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5年10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结束长征。时任直属队党总支书记的萧锋在他的日记里记载:当天,毛泽东对他讲,红军长征根据红一军团团部汇总,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之后,中央开始在一些正式文件中,提出红军经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说法。
那么,“二万五千里”到底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毛泽东当年就给出了答案:是根据红一军团团部汇总得出的。但是,由于战争年代的特殊原因,当时的大部分汇总材料没能完整保存下来。现在所能查到的关于红军长征行程的记录,包括中央红军红一军团直属队长征行程表及亲历过长征的陈伯钧、童小鹏、萧锋等人的长征日记。尽管这些材料是片段的,统计也是不完全的,但根据记录有一点毫无疑问,红一军团直属队至少走了18000里,其他人也走了14000里以上。
另外,在计算红军长征的行程时,有几个重要因素绝对不容忽视。长征途中,红军打的是运动战,频繁迂回穿插,是少不了走路的,把这些因作战而走的路程统计起来,肯定不是个小数目。此外,红军不仅仅要行军作战,还要筹款、做群众工作等,这些工作同样是需要走路的。再者,长征中,尤其是长征初期,红军由于缺少地图,走错路的事也经常发生。以上诸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增加红军长征的行程。
长征“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这个“最多的”又是指谁呢?虽然现存史料看不出直接答案,但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走得最多的应是担负侦察、作战、掩护、迂回、穿插等任务最多的基层作战部队。这些基层作战部队的行程,要高于领率机关和直属队。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重走长征路的人,在大的行军路线上或许能与当年红军基本一致,但却难以到达红军各部队经过的每一个具体地点,也就是说二者走的并不是同一条路。既然如此,重走长征路的人,不管是用自己所走的里程来置疑“二万五千里”,还是用自己的行程来证明“二万五千里”的真实,从根本上说都是不科学的。(摘自《解放日报》)
□钩沉
“后”在古代是帝王
见到“后”字,我们立即会想到“皇后”“皇太后”等与女人有关的词语。但在上古时代,“后”字代表男性,是权力的化身,是帝王的象征,是天子的称号。
《说文》曰:“后,继君体也。像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诗经·商颂·玄鸟》记载:“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郑玄笺曰:“后,君也。”《书经·说命》中说:“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书·舜典》:“班瑞于群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等等,这里的“后”都是指君主。
考证以上这些,还应该先从“后”的来历说起。
“后”,不是一个简化字,它与先后的“後”在上古时代不是同一个字。古代的“后”是一个会意字,它在甲骨文里,左下方是一个口字,右上方是一拢起的手,其实这就是一个“司”字。“后”字就是根据“司”字创造的,方法是把“司”字反转写,再赋予新的读音,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把“司”字镜像,就成了“后”。金文中“后”字已经大量出现,拢起的手已移到左上方。夏王室出身于“司空”家族,是群司(司空、司徒、司马、司稷等)之一,子孙后代不敢与皇祖大禹比肩等列,就自贬一级,把“司”反转过来以“后”自称。
“后”在周朝以前,都是帝王的称号,那时天子之妻称为“妃”,“后”作为帝王称号一共用了360多年。到了周朝,才把“妃”改称“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天子称皇帝,皇帝的正妻就叫做皇后了。
(《广州日报》 刘绍义/文)
"> [/img] ㄗㄗ ㄗ [/ur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