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乡采访时,途经地赶上农忙,田间土路尤其是十字路口停放着大小拉货车辆,个别拉货的农商甚至眼看到车子到了后面,干脆不理。司机师傅不得不多次绕路,一些地方甚至涉险通过。这不仅耽误了一众人的正常行程,也平添了对农民素质的担忧。
出现上述现象,笔者认为,在农民的印象里,赶上一年收获的好光景,自己的农产品能卖出去才是“硬道理”,谁去管占不占路?对此,本地人能将心比心理解,毕竟农民种地很不容易。可在外地人面前,却抹黑了一个地方的形象,对于新农村建设有害无益。因为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整体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客观地讲,近些年来,我市涌现出了大批新型农民,他们凭着自己的较高素质和创业精神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打拼,在国内外不少行业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相当多的人成为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然而,在一些地方,农民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生活还比较贫乏;不知法、不懂法、不知道如何行使自己权利和义务的农民也不在少数;“小农经济意识”和极端个人主义在一些农民思想中根深蒂固。这些都说明,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正视农民的素质问题,必须培养新型农民,注重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要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一方面要通过教育,做好耐心细致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制观念、大局意识和科学文化本领;另一方面,需要干部做出表率,特别是乡村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农民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有干部做好表率,才能带动农民素质整体上得到提高。
"> [/img] ∫∫ ∫ [/ur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