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给人的印象,就是把上当者关在屋子里拼命灌输所谓的经营理念,不掏钱买东西就不放人走。但是,北京市一中院通过对近期审理的5起传销案进行调研后发现,传销组织已经改变了骗人方法,他们不再限制人身自由,而是好吃好喝款待着。法官提醒市民,要警惕传销的这种新特点。 “传销的形式有新变化,更具隐蔽性与欺骗性,应予重视。”一中院法官介绍说,这5件案子均以资金运作为幌子,不像以前那样涉及实体或某种产品。资金传销的模式全凭一张嘴口口相传,完全摒弃了任何实际的实物,用的仅仅为一个概念,或为“纯资本运作”、或为“资金孵化”,宣传的理念就是“钱生钱”,传销的内容里看不到任何实际的实物。 变化后的传销摒弃了传统的扣押人质、限制人身自由等明显违法的行为,变为好吃好喝款待被害人,并宣称愿意就做,不愿意可以随时走人,“温柔刀”更易使被害人陷入组织而不觉。此外,传销组织者更加懂得规避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交易凭据和台账在交易完成后全部销毁,被害人交款地点经常更换,拉拢、洗脑被害人的“串门”地点也频繁变换,受害人根本记不清自己去的是哪个小区的那栋楼。同时,也因为地点的不断变换,导致公安机关的管辖出现问题,受害人或者都是外地人,或者体系内仅发展北京人,称“北京体系”,而交款地点却都在外地,给公安立案管辖造成混乱。J161 相关新闻 北京直销企业拒用传销人员 本报讯(记者杨滨)“我们将依法开展直销经营活动,对于曾经从事过传销的人员将共同抵制,绝不任用。”昨天下午,安利、宝健、康宝莱等北京14家直销企业负责人签署了《履行社会责任承诺书》,承诺严控质量、杜绝传销,与传销划清界限。 国家工商总局直销监管局副局长沈根申介绍说,在工商执法部门持续高压打击下,一些传销分子不断变化组织形式,包括向直销企业渗透,用“直销”掩盖“传销”。近期工商部门接到举报,称一些传销分子与直销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声称自己也具有合法经营权;还有一些直销企业聘用传销人员,想把传销团队拉进企业作为直销团队,“工商部门对此将进行严厉查处。” 市工商局经检处处长薄宗林表示,依照国家规定,直销企业的实缴注册资本应不低于8000万元。推销产品须出示直销员证和推销合同。直销企业应当在产品上标明产品价格,至少应当按月支付直销员报酬。工商部门将据此加强对直销企业和直销员的监督管理。 昨天,14家在京直销企业做出的承诺还包括:健全信息披露和报备制度;不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确保退换货规定的执行和实施,尊重并保护直销员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做好直销员招募、计酬、培训等关键环节的管理。 目前,北京地区有直销企业总部5家,另有9家外埠直销企业北京分公司获准取得了在京开展直销业务的许可,全市共有直销网点271处,直销员107877人。
" ⊥⊥ ⊥ [/ur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