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倾情关爱残疾人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不脱贫,盯紧残疾人。残疾人贫困程度重、扶持难度大,是脱贫工作中的短板和关键。我市不断强化为贫困残疾人服务的担当意识,通过实施残疾人就业创业、民生兜底保障、资源整合协同发力等多种方式,精准推进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目前我市贫困残疾人正在加快实现脱贫。
力促残疾人就业创业,增强脱贫致富“造血”功能
扶贫先扶志,就业创业是扶持残疾人脱贫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实施就业工程,已帮助500多名残疾人顺利实现了脱贫。
——注重残疾人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年初,市政府残工委向各镇(街道、园区)印发了《关于开展企业残疾人用工需求调查的通知》,摸清企业残疾人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订单式”培训,使残疾人实现就业脱贫。今年以来,坚持每月向人社部门提供残疾人就业需求信息,为用人单位和残疾人实现信息对接提供便利,同时组织了2次残疾人专场招聘会,26家企业与76名残疾人达成就业协议。利用职教中心、劳动技校和农村培训学校,对贫困残疾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让200多名贫困残疾人掌握了“一技之长”。
——加强残疾人扶贫基地、辅助性就业机构和福利企业规范化建设。今年以来,新建青岛市级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3处,安置50多名残疾人就业,较好地发挥了残疾人就业扶贫龙头带动作用。目前全市14家福利企业共安置354名残疾人用工,民政、地税、残联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定期检查企业用工情况,切实维护残疾职工的正当权益。
——全面推行分散按比例就业。市编委批准新成立了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并将残疾人教育就业部、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合并成立残疾人教育就业服务中心,新增全额拨款事业编制2人,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企业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足额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调动了企业安置残疾人的主动性,全市分散按比例安排就业人数达685人。
兜底保障助脱贫,绝不让一个贫困残疾人掉队
多数贫困残疾人缺乏劳动能力,就业比较困难,只能通过强化社会保障措施实现兜底脱贫,让脱贫路上的贫困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党委和政府许下的庄重承诺。
市残疾人联合会结合城乡低保扩面,与民政部门多次对接,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通过低保兜底帮助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同时,积极落实重度残疾人就业生活补贴和困难残疾人专项生活补贴,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解除整个家庭的后顾之忧。
今年年初,市财政预列1164万元残疾人护理补贴预算资金,提前将一级、二级残疾人(听力言语除外)全部纳入发放范围,为落实青岛市市办实事项目赢得了主动。同时,设立了残疾人特殊救助金,对遭遇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专项救助,先后救助了100多户贫困残疾人家庭。
市政府投入资金1400万元,扩建了协康精神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确保有托养需求的精神残疾人全部入托,为家庭脱贫提供保障。
加强资源整合,凝心聚力争当脱贫攻坚战生力军
残疾人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协同发力。
市委市政府确定了部门、企业“两对一”帮扶贫困村、万名机关干部联万户活动,对残疾人贫困户重点用力,帮助解决资金、项目及辅助器具等方面的难题。各镇、街道积极组建爱心助残志愿者队伍,全市共组建了15支志愿者队伍,为贫困残疾人家庭提供帮扶服务。
今年5月份,我市成立了中国狮子联会青岛火牛服务队,发展会员50名,广泛开展爱心助残活动,已救助帮扶8名贫困残疾学生和7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在扶贫助残活动中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企业通过“爱心认领”活动,吸纳贫困残疾人就业、提供后勤岗位、帮助贫困户土地流转等形式,增加贫困户收入,带动脱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