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泥巴里的乡土乡韵 ——民间泥塑艺人金振镛小记
# v+ W" Z- X2 b k4 \
土泥巴里的乡土乡韵 ——民间泥塑艺人金振镛小记
3 ]& _6 m& f& U( w+ m
. E& q% z) v4 X1 J4 e
! C9 ^( ?# C$ P% M4 o
迎着初夏的蒙蒙细雨,我们来到前麻兰村金振镛老人的家中。老人热情地把我们领到他的“创作室”——门口的两间旧平房里,一进屋,东西两墙简易货架上摆放的泥塑就吸引住了我们的眼球:憨态可掬的山娃,全神贯注的剃头匠、下棋的老汉、搧簸箕的老太太、耕种的父子……个个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土气中透露着亲近,粗犷中蕴涵着质朴,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让我们的思绪情不自禁地跟随这些“会说话的泥人”进入远逝的田园生活。/ ]4 l1 d4 j5 |1 G K, k5 |: q
金振镛说,年轻的时候在生产队放牛,无聊时就拿块泥捏着玩。开始,只捏些鸡、狗、猪、羊和小泥人给孩子们玩,后来到平度大理石厂、利民水泥厂上班。期间,得到著名雕塑家李柯民、于稼祥老师的指授,1987年他还到北京雕塑厂学习,技艺日渐精进。上世纪八十代,开始从事雕塑制作,其作品人物、动物、佛像栩栩如生,亭台假山别致新颖,至今平度一些老企业、单位、学校还留有他的雕塑。
/ I8 z0 a3 J7 [" l6 N3 \- a 泥塑,取材于土,因此根在泥土。金振镛的泥塑以乡土题材为主,反映的是农村老百姓的生活片段、生产劳作、风俗民情等。金振镛说,自己生活在农村,捏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场景,因此也不用打草稿,泥块到了手上信手拈来,全凭感觉。
- T/ a/ v6 c$ `+ y: }$ L5 Q$ v 在表现手法上,金振镛的泥塑以写实为主,注重细节和表情的刻画。因此,在他的手中,普通而又沉默的泥土仿佛有了言语和动作,彼此有了心灵的沟通和精神的意会。如《幸福的老两口》,年迈的老两口并肩坐在板凳上,老头儿手机放在耳旁,和远方的儿女交流着喜讯,老太婆眉开眼笑,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惬意》表现的是一个掏耳朵的老汉,逼真的形态,传神的细节,将老人瞬间的惬意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包饺子的一家人》,老头擀皮、老婆包饺子,小孩子捣蒜泥,将一个普通的生活场景定格得温馨而从容……
! P1 ~$ c8 p! P g0 X# n 除了乡土题材作品,还有历史故事和民俗风情题材作品。如神话人物《八仙》,拄拐的铁拐李、吹箫的韩湘子、倒骑驴的张果老……个个神态逼真,仙风道骨。再如取经的唐僧师徒、射日的后羿、刺字的岳母等等,也都形神兼备、生动精彩。% w" S2 g: B( j
近年来,我市民间艺术蓬勃发展,剪纸、泥塑、年画等百花齐放,涌现出了李秀芝、高杰等一批民间艺术家,特别是高杰泥塑,获得“泰山文艺奖”民间艺术类一等奖,让泥塑成为平度对外文化交流的文化名片,有力推动了平度泥塑的传承和发展。
7 H+ H& ?% {6 p) | 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让民间艺术有了更广泛的生存发展空间。如今,金振镛的泥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不少人找上门来买他的泥塑,这时以前他没有想到的。金振镛说,自己有幸与泥土结缘,只要有人喜欢,自已一定会继续捏下去,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2 ?/ g7 j+ a5 w- k 花甲逸兴起,泥土又逢春。祝愿金振镛用勤劳的巧手和饱含深情的厚土演绎出更多、更美的乡土故事。
! H( ^ ?' X. P5 c5 O& L% C (摄影:黄伟东)
7 F* \7 u/ E( B# J8 @3 o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