教育中心从德国引进双元制教学后,很快与海尔、海信等多家企业成立了校企联盟。
“老师会先教我们这些机器怎么安装,怎么使用,老师再教我们怎么做食用的食品,然后再让我们自己动手操作。”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学生孙伟娜告诉记者。
如今,盯着市场企业搞教育,早就成为山东职业教育的重要理念。在最早搞双元制教学的平度,学生实训已经发展到了“线体承包制”,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参与企业生产。
平度职业教育中心机电部副部长吕晓东表示:“将整条生产线交给我们学校进行运作,使企业和学校实现了双赢。”
这些年,平度职业教育中心培训的人才优质就业率超过了90%,还成为全国重点职业教师培训基地。双元制,这个当年的舶来品在这里生根发芽后,已经成为带动山东职业教育改革的一张名片。
| . .¬ 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