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7|回复: 0

[榜样] 青岛80后夫妇办公益幼儿园 获评全国最美家庭(青岛唯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6 16: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京东淘宝拼多多内部优惠券-企商宝

青岛80后夫妇办公益幼儿园 获评全国最美家庭(青岛唯一)

 青岛80后夫妇办公益幼儿园 获评全国最美家庭(青岛唯一)
陈亮和逄秋香两人照顾着整个幼儿园,孩子们尊称他们为逄妈妈和陈叔叔。

青岛80后夫妇办公益幼儿园 获评全国最美家庭(青岛唯一)

 青岛80后夫妇办公益幼儿园 获评全国最美家庭(青岛唯一)
老师为孩子们盛饭。

青岛80后夫妇办公益幼儿园 获评全国最美家庭(青岛唯一)

 青岛80后夫妇办公益幼儿园 获评全国最美家庭(青岛唯一)
幼儿园教室内干净整洁。
  “世上也许你最傻,从婆婆手中接过的村办幼儿园不仅不盈利年年还要倒贴钱;世上应该你最美,四年接收近二百个外来娃全部免学费。 ”昨天是第21个国际家庭日,艰难开办公益幼儿园、免费接收外来娃的青岛80后小夫妻陈亮和逄秋香一家,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这也是岛城唯一一家。“最美”的背后,交织着这对小夫妻对外来娃们的爱。   20年接力   幼儿园传了两代人   昨天早上,记者走进了黄岛区临港开发区育新幼儿园,门前的马路上大货车来来往往。这是陈亮和逄秋香开办的两个幼儿园中较大的一个,三层楼1080平米。招收的260多个孩子中,一半以上是外来务工子女,他们的父母最远从广西、广东、黑龙江等地来青打工,还有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孩子。   32岁的逄秋香站在门口,等待着丈夫陈亮开着校车送来最后一批学生。   “2004年我从婆婆手中接过了幼儿园,我当年带过的第一批孩子现在都上高三了。 ”说起婆婆高璇,逄秋香很骄傲。当年高璇从灵山卫嫁到山前村,当过敬老院的护工。高璇注意到周边6个村庄没有幼儿园,就自学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办起了育新幼儿园。   在陈亮的记忆中,从小学4年级开始,妈妈就成了50多个孩子的孩子王。巧的是,大学毕业后陈亮追求的女孩逄秋香也正好是幼儿教师,两人婚后婆婆退居二线,幼儿园交由儿媳照管,母子俩则在外创业开饭店。高璇因创业成功荣获过原胶南市巾帼英雄奖。   外来娃多   免学费办成公益园   在高璇的设想中,儿媳当园长方便照顾家,儿子在外打拼,老两口都有养老存款,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然而,2010年小夫妻突然决定,免收孩子们每月300元的学费,办公益幼儿园。“婆婆开始坚决反对,觉得我们俩彪了。 ”可一个画面一直在逄秋香的眼前重现。原来,育新幼儿园的孩子们每天吃三顿饭,下午4点有一顿加餐吃点心。虽然每天只交1.4元就行,可总有家长不交钱。每到下午就有孩子带着馒头来,有的干脆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一次逄秋香亲眼看到,没有吃完的点心被扔到了垃圾桶,有个孩子馋得捡起来就吃。 “那个画面让谁看着心里都不是滋味,我们两口子就商量,要让孩子们吃的一样、用的一样、穿的一样,别因为钱让孩子们自尊心受伤。 ”逄秋香说。   到今年10月1日,育新幼儿园免收学费就满4年了。作为原胶南市第一个公益村办幼儿园,接收的孩子从50多个一下子增到近200个。由于近一半的孩子是外来娃,有的父母每天要上12小时的班,早上不到6点半就来送孩子。逄秋香和老师们也改变了工作时间,每天要在6点15分上班,晚上7点等着最后一个孩子被接走才能下班。   “把孩子送到这里来放心,老师们挺用心,楼梯的扶手都用毯子包起来,怕孩子们磕着碰着。 ”从崮上村赶来的家长张永刚告诉记者。   入不敷出   每年要倒贴40万元   在2011年,山前村改造,1100多平米的育新幼儿园被征收。逄秋香和陈亮只好把幼儿园搬到了临港开发区,还在隐珠街道大卢家疃村开了第二家幼儿园。目前,两个幼儿园一共接收了400多名孩子,老师也增加到了30多个。   “单单免除外来户和村里困难家庭的孩子每个月300元学费这一项,一年就要少赚100万元,算下来他们每天只需要交6元钱就行,这包括了书本费、餐费、交通费。 ”逄秋香告诉记者,当年公婆给的70万元补偿款,不到两年就花完了。现在除去房租、水电,最大的开销就是给老师们发工资。逄秋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刚刚入职的老师工资都在1500元/月,干到两年以上的老师,工资都提到了每月2000元以上,孩子们交的钱根本不够,每年至少要补贴40万元才勉强维持下去。针对单亲、低保等特困家庭的孩子,夫妻俩还商量着每个学期给他们200元至500元不等的补助。   乘坐校车的孩子,无论多远每天的车费只花1.5元,有的还免费,孩子们交的钱还不够加油。然而,让夫妻俩犯愁的是,自己掏钱购买的校车现在由于没有相关证件,迟迟不能年审。 “其实把校车开起来是赔钱的,可村里不通公交车,这些家长忙着打工接送都没时间,让这些孩子自己来谁也不放心啊。 ”   经营艰难   待遇低老师留不住   “一个幼儿园能办下去,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教师队伍,我们这里每年都招几个幼师,陆陆续续来了50多个却已经走了一大半,有的来了几天,看待遇低,连招呼都不打就走了。 ”逄秋香告诉记者。让她欣慰的是,现在的教师团队中,有的老师从平度赶来,还有两个老师坚持干了7年,“我把他们内部‘提干’,两个幼儿园一边一个,我都叫他们园长。 ”   作为幼儿园的元老级老师,苗桂英是其中一个。原本,她是一家幼儿园的电子琴教师,经常帮着逄秋香客串授课。“听说这里的幼儿园是免费的,我真是惊得够呛,就直接问逄秋香是真是假?”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苗桂英直接说,我来这里打工吧。   全家“保园”   公婆种菜供幼儿园   每天早上6点,逄秋香一家就要准时起床。陈亮启动校车,到周边的十几个村子接学生,逄秋香送刚上一年级的儿子上学。 “我儿子就是在这里上的幼儿园,我不让他叫我妈妈,必须叫逄老师。 ”夫妻俩每天要奔波于临港开发区和隐珠街道的两个幼儿园之间,只好把儿子送进了托管班。   由于旧村改造,原本用来贴补幼儿园的鲍鱼池子和老房子都被拆迁征收。公婆还把补偿款都拿出来用于办幼儿园,贴补老师的工资。为了减轻幼儿园的负担,公婆特意建了大棚种蔬菜。每天将采摘的蔬菜洗好、切好,送到幼儿园去,这样可以省下钱来,给老师提高待遇。逄秋香娘家的亲戚也加入了进来,帮忙料理水貂养殖场。陈亮告诉记者,现在只有靠着家里的副业维系幼儿园的发展。   新闻幕后   盼望有个固定的地方   由于受场地的限制,育新幼儿园的孩子们没有专门的午休室。每天孩子们吃完午饭后,老师们要把教室里的桌子搬出去,再把一张张小床搬进来,铺好被褥让孩子午休。一小时过后,老师们再把床搬走。由于孩子多,位于临港开发区的育新幼儿园,进门20平米的大厅有时都被一张张小床占满了。现在这两处幼儿园都在居民楼里蜗居。   据陈亮夫妇介绍,临港开发区的办园地只能用3年,在这之前夫妻俩还必须另寻场地或迁回山前村,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育新幼儿园随时面临解散。 “我们希望有个固定地方,有舞蹈室、午休室、活动室、音乐室,给孩子们一个稳定的家。 ”逄秋香说。 | . .─ 用─
关注平度网官方微信号【pingduwang】-生活、娱乐、交友、打折、商家、活动-平度人的必备利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广告服务|帮助|网站导航|平度论坛 ( 鲁ICP备11032825号-1 公安:37028302000290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6 13:28 , Processed in 0.071533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