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都以为永远会很远,其实它可能短暂得连我们都看不见,现在拥抱你身边的人吧。
P$ D4 h/ Q+ Z( u1 s8 J; F8 |8 Z
* m1 o! c" z1 q! n; g, Z5 Z ——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 s# }& y. q) B; f( `
5 d. c! o- G+ S
传统节日不仅传承了文化,还充当了日历的角色,每一个节日的味道在不同的家庭里都是特有的,当嗅到那个味道近了,就知道一年又过去了。
+ A3 ?$ T7 a' a Z
2 a I% s$ f5 @7 P7 M5 D) }- N- ]1 l$ r 陪着从老家赶来拜年的姊妹们看完电影吃完饭,想想假期就这么不知不觉结束了,马上就得回到工作和家两点一线的轨道上继续运转,心中油然而生浓浓的不舍。短短七天假期,回老家过年,走亲访友,同学聚会……年年如此,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整个人玩起来不知疲倦,开心得忘乎所以。每一场相聚在离的时候都会相互道一句“来年再聚!”这个念想往往成为我们期待下次相聚的盼头,每个人回到日常生活之后,这一丝感情似乎凝聚了无限希望。不喜欢分离,都盼着再聚首。% G) E+ s7 e- o% O2 j2 A( }
2 ?5 F/ M( M- ^$ R' v& p
年味岁岁年年总相似。回到老家陪老人说说话,散散步;小伙伴们虽然又长大一岁,一见面瞬间变回孩子,玩起来依然不知天高地厚;大人们带着微笑忙忙碌碌,承载了“过年”二字的年夜饭永远都是他们的功劳。爆竹声响,辞旧迎新,这一刻看着家里老人们慈祥的笑容,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感动于又平安顺利地走过一个春夏秋冬。5 A8 j2 P7 |6 R3 p: [
3 i e) U0 h r 不记得从何时开始,我很珍惜过年的几天,珍惜和家人团圆的机会。或许是因为奶奶、姥姥他们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作为晚辈,一年中只有这短短几天可以从容地陪伴他们,满足老人疼爱孩子的愿望。他们最渴望的就是全家人聚在一起,这个愿望简单、传统,但这就是家,家和万事兴。贪玩的我曾经希望能和很多家庭一样,春节集体旅游过年,但这几年来我慢慢体会到老人对农村老家的坚守和眷恋有多么难能可贵。在他们落地生根的地方团聚,儿女孝敬,子孙绕膝,作为小一辈的我们给他们带来无尽的快乐,这应该就是“家”文化对我们最好的滋养。无论平时多喜欢旅行,一到过节,我还是盼着和父母一起陪陪老人,将自己的时间分出一小份给他们,或许是我能为他们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
6 v8 k' d( t1 J4 o$ ^" b( u' I% A' @+ a2 [* ]
到了这个初、高中同学感情直逼十年纪念的年纪,很期盼同学会。毕业很多年,昔日同窗早已散落四海,除了联系紧密的朋友圈,有些在学生时代可以算做素不相识,有些不可避免地断了联系,有些曾经因为彼时说不清道不明的隔阂或者情愫形同陌路,从四面八方赶来坐在一起后总有一些尴尬。积极分子无论曾经是否熟识,尴尬的阶段会很快结束,迅速建立起来的默契开始将大家慢慢聚拢。一旦拾起当年的鸡毛蒜皮,所有人瞬间回到当时,那时候的单纯、努力、想象未来有无限可能的样子是每一个人都小心翼翼保存的回忆,平时不敢轻易触碰,只有跟这些熟面孔坐在一起才敢把自己肆无忌惮地打回原形。“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只因在彼此眼中仍然是青春年少的样子,我们坚信还会相聚,我们相信来日方长。$ W2 ], ]! T( p ?8 g
/ S* B* y& }5 E) P+ c" {5 {0 U _ 与家人、同学、朋友、闺蜜相聚结束后,总会依依不舍,总会表决心下次已经不远,但还是格外珍惜每一次相见。过节将我们四处漂泊的心又聚拢到一起,安置在一个大家庭,或者在某个年龄段,或者在某个校园,某间教室,引导我们感恩,回忆,也给我们向前看和相信未来的勇气。) G* ^5 M) J" _" T3 ?2 N( o
& k* a( ~% Y% H 时间走得不留痕迹,却使每一个回头望的人都百感交集。惟愿珍惜、感恩,才不会在将来对眼前人感到抱歉。
4 `4 O/ l3 c( H2 y; m; S) ^3 _* |
5 \9 \( r( M" G" S+ q 春节假期结束了,但相聚言欢的余温未散,每个人都带着喜气洋洋的笑容无比自信地走进新的一年,热情洋溢地回到工作岗位,这是新年赋予我们的朝气。努力工作,好好生活,珍惜眼前,有所追求,期盼再聚。0 K' Y& \; r, m) X0 ~
(文:马怡芳)' {, G) T: d. W% G% B V8 S
1 G+ {( ? o+ k |
|