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春三月,走进新河镇朱家村,迎面传来一阵阵“嗒嗒……”的声音,循着声音来源发现,是一处工艺品加工点的两台数控缝纫机正在“高唱”。
该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朱东辉介绍,这是他们村的一处工艺品加工点,农闲时候加工工艺品增加收入。“就两台缝纫机能增加多大的产值和收入?”看出记者的疑问,朱东辉笑着说:“你可别小看了这两台缝纫机,它们每小时能为业主创造80至100元的收入,一个月就能增加2万多元的经济效益,一年按照10个月计算就是20多万元。”
记者向其中一业主求证,业主表示:“遇到好活,送货来就干,没有货就闲着,即使是在工艺品市场不景气的年份,两台数控缝纫机也纯收入25万元,遇上好年份能收入50万元。”正交谈着,两辆厢式货车开进大院,一辆厢式货车卸下了3000个挎篮式工艺品原材料,另一辆厢式货车卸下一车方形筐式工艺品半成品,一批货品原材料送来,村民们又投入了生产加工工作中。
为了不影响加工点的生产,在朱东辉带领下,记者来到一家成套提篮加工点,正在干活的业主朱元升笑着说:“炕头上、饭桌上都能加工,你看我家除了睡觉的地方,其他房间都堆满了原料和半成品。”记者观察到,他家东厢房和正屋相通,摆放了12台电动缝纫机,朱元升正在门后的这台缝纫机上干活。记者又有疑问了:“工艺品加工是女人的‘专利’,男人也会干?”朱东辉解释说:“工艺品加工不难学,不论男女,一个小时就能学会,我们村有的男人比女人干得还熟练。我们村现在共有428户,1200余人,每到农闲时节,全村有四分之一的男剩余劳动力会加入到工艺品加工的队伍中来。工艺品加工收入占参与加工户纯收入的60%以上。”
据朱东辉介绍,目前,朱家村有12个工艺品加工点,年产值超过500万元的加工点有3个,最小产值的也在50万至120万元之间,仅工艺品加工这一项,就可带动全村增收1000万左右,平均每户增收2万余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