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版年画、泥塑、剪纸、草编……我市这些琳琅满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如今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
我市作为东莱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遗址遍布境内,天柱山北魏摩崖石刻、即墨故城、六曲山古墓群等人文资源积淀深厚。
在拥有这些宝贵人文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勤劳的平度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孕育了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传统柳腔为代表的戏曲类。目前,我市传唱的戏曲有吕剧、柳腔、胶东大鼓、快板、西河大鼓等。其中有代表性的传统戏剧柳腔是胶东地方戏,其发源地是我市仁兆镇沙窝村一带;以“咣咣书”为代表的曲艺类。“咣咣书”在胶东一带被称为“山东洛子”,代表人物是我市蓼兰镇邱西村人季宝奎,《山东省志·文化志》中称其为“飞咣咣季宝奎”;民间舞蹈丰富多彩。我市民间的舞蹈有狮舞、龙灯、水斗、秧歌等20余项,其中同和的“张村扛阁”、大田的“跑灯”、田庄的“竹烛马”独具特色,均为我市所仅有;民间音乐特色鲜明。平度民歌曾在全国、全省产生过较大影响,其中《黑妮做媳妇》、《过时的皇历怎能用》一度在全国流行;民间美术影响广泛。我市的绘画、雕塑、泥塑、面塑、石雕、根雕等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盛誉,其中,宗家庄木版年画在民间年画中的地位仅次于杨柳青、桃花坞和杨家埠,其“线版”雕刻技艺之高超为诸种木版年画之最,高杰泥塑荣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民间艺术类)一等奖;民间文学广泛流传。流传于大泽山、古岘、平度城、胶东河流域、平东北地区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十分丰富,2006年文化部门开始深入挖掘、整理,2008年出版了《平度民间故事》;民间手工艺极具地域特色。我市的草编、剪纸、刺绣、兰底老烧酿酒工艺等传统工艺在全省具有较高知名度,尤其是“新河草编”享誉欧美、日韩。剪纸艺术家李秀芝、赵锡芬作品,先后在全国各级比赛中获奖。2013年赵锡芬的拼色剪纸《盛世中华》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类)金奖。
近年来,为将这些无形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我市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大规模、大范围的历史文化资源普查活动,共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200多条,并建立了平度市级非遗名录,助推全市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其中,有2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先后被列为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宗家庄木版年画、柳腔、平度草编工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扛阁、烛竹马、平度民歌、平度民间故事被列入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泽山民间传说、两目山民间传说、胶东半岛上的老故事、平度革命歌曲、大泽山石头节、平度锣鼓、大田跑花灯、咣咣书、罗头拳、兰底烧酒烧制工艺、平度面塑、平度剪纸、平度泥塑、新河独埠庙会被列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项非遗项目得到了重点保护,在全市形成了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